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66961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8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所述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拉线机构4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9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5,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与拉线机构4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10、锡炉11、刮锡板12,所述人机操作界面17分别与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和旋转拉线机构16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水平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所述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拉线机构4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9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5,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与拉线机构4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10、锡炉11、刮锡板12,所述人机操作界面17分别与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和旋转拉线机构16电气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自动化水平高。【专利说明】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束加工设备改进,特别是一种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
技术介绍
电子线束在电子、汽车等行业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应的对其要求和方便性也有所提高,目前市面上通常用的线束加工设备只能对电子线束进行剥皮再沾锡或剥皮再压端,如果需要对线束进行压端和沾锡的话,则必须在沾锡机和压端机上分别完成,且只能进行单根线束的加工,使用不方便且无法形成自动化加工,需占用大量的人手和时间,造成人工和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 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包括人机操作界面17、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松香炉10、锡炉11、用以刮除氧化皮的刮锡板12、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旋转拉线机构16,所述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拉线机构4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9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5,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与拉线机构4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10、锡炉11、刮锡板12,所述人机操作界面17分别与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和旋转拉线机构16电气连接。 所述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是由线束前端夹紧单元2、与线束前端夹紧单元2下表面活动连接的旋转拉线单元16和与旋转拉线单元16下表面活动连接的线束前端位移单元15三部分构成。 所述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下端设有成品夹8。 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是由旋转轮22、通过皮带轮与旋转轮22同步运动的同步轮13和固定安装在同步轮13上的线束后端上锡夹3三部分构成。 所述线束压端机构5上设有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 所述进线机构I是由两排上下错位排列的微型轮18构成的,所述微型轮18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微型轮18上设有线束固定凹槽19。 所述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包括搓线板20和剥皮裁断刀21。 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全自动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实现了多线束的全自动单端压端、剥皮、半剥、搓线、沾锡,使单端压端、剥皮、半剥、搓线、沾锡同时进行,且能对2根以上的线束进行同时加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所述线束剥皮、裁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所述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的立体图; 图中,1、进线机构;2、线束如端夹紧单兀;3、线束后端上锡夹;4、拉线机构;5、线束压端机构;6、后端旋转沾锡机构;7、线束剥皮、裁断机构;8、成品夹;9、成品搬运机构;10、松香炉;11、锡炉;12、刮锡板;13、同步轮;14、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5、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6、旋转拉线机构;17、人机操作界面;18、微型轮;19、线束固定凹槽;20、搓线板;21、剥皮裁断刀;22、旋转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包括人机操作界面17、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松香炉10、锡炉11、用以刮除氧化皮的刮锡板12、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旋转拉线机构16,所述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拉线机构4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9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5,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与拉线机构4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10、锡炉11、刮锡板12,所述人机操作界面17分别与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和旋转拉线机构16电气连接;所述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是由线束前端夹紧单元2、与线束前端夹紧单元2下表面活动连接的旋转拉线单元16和与旋转拉线单元16下表面活动连接的线束前端位移单元15三部分构成;所述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下端设有成品夹8 ;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是由旋转轮22、通过皮带轮与旋转轮22同步运动的同步轮13和固定安装在同步轮13上的线束后端上锡夹3三部分构成;所述线束压端机构5上设有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 ;所述进线机构I是由两排上下错位排列的微型轮18构成的,所述微型轮18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微型轮18上设有线束固定凹槽19 ;所述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包括搓线板20和剥皮裁断刀21。 本技术方案的特点为,包括人机操作界面、进线机构、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线束压端机构、后端旋转沾锡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成品搬运机构、松香炉、锡炉、用以刮除氧化皮的刮锡板、线束压端模具单元、线束前端移位机构、旋转拉线机构,所述进线机构、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后端旋转沾锡机构、拉线机构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与拉线机构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锡炉、刮锡板,所述人机操作界面分别与进线机构、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线束压端机构、后端旋转沾锡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成品搬运机构、线束压端模具单元、线束前端移位机构和旋转拉线机构电气连接,通过人机界面数控操作全自动多线束的单端压端、剥皮、半剥、搓线、沾锡一体机,根据需求对线束同时进行沾锡和压端,且能对2根以上的线束进行同时加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 在本技术方案中,线束从进线机构中的微型轮通过,使其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自动多线束单端压端、沾锡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人机操作界面(17)、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松香炉(10)、锡炉(11)、用以刮除氧化皮的刮锡板(12)、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旋转拉线机构(16),所述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拉线机构(4)和与在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固定对接的成品搬运机构(9)依次相对接,所述线束前端夹线机构与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之间设有线束压端机构(5),所述后端旋转沾锡结构(6)与拉线机构(4)之间依次设有松香炉(10)、锡炉(11)、刮锡板(12),所述人机操作界面(17)分别与进线机构(1)、可移位线束前端夹线机构、拉线机构(4)、线束压端机构(5)、后端旋转沾锡机构(6)、线束剥皮、裁断机构(7)、成品搬运机构(9)、线束压端模具单元(14)、线束前端移位机构(15)和旋转拉线机构(16)电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精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