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炼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99266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12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开炼机,包括有机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数显器以及盛胶盘;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通过配合蜗轮和蜗杆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辊筒侧向移动,实现两辊筒之间间隙的调整,同时配合利用编码器和数显器,以实时显示调整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整精度可达0.01mm,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应用范围;以及,通过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转动,取代了传统之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两个辊筒同时运转的方式,如此可根据需要设定各个辊筒的运转速度,以提升炼胶效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炼机
本技术涉及炼胶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开炼机。
技术介绍
开炼机是开放式炼塑机的简称,在塑料制品厂,人们又都习惯称它为两辊机。开炼机是塑料制品生产厂应用比较早的一种混炼塑料设备。在压延机生产线上,开炼机在压延机前、混合机后,作用是把混合均匀的原料进行混炼、塑化,为压延机压延成型塑料制品提供混合炼塑较均匀的熔融料。生产电缆料时,开炼机能直接把按配方混合好的粉状料炼塑成熔融料,再压塑成片状带,使切粒机切成粒状。在地板革生产线上,可直接为布基革提供混炼塑化均匀的底层涂料。也可把回收的废旧塑料薄膜(片)在开炼机上重新炼塑回制。 目前的开炼机其主要原理是通过电机带动两辊筒同时运转而实现炼胶,然而,现有之开炼机的两辊筒之间的间隙不可调整,或者调整精度较低,使得开炼机的应用范围较为狭窄,并且,现有之开炼机的两辊筒一般是由同一电机带动同步转动,不可根据需要进行调速,导致炼胶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开炼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开炼机的两辊筒之间的间隙不可调整或者调整精度低并且炼胶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开炼机,包括有机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数显器以及盛胶盘;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并排间隔地悬设于机架上,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第一丝杆与第一辊筒连接,由第一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一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一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一蜗轮,该第二丝杆与第二辊筒连接,由第二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二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二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二蜗轮;该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设置于机架上,该第一蜗杆的一端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一手轮,该第一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一编码器,该第一蜗杆触动第一编码器,该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啮合,第二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该第二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二编码器,该第二蜗杆触动第二编码器;该数显器设置于机架上,前述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与数显器连接;该盛胶盘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竖向设置于机架的前侧,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左右排布,第一手轮位于第一蜗杆的顶端,第二手轮位于第二蜗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具有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第一蜗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第二蜗杆的下端与第二支承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编码器位于第一支承座内,第一蜗杆通过一第一联轴器与第一编码器联接,该第二编码器位于第二支承座内,第二蜗杆通过一第二联轴器与第二编码器联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通过皮带带动第一棍筒运转,该第二电机亦通过皮带带动第二辊筒运转。 [0011 ]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位于机架内。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具有平台,该盛胶盘设置于平台的表面,该平台上设置有多个立柱,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通过该多个立柱悬设于平台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保护罩和第二保护罩,第一保护罩外罩住第一辊筒的一端、第二辊筒的一端以及第一蜗杆,该第一手轮外露于第一保护罩,第二保护罩外罩住第一辊筒的另一端、第二辊筒的另一端以及第二蜗杆,该第二手轮外露于第二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的顶部前后侧缘、第二保护罩的顶部前后侧缘、机架前侧面的上下方以及机架后侧面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一安全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连接有变频器,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侧旁均设置有接近开关。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配合蜗轮和蜗杆带动丝杆转动使得辊筒侧向移动,实现两辊筒之间间隙的调整,同时配合利用编码器和数显器,以实时显示调整的距离,本技术的调整精度可达0.01mm,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应用范围;以及,通过由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带动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转动,取代了传统之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两个辊筒同时运转的方式,如此可根据需要设定各个辊筒的运转速度,以提升炼胶效果。 