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所述的蝶形弹簧和油阻尼器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隔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
技术介绍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具有突发性,难以预测,防震减灾工作必须以预防为主,做好工程结构的抗震设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港口龙门起重机在港口运营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抗震技术采用加强结构,提高结构刚度等方法来抵抗地震,减震效果差、安全性不理想、经济投入大;因此,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的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所述的蝶形弹簧和油阻尼器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所述的连接板A与下部偏心回转轴承连接。所述的连接板B也与下部偏心回转轴承连接。所述的连接板A和连接板B之间通过剪切销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B的下部连接有大车支座。所述的大车支座的下部设置有大车运行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和起重机下横梁之间,主要由触发装置(剪切销)、滑移装置(偏心回转轴承)、衰减装置(油阻尼器和碟形弹簧)和复原装置组成;当地震波达到某一设定值时触发装置启动,起重机可以绕着偏心回转轴承转动,限制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播,同时油阻尼器和碟形弹簧在外力作用下被启动,油阻尼器吸收地震产生的振动能量,并减小起重机的位移,碟形弹簧的作用是设定起重机在地震工况下的自振周期,避免共振现象和接近共振现象的产生;总之本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起重机下横梁2、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3、上部偏心回转轴承4、下部偏心回转轴承5、蝶形弹簧6、支座7、油阻尼器8、连接板A9、连接板B10、大车支座11、剪切销12、大车运行机构13、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14、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1,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1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3,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3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2、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13、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14,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14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4,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2、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13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8,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1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6,所述的支座6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5,所述的支座6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7,所述的蝶形弹簧5和油阻尼器7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9。本技术具体实施时:本技术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12和起重机下横梁1之间,主要由触发装置(剪切销11)、滑移装置(偏心回转轴承)、衰减装置(油阻尼器7和碟形弹簧5)和复原装置组成;当地震波达到某一设定值时触发装置启动,起重机可以绕着偏心轴承转动,限制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播,同时油阻尼器7和碟形弹簧5在外力作用下被启动,油阻尼器7吸收地震产生的振动能量,并减小起重机的位移,碟形弹簧5的作用是设定起重机在地震工况下的自振周期,避免共振现象和接近共振现象的产;总之本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优点。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1,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1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3,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3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2、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13、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14,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14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4,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2、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13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8,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1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6,所述的支座6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5,所述的支座6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7,所述的蝶形弹簧5和油阻尼器7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9。所述的连接板A8与下部偏心回转轴承4连接。所述的连接板B9也与下部偏心回转轴承4连接。所述的连接板A8和连接板B9之间通过剪切销11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板B9的下部连接有大车支座10。所述的大车支座10的下部设置有大车运行机构12。本技术具体实施时:本技术位于起重机行走机构12和起重机下横梁1之间,主要由触发装置(剪切销11)、滑移装置(偏心回转轴承)、衰减装置(油阻尼器7和碟形弹簧5)和复原装置组成;当地震波达到某一设定值时触发装置启动,起重机可以绕着偏心轴承转动,限制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传播,同时油阻尼器7和碟形弹簧5在外力作用下被启动,油阻尼器7吸收地震产生的振动能量,并减小起重机的位移,碟形弹簧5的作用是设定起重机在地震工况下的自振周期,避免共振现象和接近共振现象的产;本技术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3通过高强度螺栓同起重机下横梁1及偏心回转轴承支座连接;具体实施时,油阻尼器7也可以替换成液压缓冲器;总之本技术具有减震效果好、安全性强、经济投入小、结构合理、设计简单的优点。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所述的蝶形弹簧和油阻尼器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龙门起重机减隔震装置,它包括起重机下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左部安装有上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上部偏心回转轴承的下部设置有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C的下部设置有下部偏心回转轴承,所述的偏心回转轴承支座A、偏心回转轴承支座B的下部连接有连接板A,所述的起重机下横梁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支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左部设置有蝶形弹簧,所述的支座的下端面的右部设置有油阻尼器,所述的蝶形弹簧和油阻尼器的下端面均连接有连接板B。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会娟,王建堂,董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德马科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