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崇彦专利>正文

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8358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8 1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所述停车设备包括以下专有部件:设备机架、上台板框架、上台板、下台板、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前活动导轨框架、后活动导轨框架、导轨框架驱动装置;其运行特点是存取车时上台板和下台板均横移至车道且平行与车道,车辆直线驶上或驶离车台板,特别适用于纵列式停车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洁、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和通用部件以提高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维护;同时,由于是单套设计,故可按规范车型批量预生产,便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推广使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所述停车设备包括以下专有部件:设备机架、上台板框架、上台板、下台板、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前活动导轨框架、后活动导轨框架、导轨框架驱动装置;其运行特点是存取车时上台板和下台板均横移至车道且平行与车道,车辆直线驶上或驶离车台板,特别适用于纵列式停车位置。本技术结构简洁、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和通用部件以提高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维护;同时,由于是单套设计,故可按规范车型批量预生产,便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推广使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专利说明】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
本技术涉及机械式停车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两层简易升降类停车设备,适用于停车方向与车道方向平行的纵列停车,地面层及上层停车均采用车台板,车台板横移进入车道、与行车方向平行,停车时直行驶上车台板,无需前后反复、移动入库。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停车场地不足的问题日趋明显,机械式停车设备已得到广泛应用。传统形式的两层升降横移类只适用于多个停车位并联的场合,难以在纵列停车的场合使用;两层简易升降类停车设备虽然也可以适用于单个停车位,但同样存在难以在纵列式停车的场合使用。本技术专门针对纵列式两层停车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其主要特点是下层车台板和上层载车板均横移进入车道、车辆直接从车道驶入载车板。本技术的特点是结构简洁、尽量采用成熟技术和通用部件以提高可靠性、耐用性和易于维护;同时,由于是单套设计,故可按规范车型批量预生产,便于质量、成本的控制;其推广使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基础技术方案是: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以下专有部件:设备机架、上台板框架9、上台板5、下台板6、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前转动导轨框架2、后转动导轨框架3、导轨框架驱动装置;以停放车辆的车长方向为纵向、车宽方向为横向,所述停车设备的运行特性在于:设备机架区域不允许出入车;设备机架纵向的其中一侧须靠近车道;下台板6的常态是位于地面层、承载下层车辆;运行时横移至车道之后纵向出入车;上台板5的常态是位于设备机架上方、承载上层车辆;运行时横移至车道上方、然后下降至地面层,纵向出入车; 所述设备机架为钢结构件,由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分别为车道侧前立柱1-1、车道侧后立柱1-2、非车道侧前立柱1-3、非车道侧后立柱1-4以及每两根立柱之间至少一根拉结钢梁、分别为车道侧纵梁1-7、非车道侧纵梁1-8、前横梁1-5、后横梁1-6组成;车道侧前立柱1-1靠近车道一侧的上部设置有铰链,该铰链与前转动导轨框架2设置的铰链匹配,车道侧前立柱1-1固定、前转动导轨框架2可绕车道侧前立柱1-1转动;车道侧后立柱1-2靠近车道一侧的上部设置有铰链,该铰链与后转动导轨框架3设置的铰链匹配,车道侧后立柱1-2固定、后转动导轨框架3可绕车道侧后立柱1-2转动;车道侧纵梁1-7安装之后形成的距地面净空高度须大于下台板6所停放的下层车辆的高度,以便下台板6及下层车辆能横移到车道而不会受到车道侧纵梁1-7的阻碍;若车道侧纵梁1-7不止一根,则另外的车道侧纵梁1-7的安装位置以不妨碍上台板框架9、上台板5以及上层车辆横移到车道上方为原则;非车道侧纵梁1-8的安装数量及安装高度并无特别限制;前横梁1-5和后横梁1-6的安装数量和安装高度无特别限制,但其中一根前横梁1-5和一根后横梁1-6安装时高度须相同、且须高于接近地面那一根车道侧纵梁1-7、该前横梁1-5上面安装有前横向导轨l-9a、后横梁1-6上面安装有后横向导轨l_9b ;前横向导轨l_9a和后横向导轨l_9b的作用是支承上台板框架9、以及对上台板框架9实施定位; 所述上台板框架9为中间留有空腔的矩形钢制框架,由框架左纵梁9-1、框架右纵梁9-2、框架前横梁9-3、框架后横梁9-4组成;其中空腔用于容纳上层车辆停放时穿越;框架前横梁9-3和框架后横梁9-4各至少安装有一套滑块机构或滚动机构,分别与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l_9a和后横向导轨l-9b配合,使得上台板框架9可以在前横向导轨l-9a和后横向导轨l_9b的支承和限位下横向移动;上台板框架9由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驱动作横向移动;上台板框架9固定安装有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即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随同上台板框架9横向移动或静止; 所述上台板5为承载上层车辆的钢结构矩形构件,上台板5受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的钢索或链条曳引、承托,在上台板框架9横向移动时,上台板5随同移动;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钢索或链条、使得上台板5上升或者下降; 所述下台板6为承载地面层车辆的钢结构矩形构件,下台板6的下方地面安装有至少两根横移导轨6-3,下台板6的下方配合横移导轨6-3、每根横移导轨的上面至少安装一套导轨滑轮装置,使得下台板6在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沿横移导轨6-3横向移动; 所述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是常用的直线运动驱动单元,其作用是使得上台板框架9沿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l_9a和后横向导轨l-9b以及沿前转动导轨框架2设置的前横向导轨2-1和后转动导轨框架3设置的后横向导轨3-1作横向移动; 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采用通用形式多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上台板的升降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液压方式或机械方式,上台板5由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的链条或钢索实现悬挂静止、支承静止或曳引升降、托举升降; 所述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是常用的直线运动驱动单元,其作用是使得下台板6沿横移导轨6-3在地面层作横向移动; 所述前转动导轨框架2为具有至少一个直角边的钢结构件,其中垂直于地面的直角边设置有与车道侧前立柱1-1设置的铰链相匹配的铰链,与地面平行的直角边安装有截面形状与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l-9a相同的前横向导轨2-1,前横向导轨2-1的导轨截面中心线须与前横向导轨l_9a的导轨截面中心线等高,且前转动导轨框架2的常态是前横向导轨2-1与车道方向平行,运行时,前转动导轨框架2绕车道侧前立柱1-1逆时针旋转90° ;此时,前横向导轨2-1的导轨截面中心线与前横向导轨I_9a的导轨截面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即前转动导轨框架2的前横向导轨2-1相当于前横向导轨l_9a的延长; 所述后转动导轨框架3与前转动导轨框架2互为镜像、为具有至少一个直角边的钢结构件,其中垂直于地面的直角边设置有与车道侧后立柱1-2设置安装的铰链相匹配的铰链,与地面平行的直角边安装有截面形状与设备机架的后横向导轨l_9b相同的后横向导轨3-1,后横向导轨3-1的导轨截面中心线须与后横向导轨l-9b的导轨截面中心线等高,且后转动导轨框架3的常态是后横向导轨3-1与车道方向平行,运行时,后转动导轨框架3绕车道侧后立柱1-2顺时针旋转90° ;此时,后横向导轨3-1的导轨截面中心线与后横向导轨l_9b的导轨截面中心线的延长线重合;即后转动导轨框架3的后横向导轨3-1相当于后横向导轨l_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动导轨纵列简易升降停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停车设备包括以下专有部件:设备机架、上台板框架(9)、上台板(5)、下台板(6)、