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09102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3-30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其结构包括:非隔震结构层、非隔震层支墩、悬挑遮盖部分和隔震层支墩;所述非隔震层支墩和隔震层支墩之间,间隔设置有隔震缝;所述非隔震结构层与非隔震建筑相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与隔震建筑相连接;所述非隔震层支墩的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或所述隔震建筑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活动连接;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非隔震建筑及隔震建筑间均间隔有狭缝;所述狭缝的上端面覆盖有封缝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上述构造的隔震缝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保证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隔震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隔震系统的构造。
技术介绍
有的建筑物由于外形复杂,或者房屋各部分的高度、刚度、重量相差很大,在地震力作用下,由于房屋高度、刚度和重量差异部分的自振频率不一样,在各部分连接处,会引起相互推、拉、挤、压,产生附加拉力、剪力和弯矩,造成震害,所以需要设置防震缝。隔震缝处于水平方向上,它的作用是当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基础受到地基传来的地震波,其强度随地震的等级大小而不同,当地震荷载由建筑物基础向上传递时,地震波的频率和强度在隔震缝处被改变,地震时的能量在隔震缝处被转化并释放,起到了减小或避免震害的作用。目前隔震建筑物上部结构与下部基础体系之间的隔震缝往往是直观外露的,这就造成了很多不利影响,如砂、石等侵入,增加了摩擦力,减低了隔震效果;雨水入侵、空气和湿气较强,加速隔震橡胶支座的老化;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并易引起普通居民不安全感的心理压力;施工过程中容易误将隔震建筑中上、下部结构之间用砖石和砂浆封填,使上下连为一体,从而使隔震作用失效,进而对上部结构乃至建筑物整体结构带来巨大的危害。此外,现有技术中为满足隔震缝外观隐蔽性的需求,增强建筑的美感,虽有在隔震缝上设置封缝板的技术手段,但其结构及承载强度仅限于满足日常行走需要,并不能满足如机动车等过重的物体的承载需求。进一步的,当地震来临时,上述结构也不能达到可自由滑动,发生顺势扭转,起不到阻隔隔震建筑运动的技术效果,进而存在一定的安全缺陷。进一步的,由于上述封缝板的破碎还易带来行人跌落隔震缝这一事故发生的安全隐患。因此,研发一款安全性更高的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隔震系统,该构造为封闭式结构,不仅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并且可防止地面的杂物侵入隔震缝空隙,避免结构体系内外的空气及湿气的对流作用对隔震橡胶支座等构件加速老化或氧化,美化建筑物的外观,给居民带来安全感。本技术的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其结构包括:非隔震结构层、非隔震层支墩、悬挑遮盖部分和隔震层支墩;所述非隔震层支墩和隔震层支墩之间,间隔设置有隔震缝;所述非隔震结构层与非隔震建筑相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与隔震建筑相连接;所述非隔震层支墩的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或所述隔震建筑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活动连接;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非隔震建筑及隔震建筑间均间隔有狭缝;所述狭缝的上端面覆盖有封缝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隔震层支墩的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悬挑遮盖部分面向所述隔震建筑的一端与所述隔震建筑的侧壁或所述隔震层支墩的上端面铰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悬挑遮盖部分包括:悬挑移动板和黏附在所述悬挑移动板上端面的找平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悬挑遮盖部分与所述非隔震结构层间形成的狭缝的两个侧壁均为曲面;所述曲面可使遮盖在所述悬挑遮盖部分与所述非隔震结构层间形成的狭缝上的封缝板,在受到来自所述非隔震结构层和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侧向挤压力时具有沿与重力相反的方向滑动的运动趋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滑动装置为滑移垫层和/或滚动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滑移垫层为石墨板或PTFE涂层;所述滚动装置为轴承或钢球;所述滚动装置设有挡板。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与所述滚动装置活动连接时,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设置有与所述滚动装置滑动方向相适配的轨道凹槽;所述轨道凹槽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隔震缝的宽度。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悬挑遮盖部分面向所述隔震建筑的一端通过弹性复位装置与所述隔震建筑的侧壁紧固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非隔震层支墩包括多个沿直线排列的分散布置的支墩,所述分散布置的支墩中距离所述非隔震建筑最近的支墩与所述非隔震建筑连接。本技术上述构造的隔震缝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保证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进一步的,由于悬挑移动板下端面与支墩之间采用滑动连接,在地震来临时充分利用隔震缝的间隙可自由滑动,甚至发生水平扭转,进而不阻碍隔震建筑在地震时的运动,对隔震建筑的形成安全有效的防护。此外,封缝板的设置有助于防止地面的杂物侵入隔震缝空隙,避免结构体系内外的空气及湿气的对流作用对隔震橡胶支座加速老化或氧化,并进一步带来美化建筑物的外观,给居民带来安全感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滑移垫层的设置可降低悬挑移动板滑动时的摩擦阻力。进一步的,滚动装置的设置为实现悬挑移动板在水平面内任意方向做自由滑动提供有力的结构支持。进一步的,铰连接的设置可对悬挑移动板形成有效的支撑,且安装简单,并能根据实际安装需要选择将两块悬挑移动板采用与施工环境相适配的二面角铰接在一起,使本技术具有更大的应用灵活性,地震来临时,悬挑遮盖部分可沿铰旋转,进而一端被抬升到非隔震建筑外墙的结构层上。进一步的,本技术还具有施工安装简单,结构坚固耐用,地震后不需要局部修复,或不需要进行修复的技术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建筑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建筑隔震系统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建筑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建筑隔震系统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建筑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建筑隔震系统的改进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建筑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建筑隔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非隔震结构层;2-非隔震层支墩;2a_分散布置的支墩;3_悬挑遮盖部分;3a_悬挑移动板;3b-找平层;4-隔震层支墩;L-隔震缝;5-非隔震建筑;6-隔震建筑;7-滑动装置;7a-滑移垫层;7b-滚动装置;8-狭缝;9-封缝板;10-轨道凹槽;11_弹性复位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其结构包括:非隔震结构层1、非隔震层支墩2、悬挑遮盖部分3和隔震层支墩4;所述非隔震层支墩2和隔震层支墩4之间,间隔设置有隔震缝L;所述非隔震结构层1与非隔震建筑5相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4与隔震建筑6相连接;所述非隔震层支墩2的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7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3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4或所述隔震建筑6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3活动连接;所述悬挑遮盖部分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非隔震建筑5及隔震建筑6间均间隔有狭缝8;所述狭缝8的上端面覆盖有封缝板9。本技术上述构造的隔震缝具有很好的隔震效果,保证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安全。进一步的,由于悬挑移动板下端面与支墩之间采用滑动连接,在地震来临时充分利用隔震缝的间隙可自由滑动,甚至发生水平扭转,进而不阻碍隔震建筑在地震时的运动,对隔震建筑的形成安全有效的防护。此外,封缝板的设置有助于防止地面的杂物侵入隔震缝空隙,避免结构体系内外的空气及湿气的对流作用对隔震橡胶支座加速老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隔震缝的建筑隔震系统,其结构包括:非隔震结构层、非隔震层支墩、悬挑遮盖部分和隔震层支墩;所述非隔震层支墩和隔震层支墩之间,间隔设置有隔震缝;所述非隔震结构层与非隔震建筑相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与隔震建筑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隔震层支墩的上端面通过滑动装置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下端面活动连接;所述隔震层支墩或所述隔震建筑与所述悬挑遮盖部分活动连接;所述悬挑遮盖部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非隔震建筑及隔震建筑间均间隔有狭缝;所述狭缝的上端面覆盖有封缝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伟农朱忠义廖云昆龙云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震安减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