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液压悬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86476 阅读:3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悬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系统,所述车辆具有一车体和沿着对角线方向成对布置的一第一对和一第二对车轮部件,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一对车轮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左前轮部件和至少一个右后轮部件,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二对车轮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右前轮部件和至少一个左后轮部件,所述车辆悬挂系统还包括处在所述车体与所述各车轮部件之间、用于把所述车辆弹性地支承在所述各车轮部件的上面的前和后车辆弹性支承装置,所述阻尼和刚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每一车轮部件与所述车体之间的车轮作动 筒,每一车轮作动筒包括至少一个压缩腔室;一个连接在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各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之间的载荷分布装置,所述载荷分布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系统容积;以及,第一和第二模态弹性容积,   所述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所述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的直径限定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有效面积,所述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所述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的直径限定了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有效面积,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位于所述载荷分布装置的内部,并且每一活塞-活塞杆组件可以绕其长轴线转动和沿着其长轴线滑动,所述第一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一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使得当所述第一活塞-活塞 杆组件沿着其长轴线滑动时所述第一系统容积的发生变化,所述第二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二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三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一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四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五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三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使得当所述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沿着其长轴线滑动时所述第三系统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六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四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七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一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以及,所述第八有效面积限定了所述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随着所述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所述第一系统容积增大而所述第二系统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减小,随着所述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所述第三系统容积增大而所述第四 系统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减小,随着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所述第一模态弹性容积减小而所述第一和第三系统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增大,第二模态弹性容积减小而第二和第四系统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增大,所述第一和第四两个系统容积是连接 于与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一对车轮部件有关的所述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所述第二和第三系统容积是连接于与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二对车轮部件有关的所述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借此,所述阻尼和刚度系统可提供大致为零的翘曲刚度;以及其中,所述 车辆主要是由所述车辆的弹性支承装置来支承。(*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一种悬挂系统,这种悬挂系统至少可提供横摇刚度并能独立地控制起伏、横摇和颠动阻尼。现在已有许多已知的可供选择的互连悬挂系统,它们能够被动地区分车轮相对于车体的不同运动方式因而能提供各种功能选择。例如,本申请人的美国专利6,010,139和6,270,098(它们的内容被本文引用之)提供了几种可供选择的压力平衡式“载荷分布”装置的布置,这种装置是布置在两对沿着对角线方向互连的双作用车轮作动筒之间。这种系统可在零翘曲刚度情况下提供不同的起伏、横摇和颠动刚度变化率,以及提供所有四种基本悬挂方式(起伏、横摇、颠动和翘曲)中的不同的阻尼变化率。这种系统支承着车辆的重量,所以随着车辆载荷的变化,或随着流体温度的变化,必须调整系统中的六个容积中的每一个里的流体容积。并且,由于系统中的六个容积可能分别处于某一载荷状态,它们全都处于不同的压力下,流体具有可能从密封件漏泄出去,这也要求调整流体容积以保持车辆的正确姿态。这需要有一个高压流体源、几个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阀门,这就使一个被动式系统的成本变得相当高。本申请人的PCT/AU00/00312中,对能在低的翘曲刚度和可以忽略的起伏刚度下提供高的横摇刚度并能在较低的更舒适的以及起隔离作用的起伏阻尼下提供高的横摇阻尼的被动式系统给出了一个例子。由于那个系统不能提供足够大的起伏刚度,所以还需要各个单独的支承弹簧。Yamaha的美国专利5,486,018和Kayaba的美国专利6,024,366给出了只具有横摇和/或颠动阻尼的系统的一个例子。这两个文件中的系统采用了一种在一对车轮阻尼作动筒之间的装置,每一车轮阻尼作动筒具有一个在其活塞上的用以产生双作用阻尼的阻尼阀,但是其使得这种作动筒还是单作用的(也就是仅有一个流体口)。这种装置可为同相位的运动(即起伏)和不同相位的运动(即横摇和/或颠动)提供各种程度的独立阻尼。但是,这种系统不能为任一方式提供足够大的刚度,所以还需要具有支承弹簧,通常还将要求用防横摇杆件来达到弹跳和横摇刚度之间的良好平衡。此外,由于各个车轮作动筒是有效的单作用的(只有一个流体口),这种装置能够产生的阻尼作用的量值很有限。为了克服这种问题,对这种系统进行了改进,这种改进可参见日本专利公报11291737,但是那些改进增加了更多的管路和滑阀。