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耳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647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将车辆悬挂装置连接到一个车架构件上的吊耳组件,其中所述车辆悬挂装置还被连接在一根车轴上,所述吊耳组件包括:一个安装于所述车架构件上的吊耳支架;一个枢转式连接于所述吊耳支架上的第一吊耳板,其具有一个呈第一吊耳板指状物形 式的冗余部件,其中所述第一吊耳板指状物形成了所述第一吊耳板的部分并且朝向所述车架构件垂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吊耳板指状物设置在所述第一吊耳板的一侧,并且还被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车架发生接触,由此当所述车辆沿着一个预定方向行进并且所述车辆经受一个预定力时,在一种特定车辆状况下防止所述第一吊耳板发生进一步枢转;和一个枢转式连接于所述吊耳支架上的第二吊耳板,其具有一个呈第二吊耳板指状物形式的冗余部件,其中所述第二吊耳板指状物形成了所述第二吊耳板的部分并且朝向所述车架构件垂直向上 延伸,所述第二吊耳板指状物设置在所述第二吊耳板的一侧,并且还被构造和定位成与所述车架发生接触,由此当所述车辆沿着所述预定方向行进并且所述车辆经受所述预定力时,在所述特定车辆状况下防止所述第二吊耳板发生进一步枢转。(*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车辆部件,尤其是涉及用于将车辆悬挂部件连接到车架上的吊耳组件
技术介绍
吊耳组件一般被用在各种车辆悬挂装置中,用以将车辆悬挂部件连接到车架上。常规的吊耳组件一般被用在板簧前悬挂装置中,但是一般不使用弹性体衬套。在常规的吊耳组件中,悬挂装置的侧向载荷通过非橡胶衬套的锥形承载而通过吊耳板得以承受。这些吊耳组件主要依赖衬套的性能和吊耳板的刚度来向悬挂装置提供横向和锥形刚度。常规吊耳组件的一个公认问题是,它们无法有效地向悬挂装置提供足够的横向和锥形刚度,这主要是因为吊耳板之间的跨距较大。由于在衬套中的锥形挠曲和在吊耳板中的弯曲,常规组件会导致悬挂装置具有横向柔度。为了提供这种横向刚度,常规的吊耳组件通常依赖于非橡胶衬套和/或吊耳板的均匀刚度和形状来抵抗侧向载荷。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常规的吊耳组件需要坚固、坚硬、笨重并且由此昂贵的衬套和吊耳板。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还将会认识到,用在常规组件中的非橡胶(即严格的金属)衬套无法提供垂直柔度。因此,常规的吊耳组件将在板簧中产生不希望存在的压缩应力。在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的另外一项内容是,常规的吊耳组件一般不包括用于在弹簧发生断裂的情况下有助于提供车辆控制的固有的冗余部件。采用常规吊耳组件的悬挂装置通常需要一个带有“军用包装”(military wrap)的额外板簧。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这些以及类似的冗余部件会增加悬挂装置的成本、重量以及复杂度。鉴于前述内容,所希望的是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向悬挂装置提供了足够的横向和锥形刚度。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降低了用于抵抗侧向载荷而对衬套和吊耳板的均匀刚度和形状的依赖性。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容许将更轻并且因此不太昂贵的衬套和吊耳板用作其中的组成部件。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具有通用的弹性体衬套,带有被设置成增强垂直、锥形以及扭转性能的缺口。还希望设计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容许在回弹过程中或者在悬垂状况下(即极限回弹状况下)的额外悬挂行程。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包括轻并且由此成本低廉的冗余部件。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中结合有固有的冗余部件。还希望研发出这样一种吊耳组件,其可以适用于任何常规的板簧悬挂系统(前侧和/或后侧),并且位于板簧的前侧和/或后侧端部处。通过下面的描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形式的这些和其它预期益处将变得明了。但是,将要明白的是,一种无法获得这些预期益处中每一个包括从下面描述中导出的那些益处中每一个的装置或者组件仍将适合于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而非这些预期益处,限定了本专利技术的主题。源自于本专利技术优选形式的任何和所有益处,并非本专利技术一般形式的必要条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独特的吊耳组件。