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5885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01 09:58
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它涉及一种举升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解决目前集装箱在装卸货物时所用装置存在灵活性差,耗能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水平地面上加工有一地坑,所述集装箱底架水平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方,所述举升油缸、两个导辊、两个导辊支座和两个拉杆均位于集装箱底架与水平地面之间,所述举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所述两个导辊支座并列设置在靠近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导辊支座上设置有一个导辊,每个导辊的辊面与集装箱底架的下端面相贴紧,所述两个拉杆并列设置在远离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举升集装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它涉及一种举升装置。本技术为解决目前集装箱在装卸货物时所用装置存在灵活性差,耗能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水平地面上加工有一地坑,所述集装箱底架水平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方,所述举升油缸、两个导辊、两个导辊支座和两个拉杆均位于集装箱底架与水平地面之间,所述举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所述两个导辊支座并列设置在靠近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导辊支座上设置有一个导辊,每个导辊的辊面与集装箱底架的下端面相贴紧,所述两个拉杆并列设置在远离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本技术用于举升集装箱。【专利说明】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近年来港口开展了散货装箱业务,目的是开拓市场,增加新的收入来源。目前,港口正在实行的装箱方案为:倾斜固定式对开地坑与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以下简称正面吊)以及装载机相配合。确定的方案流程为:制作两个倾斜固定式对开地坑,集装箱空箱直接由正面吊用可倾斜式吊具将其吊入地坑,使之与水平地面成60°,然后由装载机装箱,装箱完成后由人工在工作台上关闭箱门,最后由正面吊将集装箱吊起放在集装箱运输车上。这样的装卸方式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发现存在很多弊端,集中表现为:首先,正面吊的吊具倾斜时无法解锁摘箱,使得造成整个装运过程正面吊需一直在现场吊着集装箱,如作业繁忙时将占用更多的正面吊,影响了堆场的作业效率,其次,正面吊在将集装箱吊出地坑的过程中,由于其垂直提升功能的局限性,使其在吊装过程中不断与前后侧壁刮蹭,这对吊具本身及操作都有危险,且速度很慢,效率低。以上在集装箱装卸货物时存在的弊端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以解决目前集装箱在装卸货物时所用装置存在灵活性差,耗能高且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包括集装箱底架、举升油缸、两个导辊、两个导辊支座和两个拉杆,所述水平地面上加工有一地坑,所述集装箱底架水平设置在水平地面上方,所述举升油缸、两个导辊、两个导辊支座和两个拉杆均位于集装箱底架与水平地面之间,所述举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所述两个导辊支座并列设置在靠近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导辊支座上设置有一个导辊,每个导辊的辊面与集装箱底架的下端面相贴紧,所述两个拉杆并列设置在远离地坑的水平地面上,每个拉杆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和水平地面相铰接。 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中集装箱底架用于放置集装箱,两个导辊与集装箱底架之间的位置设置是为了使集装箱底架能够在两个导辊上滚动,从而达到使集装箱底架移动的效果,举升油缸的设置是为集装箱底架升降提供推力,两个拉杆的设置是为了集装箱在举升油缸和两个导辊的作用下翻转时起到支撑和平衡的作用。 2、本技术依托倾斜固定式对开地坑这个现有地势而进行,从而实现集装箱底架在举升油缸和两个拉杆的作用下实现在地坑和水平地面之间的翻转运动。 3、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与现有技术相比节省50%的动力能量,节省40%的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提高了 45%。 4、本技术的结构稳定可靠、制造加工简单、安装维修方便、在较小空间内即可实现集装箱装卸货物的工作。 5、本技术的应用方便,可行性强,安全可靠,适于普遍推广,其安装步骤简单易行,现有港口现场通过较小改动均可使用本技术,避免了较大现场改造工作,从而造成浪费现象。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为图3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包括集装箱底架1、举升油缸2、两个导辊3、两个导辊支座4和两个拉杆5,所述水平地面6上加工有一地坑7,所述集装箱底架I水平设置在水平地面6上方,所述举升油缸2、两个导辊3、两个导辊支座4和两个拉杆5均位于集装箱底架I与水平地面6之间,所述举升油缸2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I和水平地面6相铰接,所述两个导辊支座4并列设置在靠近地坑7的水平地面6上,每个导辊支座4上设置有一个导辊3,每个导辊3的辊面与集装箱底架I的下端面相贴紧,所述两个拉杆5并列设置在远离地坑7的水平地面6上,每个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I和水平地面6相铰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平地面6上的地坑7为倾斜固定式对开地坑,是港口岸边的一种现有地势,本技术就是依靠这种地势能实现集装箱的装卸货物的过程。本技术需要动力源14提供动力,同时需要液压泵、阀控制举升油缸2,本技术的动力源14为电机,具体过程为: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泵提供高压油,高压油通过换向阀等来控制举升油缸2的运动,本技术实现一机多用的作业模式,即一台正面吊穿插式流水作业负责逐一搬运多个集装箱15,将其放置在其对应的集装箱底架I上,或将其吊装到集装箱运输车上。从而极大提高了场地作业效率及设备利用率。本技术使用场地不仅局限在港口,其它能够使用集装箱的场所也适用。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还包括第一油缸支座8、第二油缸支座12、两个第一拉杆支座10,两个第二拉杆支座11,所述两个第一拉杆支座10并列设置且固定连接在水平地面6上,所述两个第二拉杆支座11并列设置且固定连接在集装箱底架I的下端面上,每个拉杆5的一端铰接在其对应的第一拉杆支座10上,每个拉杆5的另一端铰接在其对应的第二拉杆支座11上;所述第一油缸支座8固定连接在水平地面6上且位于两个第一拉杆支座10之间,所述第二油缸支座12固定连接在集装箱底架I的下端面上且位于两个第二拉杆支座11之间,所述举升油缸2的一端铰接在其对应的第一油缸支座8上,举升油缸2的另一端铰接在其对应的第二油缸支座12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油缸支座8和第二油缸支座12的设置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举升油缸2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铰接在集装箱底架I的下端面与水平地面6之间。两个第一拉杆支座10和两个第二拉杆支座11的设置是为了在实际工作中两个拉杆5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铰接在集装箱底架I的下端面与水平地面6之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还包括两个转轴9,每个导辊3通过一个转轴9设置在其对应的一个导辊支座4上。在实际工作中,两个转轴9的设置是为了使导辊3通过转轴9安装在导辊支座4上。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和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2、图3和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油缸支座8位于与第二油缸支座12竖直投影在水平地面6的直线上,两个第一拉杆支座10处于同一直线上。第一油缸支座8位于与第二油缸支座12如此的位置设置,目的是为了保证举升油缸2连接在第一油缸支座8和第二油缸支座12之间的位置稳定,当举升油缸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集装箱举升装置包括集装箱底架(1)、举升油缸(2)、两个导辊(3)、两个导辊支座(4)和两个拉杆(5),水平地面(6)上加工有一地坑(7),所述集装箱底架(1)水平设置在水平地面(6)上方,所述举升油缸(2)、两个导辊(3)、两个导辊支座(4)和两个拉杆(5)均位于集装箱底架(1)与水平地面(6)之间,所述举升油缸(2)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1)和水平地面(6)相铰接,所述两个导辊支座(4)并列设置在靠近地坑(7)的水平地面(6)上,每个导辊支座(4)上设置有一个导辊(3),每个导辊(3)的辊面与集装箱底架(1)的下端面相贴紧,所述两个拉杆(5)并列设置在远离地坑(7)的水平地面(6)上,每个拉杆(5)的两端分别与集装箱底架(1)和水平地面(6)相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世民李宁李鹏飞王朋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