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2323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7 21:03
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包括底板、平行底板设置的导向套、位于底板、导向套之间的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和多组蝶形弹簧柱,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位于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包括液压缸体、位于液压缸体内的空心式活塞以及粘滞介质,空心式活塞中心设置贯穿该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的穿心孔,多组蝶形弹簧柱以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对称设置,每组蝶形弹簧柱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其上的至少一个蝶形弹簧,导向杆固定于与底板上,导向套与穿心式活塞固定连接并与导向杆嵌套连接,且导向套与导向杆之间设有配合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示的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不仅可有效实现减隔震的功能,而且既可以将设备安装在减隔震装置上方,也可以与被保护设备悬挂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对设备进行竖向减隔震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解决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振动控制问题的方法比较多,叠合蝶形弹簧具有竖向承载力大、结构稳定的特点,通过调整多片蝶形弹簧的片数就可以调整弹簧的刚度,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粘滞阻尼器是目前一种比较成熟的减震耗能装置,粘滞介质反复通过活塞上小孔的运动来消耗掉输入的能量,提供较大的阻尼。二者均可用于实现设备的减隔震功能。传统的竖向减隔震装置只能让设备压在减隔震装置上,是一种向上支撑的安装方式,而在实际工程中有时需要将设备或管道悬挂起来,此时的安装需要采用吊挂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其不仅可有效实现减隔震的功能,而且在使用时,既可以将设备安装在减隔震装置上方,也可以与被保护设备悬挂连接,以有效满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需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与被保护设备相连,包括底板、平行底板设置的导向套、位于所述底板、导向套之间的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和多组蝶形弹簧柱;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其包括液压缸体、位于所述液压缸体内的空心式活塞以及粘滞介质,所述粘滞介质经由所述穿心式活塞分至两个腔体中,且两个腔体之间由设置在所述空心式活塞上的小孔连通,所述空心式活塞与所述液压缸体之间设有密封件,所述空心式活塞中心设置贯穿所述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的穿心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穿心孔设置通孔;所述多组蝶形弹簧柱以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对称设置,每组蝶形弹簧柱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至少一个蝶形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与底板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穿心式活塞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嵌套连接,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设有配合间隙。优选的,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共设有2~8组蝶形弹簧柱。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外径与所述蝶形弹簧的内孔直径大小相当;所述导向套上凸出的圆筒内径与导向杆的外径大小相当。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设有螺栓孔以固定所述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所述导向套上设有螺栓孔以连接被保护设备。优选的,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底板焊接连接,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穿心式活塞焊接连接。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粘滞阻尼器活塞是空心的,且穿心孔穿过液压缸底部和底板,吊杆可穿过穿心孔后即贯穿整个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后与被保护的设备的悬挂连接,也可与传统模式一样,将被保护的设备安装在减隔震装置上方。