在其优选形式中,吊耳组件包括弹性体衬套,用以在不向相关联板簧产生压缩应力的条件下增大悬挂行程。这种吊耳组件最好还包括固有冗余部件。这种吊耳组件包括一个固定在两个耐磨垫与两个吊耳板之间的吊耳支架,和一个结合于其中的衬套。所述吊耳支架包括向下延伸的腿,这些腿用作用于耐磨垫和吊耳板的接触表面,并且由此提供横向和锥形刚度。这些吊耳支架腿容许使用更为通用的弹性体衬套,具有被设置成增强垂直、扭转以及锥形性能的缺口。所述弹性体衬套最好呈蝴蝶结状衬套形式。一个第一冗余部件呈固定于吊耳板之间一侧处的横向延伸的吊耳挡块形式。该吊耳挡块优选呈管子形式,在板簧的相对侧翼发生断裂、车辆沿着一个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车辆开始减速的情况下提供对车轴的纵向控制。就此而言,并且在所述情形之下,吊耳挡块将与所述吊耳支架腿发生接触。一个第二冗余部件呈指状物形式,形成了与所述吊耳挡块位于所述吊耳板的同一侧面上的吊耳板部分。所述指状物最好垂直向上延伸,并且在板簧的相对侧翼发生断裂、车辆沿着一个大体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对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开始减速的情况下,与相邻车架导轨的底部发生接触。附图说明贯穿下面的描述,将参照附图中的视图进行,其中相同的主题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其中图1是用于诸如轻型或者载重卡车这样车辆的悬挂系统的等轴视图,其中该悬挂系统包括有本专利技术中的新颖吊耳组件;图2是图1中所示悬挂系统的正视图;图3是一个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构造而成的吊耳组件以及与其相关联的板簧远端部分的分解等轴视图;图4是一个优选用作吊耳组件的部件的衬套的正视图;而图5是图4中所示衬套的部分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法图1-2示出了一个总体上由附图标记40指代的转向轴/前悬挂系统。将会看到并且明白的是,这种悬挂系统的构造在车辆的一侧与另外一侧完全相同。还将会明白的是,尽管构成本专利技术主题的吊耳组件被图示为位于所述悬挂系统中的板簧的后端部处,但是其同样适用于板簧的相对端部处。还有,尽管图示出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组合式空气-机械悬挂装置,但是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明白的是,本专利技术也同样适用于纯机械悬挂装置。再有,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单片板簧悬挂装置,并且也并不局限于如图中示出的前悬挂装置。前悬挂系统40中的有效或者功能部件包括两个气垫42-42和两个单片板簧44-44。各个单片板簧44均在其近端部处带有一个一体形成的卷耳46。各个卷耳46被枢转式连接在一个总体由附图标记48指示的标准或者现有车架吊挂上。如图所示,车架吊挂48被安装在各个前后延伸的底架构件50上。各个底架构件50均被构造成一个常规的C形导轨。上侧气垫支撑悬架52被安装在各个底架构件50上,并且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被图示为位于车辆前轴53的一个端部上方和位于该侧的单片板簧44的上方。各个气垫42的顶部均被固连在其气垫支撑悬架52上。各个气垫42的下侧均被安装在一个气垫支撑垫54上,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气垫支撑垫54被固连在从前悬挂系统40的一侧延伸至另外一侧的轴53上。如图所示,单片板簧44被设置在气垫支撑垫54与轴53之间。一般来说,所述单片板簧被以任何已知方式固连在车轴53上,比如利用螺栓56-56,并且最好采取美国专利No.5938221中图示和描述的形式,该美国专利于1999年8月17日授权,通过参考将其中公开的内容结合入本专利技术。在前悬挂系统40的各侧还包括有一个减震器58。减震器58在其上端部处被枢转式连接在一个安装于车架构件50上的悬架60上,并且在其底端部处通过一个配件64固连在轴53上。各个单片板簧44上具有一个卷耳65b的远端部65a通过一个新颖的吊耳组件66连接在车架50上。优选地,吊耳组件66包括一个牢固地安装于车架50上并且悬垂内侧吊耳板69和外侧吊耳板70的吊耳支架68。下面参照图3,示出了一个由紧固件74安装于板簧卷耳65b之内并且位于吊耳板69、70之间的弹性(比如橡胶)衬套72,带有如此设置的缺口,即使得这些缺口相互垂直间隔开。衬套72最好具有一种蝴蝶结状构造。紧固件74被插入穿过并且连接吊耳板70、耐磨垫76、安装于板簧卷耳65b中的衬套72、耐磨垫78以及吊耳板69。还示出了一个即将由紧固件82安装于吊耳支架68之内并且位于吊耳板69、70与耐磨垫76、78之间的第二弹性体衬套80,带有如此设置的缺口,即使得这些缺口相互垂直间隔开。衬套80也最好具有一种蝴蝶结状构造。紧固件82被插入穿过并且连接吊耳板70、耐磨垫7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T·达丁G·L·阿斯图迪略J·L·科尔特斯
申请(专利权)人:亨德里克森国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