所以,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悬挂的液压系统,这种液压系统可提供横摇刚度、横摇阻尼、颠动阻尼和作为选项的颠动刚度,对所有这些可进行优化设计和互相独立的调谐,而达到每一参数的最佳化。从这一思路出发,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悬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系统。车辆具有车体和第一对和第二对沿着对角线方向成对布置的车轮部件,第一对沿着对角线方向的车轮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左前轮部件和至少一个右后轮部件,而第二对沿着对角线方向的车轮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右前轮部件和至少一个左后轮部件,这种车辆悬挂系统还包括在车体和各车轮部件之间的车辆前和后弹性支承装置,用于把车辆弹性地支承在各个车轮部件的上面,这种阻尼和刚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位于每一车轮部件和车体之间的车轮作动筒,每一车轮作动筒包括至少一个压缩腔室;一个连接在左前、右前、左后和右后各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之间的载荷分布装置,这个载荷分布装置包括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系统容积;以及第一和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所述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的直径限定了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各有效面积,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所述至少一个活塞杆和至少一个活塞的直径限定了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各有效面积,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是位于载荷分布装置的内部,并且每一活塞-活塞杆组件可以绕其长轴转动和沿着其长轴滑动,所述第一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一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使得当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沿着其长轴滑动时第一系统容积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二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二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三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一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四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五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三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使得当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沿着其长轴滑动时第三系统容积的容积发生变化,所述第六有效面积限定了第四系统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所述第七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一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以及,所述第八有效面积限定了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的一个可运动的壁面,随着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第一系统容积的容积增大而第二系统容积的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减小,随着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第三系统容积的容积增大而第四系统容积的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减小,随着第一和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第一模态弹性容积的容积减小而第一和第三系统容积的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增大,第二模态弹性容积的容积减小而第二和第四系统容积的容积与之成比例地增大。第一和第四两个系统容积是连接于与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一对车轮部件有关的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第二和第三两个系统容积是连接于与所述沿着对角线方向的第二对车轮部件有关的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借此,这种阻尼和刚度系统可提供大致为零的翘曲刚度以及其中车辆主要是由车辆的弹性支承装置来支承。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辆悬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系统,车辆具有一车体以及至少两个前和至少两个后车轮部件,这种车辆悬挂系统还包括处在车体与各车轮部件之间、用于把车辆弹性地支承在各车轮部件的上面的前和后车辆弹性支承装置,这种阻尼和刚度系统包括位于各车轮部件与车体之间的至少两个前车轮作动筒和至少两个后车轮作动筒,每一车轮作动筒包括至少一个压缩腔室;一个载荷分布装置,它包括第一对轴向对准的初级腔室和第二对轴向对准的初级腔室,每一初级腔室包括一个把每一初级腔室分隔成两个二级腔室的活塞;一个第一活塞杆,它把两个第一初级腔室里的活塞连接起来而形成一个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以及,一个第二活塞杆,它把两个第二初级腔室里的活塞连接起来而形成一个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第一对初级腔室里的诸二级腔室之一是第一前系统腔室(front systemchamber)并且是连接于在车辆的第一侧的前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第一对初级腔室里的另一个在容积方面随着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第一前系统腔室向同一方向变化的二级腔室是第一后颠动腔室(back pitchchamber),第一对初级腔室里的、在容积方面随着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第一前系统腔室向相反方向变化的那个二级腔室,是一第一后系统腔室并且是连接于在车辆的第一侧的后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第一对初级腔室里的、在容积方面随着第一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第一后系统腔室向同一方向变化的另一个二级腔室,是一第一前颠动腔室,第二对初级腔室里的诸二级腔室之一个是第二前系统腔室,并且是连接于在车辆的第二侧的前车轮作动筒的压缩腔室,第二对初级腔室里的、在容积方面随着第二活塞-活塞杆组件的运动与第二前系统腔室向同一方向变化的另一个二级腔室,是一第二后颠动腔室,第二对初级腔室里的诸二级腔室中那个在容积方面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P·雷维尔R·A·芒迪
申请(专利权)人:凯耐提克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