二、通过在第一保护罩的顶部前后侧缘、第二保护罩的顶部前后侧缘、机架前侧面的上下方以及机架后侧面的上下方均设置有一安全开关,如此,使用者可在不同的位置处方便地对本技术进行操作急停,安全性更好,为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机架11、第一辊筒 12、第二辊筒13、第一丝杆 14、第二丝杆15、第一蜗杆 16、第二蜗杆17、数显器 18、盛胶盘19、平台 20、立柱21、第一电机 22、第二电机23、变频器 24、接近开关25、第一蜗轮 26、第二蜗轮27、第一手轮 28、第一编码器29、第二手轮 30、第二编码器31、第一支承座 32、第二支承座33、第一联轴器 34、第二联轴器35、第一保护罩 36、第二保护罩37、安全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第一辊筒11、第二辊筒12、第一丝杆13、第二丝杆14、第一蜗杆15、第二蜗杆16、数显器17以及盛胶盘18。 该第一辊筒11和第二辊筒12并排间隔地悬设于机架10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机架10上具有平台19,该盛胶盘18设置于平台19的表面,该平台19上设置有多个立柱20,该第一辊筒11和第二辊筒12通过该多个立柱20悬设于平台19的上方。 该第一辊筒11由第一电机21带动运转,该第二辊筒12由第二电机22带动运转,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机21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带动第一辊筒11运转,该第二电机22亦通过皮带(图中未示)带动第二辊筒12运转。该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位于机架10内,该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均连接有变频器23,变频器23用于控制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的转速,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22的侧旁均设置有接近开关24。 该第一丝杆13和第二丝杆14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10上,第一丝杆13与第一辊筒11连接,由第一丝杆13的转动而带动第一辊筒11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一丝杆13的外端固设有第一蜗轮25,该第二丝杆14与第二辊筒12连接,由第二丝杆14的转动而带动第二辊筒12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二丝杆14的外端固设有第二蜗轮26 ;该第一蜗杆15和第二蜗杆16均设置于机架10上,该第一蜗杆15的一端与第一蜗轮25卩齿合,第一蜗杆15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一手轮27,该第一蜗杆15的侧旁设置有第一编码器28,该第一蜗杆15触动第一编码器28,该第二蜗杆16的一端与第二蜗轮26 B齿合,第二蜗杆16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29,该第二蜗杆16的侧旁设置有第二编码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数显器以及盛胶盘;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并排间隔地悬设于机架上,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第一丝杆与第一辊筒连接,由第一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一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一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一蜗轮,该第二丝杆与第二辊筒连接,由第二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二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二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二蜗轮;该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设置于机架上,该第一蜗杆的一端与第一蜗轮啮合,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一手轮,该第一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一编码器,该第一蜗杆触动第一编码器,该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啮合,第二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该第二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二编码器,该第二蜗杆触动第二编码器;该数显器设置于机架上,前述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与数显器连接;该盛胶盘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第一辊筒、第二辊筒、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数显器以及盛胶盘;该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并排间隔地悬设于机架上,该第一辊筒由第一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二辊筒由第二电机带动运转,该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可转动地设置于机架上,第一丝杆与第一辊筒连接,由第一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一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一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一蜗轮,该第二丝杆与第二辊筒连接,由第二丝杆的转动而带动第二辊筒侧向来回移动,该第二丝杆的外端固设有第二蜗轮;该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均设置于机架上,该第一蜗杆的一端与第一蜗轮哨合,第一蜗杆的另一端固设有第一手轮,该第一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一编码器,该第一蜗杆触动第一编码器,该第二蜗杆的一端与第二蜗轮啮合,第二蜗杆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手轮,该第二蜗杆的侧旁设置有第二编码器,该第二蜗杆触动第二编码器;该数显器设置于机架上,前述第一编码器和第二编码器均与数显器连接;该盛胶盘设置于机架上并位于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竖向设置于机架的前侧,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左右排布,第一手轮位于第一蜗杆的顶端,第二手轮位于第二蜗杆的顶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开炼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具有第一支承座和第二支承座,第一蜗杆的下端与第一支承座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力显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