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隔震
,主要涉及椭圆导轨型抗拉拔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是目前比较成熟的隔震技术。但由于支座内部橡胶和钢板之间为粘合连接,当高层建筑受竖向地震作用时,或支座发生较大水平剪切位移时,或建筑高宽比较大时,支座易受拉,而橡胶支座受拉易发生橡胶层与钢板的撕裂破坏,进而影响支座的水平隔震性能,或直接导致建筑发生倾覆破坏。根据国家标准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橡胶隔震支座在汉语地震的水平和竖向地震同时作用下,拉应力不应大于1MPa。但在强烈地震作用下,中、高层建筑的橡胶隔震支座可能承受高于限制的拉应力,由于橡胶隔震支座的抗拉能力有限,因此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为了提高橡胶隔震支座的抗拉能力,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各种研究,日本学者开发了直线式滑动支座,它由两个正交方向的轨道构成,可以沿着轨道交叉往复滑动,因而可以隔离任意方向的震动,同时具有很大的竖向抗压能力和抗拔能力,但该支座尺寸巨大,同时对轨道的摩擦要求高,生产成本高昂。中国学者提出了内部有预应力钢绞线的预应力橡胶隔震支座,在隔震支座周围布置适量竖向钢筋的构造措 ...
【技术保护点】
椭圆导轨型抗拉拔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震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板(1)、支座主体(2)、上下椭圆导轨(3)、抗拉构件(4);上下连接板(1)分为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平行;上下椭圆导轨(3)分为上椭圆导轨和下椭圆导轨两部分,上椭圆导轨和下椭圆导轨相平行;抗拉构件(4)与支座主体(2)并联布置,上椭圆导轨、下椭圆导轨分别设置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上下椭圆导轨(3)的上椭圆导轨内和下椭圆导轨内分别设置有滑动腔体(5),抗拉构件(4)两端的滑块(6)分别置于上椭圆导轨的滑动腔体(5)内和下椭圆导轨的滑动腔体(5)内,滑块(6)能在滑动腔体(5)内沿上下椭圆导轨(3)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椭圆导轨型抗拉拔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隔震装置包括上下连接板(1)、支座主体(2)、上下椭圆导轨(3)、抗拉构件(4);上下连接板(1)分为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相平行;上下椭圆导轨(3)分为上椭圆导轨和下椭圆导轨两部分,上椭圆导轨和下椭圆导轨相平行;抗拉构件(4)与支座主体(2)并联布置,上椭圆导轨、下椭圆导轨分别设置在上连接板、下连接板上,上下椭圆导轨(3)的上椭圆导轨内和下椭圆导轨内分别设置有滑动腔体(5),抗拉构件(4)两端的滑块(6)分别置于上椭圆导轨的滑动腔体(5)内和下椭圆导轨的滑动腔体(5)内,滑块(6)能在滑动腔体(5)内沿上下椭圆导轨(3)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导轨型抗拉拔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椭圆导轨的长轴与下椭圆导轨的长轴相垂直,上椭圆导轨和下椭圆导轨的长轴分别沿地震作用的两个主轴方向布置,从而上下椭圆导轨(3)长轴呈十字交叉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导轨型抗拉拔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抗拉构件(4)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杰,梁帅,宋晓胜,苏经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