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前转动导轨框架(2)、后转动导轨框架(3)、导轨框架驱动装置;以停放车辆的车长方向为纵向、车宽方向为横向,所述停车设备的运行特性在于:设备机架区域不允许出入车;设备机架纵向的其中一侧须靠近车道;下台板(6)的常态是位于地面层、承载下层车辆;运行时横移至车道之后纵向出入车;上台板(5)的常态是位于设备机架上方、承载上层车辆;运行时横移至车道上方、然后下降至地面层,纵向出入车;所述设备机架为钢结构件,由固定在地面的四根立柱、分别为车道侧前立柱(1‑1)、车道侧后立柱(1‑2)、非车道侧前立柱(1‑3)、非车道侧后立柱(1‑4)以及每两根立柱之间至少一根拉结钢梁、分别为车道侧纵梁(1‑7)、非车道侧纵梁(1‑8)、前横梁(1‑5)、后横梁(1‑6)组成;车道侧前立柱(1‑1)靠近车道一侧的上部设置有铰链,该铰链与前转动导轨框架(2)设置的铰链匹配,车道侧前立柱(1‑1)固定、前转动导轨框架(2)可绕车道侧前立柱(1‑1)转动;车道侧后立柱(1‑2)靠近车道一侧的上部设置有铰链,该铰链与后转动导轨框架(3)设置的铰链匹配,车道侧后立柱(1‑2)固定、后转动导轨框架(3)可绕车道侧后立柱(1‑2)转动;车道侧纵梁(1‑7)安装之后形成的距地面净空高度须大于下台板(6)所停放的下层车辆的高度,以便下台板(6)及下层车辆能横移到车道而不会受到车道侧纵梁(1‑7)的阻碍;若车道侧纵梁(1‑7)不止一根,则另外的车道侧纵梁(1‑7)的安装位置以不妨碍上台板框架(9)、上台板(5)以及上层车辆横移到车道上方为原则;非车道侧纵梁(1‑8)的安装数量及安装高度并无特别限制;前横梁(1‑5)和后横梁(1‑6)的安装数量和安装高度无特别限制,但其中一根前横梁(1‑5)和一根后横梁(1‑6)安装时高度须相同、且须高于接近地面那一根车道侧纵梁(1‑7)、该前横梁(1‑5)上面安装有前横向导轨(1‑9a)、后横梁(1‑6)上面安装有后横向导轨(1‑9b);前横向导轨(1‑9a)和后横向导轨(1‑9b)的作用是支承上台板框架(9)、以及对上台板框架(9)实施定位;所述上台板框架(9)为中间留有空腔的矩形钢制框架,由框架左纵梁(9‑1)、框架右纵梁(9‑2)、框架前横梁(9‑3)、框架后横梁(9‑4)组成;其中空腔用于容纳上层车辆停放时穿越;框架前横梁(9‑3)和框架后横梁(9‑4)各至少安装有一套滑块机构或滚动机构,分别与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1‑9a)和后横向导轨(1‑9b)配合,使得上台板框架(9)可以在前横向导轨(1‑9a)和后横向导轨(1‑9b)的支承和限位下横向移动;上台板框架(9)由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驱动作横向移动;上台板框架(9)固定安装有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即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随同上台板框架(9)横向移动或静止;所述上台板(5)为承载上层车辆的钢结构矩形构件,上台板(5)受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的钢索或链条曳引、承托,在上台板框架(9)横向移动时,上台板(5)随同移动;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通过驱动钢索或链条、使得上台板(5)上升或者下降;所述下台板(6)为承载地面层车辆的钢结构矩形构件,下台板(6)的下方地面安装有至少两根横移导轨(6‑3),下台板(6)的下方配合横移导轨(6‑3)、每根横移导轨的上面至少安装一套导轨滑轮装置,使得下台板(6)在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沿横移导轨(6‑3)横向移动;所述上台板框架横移驱动装置是常用的直线运动驱动单元,其作用是使得上台板框架(9)沿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1‑9a)和后横向导轨(1‑9b)以及沿前转动导轨框架(2)设置的前横向导轨(2‑1)和后转动导轨框架(3)设置的后横向导轨(3‑1)作横向移动;所述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采用通用形式多层升降横移停车设备上台板的升降驱动装置可以采用液压方式或机械方式,上台板(5)由上台板升降驱动装置的链条或钢索实现悬挂静止、支承静止或曳引升降、托举升降; 所述下台板横移驱动装置是常用的直线运动驱动单元,其作用是使得下台板(6)沿横移导轨(6‑3)在地面层作横向移动;所述前转动导轨框架(2)为具有至少一个直角边的钢结构件,其中垂直于地面的直角边设置有与车道侧前立柱(1‑1)设置的铰链相匹配的铰链,与地面平行的直角边安装有截面形状与设备机架的前横向导轨(1‑9a)相同的前横向导轨(2‑1),前横向导轨(2‑1)的导轨截面中心线须与前横向导轨(1‑9a)的导轨截面中心线等高,且前转动导轨框架(2)的常态是前横向导轨(2‑1)与车道方向平行,运行时,前转动导轨框架(2)绕车道侧前立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崇彦
申请(专利权)人:梁崇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