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ECU压合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4622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2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ECU压合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依次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压合机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用于设置压合部件;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定位柱,中轴线a上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和抬高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抬高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弯折机构和两个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底板的后部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弯折机构,前部靠近定位柱的地方各设有一个第二弯折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90°折弯完美、边缘密封好、平整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合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CU压合模具。 
技术介绍
汽车电喷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ECU)是汽车电喷系统的控制神经中枢,它对发动机的燃油和点火系统进行闭环控制,提高了发动机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并减少气体污染物排放。由于其工作环境十分恶劣,ECU应该具备“三防”(防振、防水、防尘)能力,抗发动机点火产生的电磁辐射干扰,还能够承受温度湿度变化和汽车电池电压波动。否则一旦ECU发生故障,不仅影响发动机性能,而且危及车辆和人身安全。原来没有模具时,靠钳子和人工操作,一个产品上有6个点需要弯折后卡死,人工操作不仅效率慢,而且弯折角度和弯折后的平整性都达不到要求,更达不到行业的标准。很多ECU类产品都是在上下壳中间填充密封性很强的硅胶,再靠模具上下模匹配来达到汽车类密封的标准,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我们提出一种ECU压合模具,以达到完美90°折弯、密封好、平整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ECU压合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 所述上模顺次包括第一顶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三者的边缘呈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三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模匹配的部件; 所述下模依次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压合机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用于设置压合部件; 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定位柱,中轴线a上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和抬高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抬高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 度; 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弯折机构和两个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底板的后部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弯折机构,前部靠近定位柱的地方各设有一个第二弯折机构; 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一推动机构,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后方的防止其位移的第一固定台,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左右两侧用于防止其左右移动的第二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前方的弯折固定台; 所述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二推动机构,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后方的第一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前方的第三固定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台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一侧上部设有斜坡,上模上设有对应的斜楔;当上模与下模压合时,斜楔会给斜坡一个向下的压力或推动力,第一推动机构会在推动力下向前方移动,但其只能到达弯折固定台;当上模与下模分离时,施加在斜坡上的压力消失,第一推动机构会在弹簧的带动下回复原位。 优选的,所述第二底板后部的第一弯折机构与定位柱之间设有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中心设有定位孔,四个拐角处均设有螺栓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台为长方体结构,其上设有一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螺栓孔两侧各设有一个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弯折固定台设有两个螺栓孔,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第二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台的顶部设有一90°折弯台。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折机构中的弯折固定台上靠近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侧边和两个弯折台的折弯线在一条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推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三固定台的侧面设有矩形柱,所述第三固定台上设有可与所述矩形柱配合形成90°折弯的凸台。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中的定位孔的截面为正六边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具有折弯完美、边缘密封好、平整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压合过程中采用0.5mm的铁板,90度弯折并包裹铝壳。4个第一弯折机构和2个第二弯折机构,一共可形成6个折弯。上模和下模配合会完美90度弯折铁片并包裹铝壳。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和抬高平台的设置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平整性。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公开的一种ECU压合模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1.上模  1-2.下模  1.第一顶板  2.第二压板  3.第三压板  4.第一底板  5.第二底板  6.定位柱  7.第一固定平台  8.第二固定平台  9.抬高平台  10.第一推动机构  11.第一固定台  12.第二固定台13.弯折固定台  14.第二推动机构  15.第三固定台  16.支撑平台  17.矩形柱  18.凸台  19.第一折弯机构  20.第二折弯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ECU压合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1-1和下模1-2: 所述上模顺次包括第一顶板1、第二压板2和第三压板3,三者的边缘呈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三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模匹配的部件; 所述下模依次包括第一底板4和第二底板5,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压合机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用于设置压合部件; 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定位柱6,中轴线a上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平台7、第二固定平台8和抬高平台9,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抬高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 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弯折机构19和两个第二弯折机构20,所述第二底板的后部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弯折机构,前部靠近定位柱的地方各设有一个第二弯折机构; 所述第一弯折机构19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一推动机构10,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后方的防止其位移的第一固定台11,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左右两侧用于防止其左右移动的第二固定台12,以及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前方的弯折固定台13; 所述第二弯折机构20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二推动机构14,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后方的第一固定台11,以及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前方的第三固定台15。 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台通过弹簧(未画出)相连,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一侧上部设有斜坡10-1,上模上设有对应的斜楔;当上模与下模压合时,斜楔会给斜坡一个向下的压力或推动力,第一推动机构会在推动力下向前方移动,但其只能到达弯折固定台;当上模与下模分离时,施加在斜坡上的压力消失,第一推动机构会在弹簧的带动下回复原位。 所述第二底板后部的第一弯折机构与相邻的定位柱之间设有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CU压合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顺次包括第一顶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三者的边缘呈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三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模匹配的部件; 所述下模依次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压合机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用于设置压合部件; 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定位柱,中轴线a上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和抬高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抬高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 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弯折机构和两个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底板的后部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弯折机构,前部靠近定位柱的地方各设有一个第二弯折机构; 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一推动机构,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后方的防止其位移的第一固定台,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左右两侧用于防止其左右移动的第二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前方的弯折固定台; 所述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二推动机构,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后方的第一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前方的第三固定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ECU压合模具,包括相互匹配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顺次包括第一顶板、第二压板和第三压板,三者的边缘呈阶梯型结构,所述第三压板上设有与所述下模匹配的部件; 
所述下模依次包括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一底板固定于压合机上,所述第二底板的上表面用于设置压合部件; 
所述第二底板的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定位柱,中轴线a上依次设有第一固定平台、第二固定平台和抬高平台,所述第一固定平台和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抬高平台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平台的高度; 
所述第二底板上还设有四个第一弯折机构和两个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底板的后部并列设有两个第一弯折机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弯折机构,前部靠近定位柱的地方各设有一个第二弯折机构; 
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一推动机构,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后方的防止其位移的第一固定台,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左右两侧用于防止其左右移动的第二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一推动机构前方的弯折固定台; 
所述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可前后移动的第二推动机构,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后方的第一固定台,以及设于第二推动机构前方的第三固定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ECU压合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机构的下部与所述第一固定台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第一推动机构靠近所述第一固定台的一侧上部设有斜坡,上模上设有对应的斜楔;当上模与下模压合时,斜楔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坚曹恒林韩军肖伟赵二川沈秀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天浩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