(2)多组蝶形弹簧柱以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并围绕其对称设置,以提供上下振动时的恢复力,保证地震作用后恢复到原有位置,由于蝶形弹簧柱围绕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对称均匀设置,使得整个结构竖向承载时不至于偏心,即使上部荷载有偏心,产生了水平力,导向杆和导向套的配合可以抵抗此部分水平力;底板上的导向杆以及与其嵌套的导向套均具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可以保证装置的水平稳定性;粘滞阻尼器可以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以达到减震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支撑设备安装方式;图4为本技术悬挂设备的安装方式;附图中:1—底板,2—蝶形弹簧柱,3—导向杆,4—导向套,5—液压缸体,6—穿心式活塞,7—粘滞介质,8—穿心孔,9—螺栓孔,10—密封件,11—小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包括底板1、平行底板设置的导向套4、位于底板1、导向套4之间的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和多组蝶形弹簧柱2。底板1上设有螺栓孔9以固定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导向套3上设有螺栓孔以连接被保护设备。其中,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位于底板1的中心位置处,其包括液压缸体5、位于液压缸体内的空心式活塞6以及粘滞介质7,用于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以达到减震的目的。整个穿心式粘滞阻尼器自身是固定设置在底板1上的,其与底板1焊接或螺栓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空心式活塞6中心设置贯穿活塞的穿心孔以作为吊杆的通道使得被固定设备悬挂于竖向减隔震装置下方,该穿心孔8贯穿至液压缸体5的底部,对应的,底板1上也分别对应穿心孔8开孔,以使得吊杆可穿出。穿心式活塞6在液压缸体5内滑动,二者之间由环形密封件10密封以防止粘滞介质泄漏,粘滞介质7(一般为硅油)经由穿心式活塞6被分至上下两个腔体中,当穿心式活塞6上下移动时,粘滞介质通过设置在穿心式活塞6上部的小孔11从一个腔体流动到另一个腔体。多组蝶形弹簧柱以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并围绕其对称设置,以提供上下振动时的恢复力,保证地震作用后恢复到原有位置,由于蝶形弹簧柱围绕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对称均匀设置,使得整个结构竖向承载时不至于偏心,即使上部荷载有偏心,产生了水平力,导向杆和导向套的配合可以抵抗此部分水平力。工程实践中,每个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结构的蝶形弹簧柱的组数依据具体参数计算,如若需要设置3组,则每隔120°圆心角设置一组,如需要设置5个,则间隔72°设置一组,一般的,依据工程经验,蝶形弹簧柱的数量为2~8组。每组蝶形弹簧柱分别包括一导向杆3以及套设在导向杆3上的至少一个蝶形弹簧2,导向杆3固定于与底板1上,导向套4与穿心式活塞6固定连接且后与导向杆3嵌套连接,导向套4可跟随穿心式活塞6的移动沿导向杆3上下移动,且导向套4与导向杆3之间设有配合间隙。底板1上的导向杆3以及与其嵌套的导向套4均具有较大的水平刚度,可以保证装置的水平稳定性,蝶形弹簧2的柔性可用于隔离地震或振动。本实施例中,将图2中所示的带导向杆3的底板1通过安装螺栓孔9固定在设备基础上,然后将多组蝶形弹簧2(组数由计算确定)串在导向杆3上,导向杆3高度略高于蝶形弹簧2的自由高度,导向杆3外径与蝶形弹簧柱的内孔直径大小相当,然后把导向套4放在蝶形弹簧柱2上,导向套4上凸出的圆筒内径与导向杆3的外径大小相当,并且保证足够的行程供蝶形弹簧上下振动。由于本技术所示的装置支撑的被隔震设备的重量不等,故每组蝶形弹簧柱中蝶形弹簧2设置的数量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如被隔震设备重5吨时,设置5组蝶形弹簧柱,则每组蝶形弹簧柱需要承受1吨的重量,每组蝶形弹簧柱中选取的蝶形弹簧2的组数一定要满足上述承载力要求,弹簧刚度也要满足隔震频率要求,可据此确定蝶形弹簧2的组数和其的力学参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平行底板设置的导向套、位于所述底板、导向套之间的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和多组蝶形弹簧柱; 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其包括液压缸体、位于所述液压缸体内的空心式活塞以及粘滞介质,所述粘滞介质经由所述穿心式活塞分至两个腔体中,且两个腔体之间由设置在所述空心式活塞上的小孔连通,所述空心式活塞与所述液压缸体之间设有密封件以防止粘滞介质流出,且所述空心式活塞中心设置贯穿所述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的穿心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穿心孔设置通孔; 所述多组蝶形弹簧柱以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对称设置,每组蝶形弹簧柱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至少一个蝶形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穿心式活塞固定连接并与所述导向杆嵌套连接,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导向杆之间设有配合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平行底板设置的导向套、位于所述底板、导向套之间的穿心式粘滞阻尼器和多组蝶形弹簧柱; 
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处,其包括液压缸体、位于所述液压缸体内的空心式活塞以及粘滞介质,所述粘滞介质经由所述穿心式活塞分至两个腔体中,且两个腔体之间由设置在所述空心式活塞上的小孔连通,所述空心式活塞与所述液压缸体之间设有密封件以防止粘滞介质流出,且所述空心式活塞中心设置贯穿所述穿心式竖向减隔震装置的穿心孔,所述底板对应所述穿心孔设置通孔; 
所述多组蝶形弹簧柱以所述穿心式粘滞阻尼器为圆心对称设置,每组蝶形弹簧柱包括导向杆以及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至少一个蝶形弹簧,所述导向杆固定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亮吕西林何燕清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