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7728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主要用于客运交通汽车客车厢内的取暖,它主要由下厢体、上厢体、联接板和热管所组成,当汽车尾气进入下厢体时,通过热管将热量吸收并传导到上厢体内,由上厢体端部的导风口通过来自发动机风扇的风将热量吹入车厢内。(*该技术在199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客运交通汽车用的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在严寒的冬季,乘坐汽车长途旅行是一件很辛苦的事,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客运汽车车箱内很难象火车车箱内那样设置相应的取暖设备。多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条解决问题的理想途径,但对于热源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采用外加热源,即浪费能源又占用一定的车箱容积。本技术的目的是,为改善乘客的旅行环境提供了一种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本技术的基本构思是,有一个下箱体,两端分别连接进气口和排气口,在下箱体上方有一块联板,联板上装有若干支热管,在联板的上方装有一上箱体,上箱体两端分别连接有导风口和百叶窗,百叶窗上设有若干叶片和用以调整叶片角度的调整手柄,以便于控制热空气排出的方向,装在联板上的热管一端在下箱体内,另一端在上箱体内,在上箱体内的一端每支热管上均装有若干片散热片,为防止热量的散失,在下箱体内壁设有保温层。本装置在使用时,可将其安装在车门口附近座椅下面,下箱体在车箱底板下方,上箱体在车箱内,下箱体通过管路与排气管相连,通过热管的作用将汽车尾气的热量吸收到上箱体内,为使热空气在车箱内进行流动交换,在导风口处用管路连接延伸到发动机风扇附近,由风扇的风力将上箱体内热管吸收的热量送入车箱内,风力的大小可设置阀门控制,另外通过发动机风扇送风也可将水箱释放的部分热量传入车内,增加了取暖效果。本技术的优点是,不必外加热源,直接利用汽车尾气和水箱散发的部分热量,对发动机功率无影响,采用热管作为热传导元件,热效率高,无机械磨损,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有一个长方槽型的下箱体2,可以用薄金属材料制成,两端分别用自攻螺丝钉将进气口4和排气口1连成一体,有一块用厚金属材料制成的联板3,若干支热管7贯穿并且焊接在联板3上,有一个长方槽型的薄金属材料制成的上箱体6扣在联板3上,上箱体6、联板3和下箱体2是用螺栓固联成一体,热管7在联板3上方即上箱体6内的一端,每支热管7上均装有若干片散热片8,上箱体6的一端用自攻螺丝钉与导风口5连接,另一端装有百叶窗9,百叶窗9与上箱体6可以采用子母口插接或点焊对接,在百叶窗9上相应地设有若干叶片11,有一调整手柄10用以调整叶片11的角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主要由排气口1、下箱体2、联板3、进气口4、导风口5、上箱体6、热管7、散热片8、百叶窗9、调整手柄10、叶片1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箱体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4和排气口1相联,下箱体2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上箱体6的两端分别与导风口5和百叶窗9相联,百叶窗9上设有若干叶片11和一个用以调整叶片角度的调整手柄10,有一块联板3在上箱体6和下箱体2之间,联板3上装有若干支热管7,热管7在上箱体6内一端每支均装有若干片散热片8,在下箱体2内的一端不设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汽车尾气为热源的热管式取暖装置,主要由排气口1、下箱体2、联板3、进气口4、导风口5、上箱体6、热管7、散热片8、百叶窗9、调整手柄10、叶片11所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箱体2的两端分别与进气口4和排气口1相联,下箱体2的内壁设有保温层,上箱体6的两端分别与导风口5和百叶窗9相联,百叶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泽淳
申请(专利权)人:牡丹江市挂车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