农用汽车前轮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97877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四轮农用车前轮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主要由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组合传动箱、球叉式万向节、转向节、驱动半轴、转向传动机构等部分构成。组合传动箱和发动机均固定在车架上,避免了车轮跳动带来的影响,解决了传统三轮农用车皮带传动质量问题。该技术方案继承了三轮农用车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改善了操纵稳定性和驱动能力。特别适用于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皮带传动的四轮农用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用汽车前轮横置板簧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本技术涉及一种四轮农用车前轮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特别是适用于以单缸柴油机为动力、皮带传动的四轮农用车前轮驱动系统。传统的三轮农用车均采用前轮转向、后轮驱动的布局,其典型的传动连体后桥将离合器、变速器、差速器、半轴、桥壳联为一体,固定在车架的发动机的动力经皮带传动输入离合器。这种形式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但其操纵稳定性差,且由于皮带传动的中心距受车轮跳动的影响,忽紧忽弛,显著增加了皮带的磨损和功率损失,同时也降低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传统三轮农用车的一个简单变形是改用前桥的四轮农用车,仍采用传动连体后桥。这种结构提高了原车的档次,改善了操纵稳定性,但没有解决皮带传动中心距受车轮跳动影响的问题。典型的四轮农用车则普遍采用轻型卡车的结构,性能较好,档次较高,制造复杂,成本较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新的四轮农用车技术方案,继承传统三轮农用车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成本较低的优点,同时改善操纵稳定性和驱动能力,彻底解决皮带传动质量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传统三轮农用车的连体后桥驱动方式改为前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驱动转向结构,具有离合、变速、差速功能的组合传动箱也固定在车架上,仍采用皮带传动。本技术的组合传动箱和发动机都固定在刚性车架上,皮带传动的中心距可以保持在理想状态,有效地避免了车轮跳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动-->力传递稳定,效率高,同时显著延长皮带的使用寿命;其前轮驱动结构也加强了车辆的驱动能力,更适合于农业作业。本技术的主要部件和总成可以选用现有的吉普、微型车、农用车的标准产品,不但保证了质量,也实现了较低的生产成本。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局部后视图。图2是局部侧视图。图3是局部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本技术主要由主车架(1)、副车架(2)、前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3)、组合传动箱(4)、球叉式万向节(5)、转向节(6)、驱动半轴(7)、转向传动机构(8)等部分构成。副车架(2)位于主车架(1)的前部,固定在主车架的四个下伸框梁(9)上。组合传动箱(4)由螺钉纵向固定在副车架的上部,其前部是差速机构,左右各有一驱动轴(10),轴端法兰与驱动半轴(7)的十字轴万向节(11)联接;其中部是一典型的3+1档变速器;后部是内藏离合器(12)的皮带轮(13),它通过传动皮带(14)与安装在主车架(1)中部的发动机(15)构成动力传递。在前独立悬架(3)中,一副横置半椭圆钢板弹簧(16)固定在副车架(2)的下部,既是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也具有下控制臂的功能;上控制臂(17)通过臂轴与主车架(1)相连;转向节支柱(18)通过橡胶衬套分别与上控制臂及钢板弹簧卷耳铰接。-->球叉式万向节(5)、转向节(6)选用北京BJ212汽车转向驱动桥的组件,转向节的球形支座(19)固定在转向节支柱(18)上,球叉式万向节的外半轴(20)通过十字轴万向节(21)与驱动半轴(7)联接。驱动半轴(7)的中部设有由滑动叉和花键轴组成的滑动花键连接(22),以补偿车轮跳动引起的传动轴长度的变化。转向传动机构(8)是适应独立悬架结构的断开式转向横拉杆梯形机构,主要由转向节臂(23)、转向横拉杆(24)、转向主拉杆(25)、摇杆(26)等构成,它们的接点处为橡胶铰接,摇杆的一端也以橡胶铰接的形式联接在副车架(2)上。在上控制臂(17)与主车架(1)前端横梁之间联有纵向“退让式”拉杆(27),两端为橡胶块铰接。其作用是缓冲车轮传来的纵向冲击。综上所述,发动机(15)的扭矩由皮带传动输入组合传动箱(4),再经驱动半轴(7)、球叉式万向节(5)带动车轮,实现前轮驱动。由于组合传动箱和发动机均固定在车架上,皮带传动可以保持在理想状态,避免了车轮跳动带来的影响。此外,车轮、转向节、悬架、传动箱等总成都紧固在副车架上,形成一个大的独立总成,安装、拆卸、维修特别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轮农用车前轮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主要由主车架(1)、副车架(2)、前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3)、组合传动箱(4)、球叉式万向节(5)、转向节(6)、驱动半轴(7)、转向传动机构(8)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组合传动箱(4)由螺钉纵向固定在副车架(2)的上部,其前部是差速机构,左右各有一驱动轴(10),轴端法兰与驱动半轴(7)的十字轴万向节(11)联接,其中部是一典型的3+1档变速器,后部是内藏离合器(12)的皮带轮(13),它通过传动皮带(14)与安装在主车架(1)中部的发动机(15)构成动力传递;独立悬架(3)的一副横置半椭圆钢板弹簧(16)固定在副车架(2)的下部,上控制臂(17)通过臂轴与主车架(1)相连,转向节支柱(18)通过橡胶衬套分别与上控制臂及钢板弹簧卷耳铰接;转向节(6)的球形支座(19)固定在转向节支柱(18)上,球叉式万向节(5)的外半轴(20)通过十字轴万向节(21)与驱动半轴(7)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轮农用车前轮独立悬架转向驱动系统,主要由主车架(1)、副车架(2)、前横置钢板弹簧独立悬架(3)、组合传动箱(4)、球叉式万向节(5)、转向节(6)、驱动半轴(7)、转向传动机构(8)等部分构成,其特征是组合传动箱(4)由螺钉纵向固定在副车架(2)的上部,其前部是差速机构,左右各有一驱动轴(10),轴端法兰与驱动半轴(7)的十字轴万向节(11)联接,其中部是一典型的3+1档变速器,后部是内藏离合器(12)的皮带轮(13),它通过传动皮带(14)与安装在主车架(1)中部的发动机(15)构成动力传递;独立悬架(3)的一副横置半椭圆钢板弹簧(16)固定在副车架(2)的下部,上控制臂(17)通过臂轴与主车架(1)相连,转向节支柱(18)通过橡胶衬套分别与上控制臂及钢板弹簧卷耳铰接;转向节(6)的球形支座(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向阳华福林王寿先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收丰裕农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