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4552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包括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和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偏置电路和PIN二极管D1;三极管偏置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为具有四个引脚的接口,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均为五脚接线端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很方便地集成到对频率范围、增益调制范围、输人输出特性及电源供电等具有独特要求的射频系统中去,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射频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射频增益控制器大都是专用芯片,例如:Analog公司的ADL5240芯片,Hittite公司的HMC742等等;这些专用芯片大都有固定的增益范围、输入输出特性及频率范围等参数。同时,其成本一般也较高。而对于一个专用的射频电路系统,其频率范围、增益调制范围、输人输出特性及电源供电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要求,此时,这种现有技术中的专用芯片就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很方便地集成到对频率范围、增益调制范围、输人输出特性及电源供电等具有独特要求的射频系统中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和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偏置电路和PIN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偏置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为具有四个引脚的接口,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与外部0~15V的增益控制电压信号CON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均为五脚接线端口,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以及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1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5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相接,所述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5与PIN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PIN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7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6接地。上述的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电阻R7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7接地。上述的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BFP520。上述的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IN二极管D1的型号为BA596。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方便。2、本技术采用了型号为BFP520的三极管Q1作为放大器,采用了型号为BA596的PIN二极管D1作为可变电阻,在外部0~15V的增益控制电压信号CON作用下,增益范围能够在在-10dB到+5dB之间变化,频率可用范围为10MHz到5GHz左右,与现有技术中具有固定的增益范围、输入输出特性及频率范围等参数的专用芯片相比,成本较低,适应性更强,克服了专用芯片的局限性,能够很方便地集成到对频率范围、增益调制范围、输人输出特性及电源供电等具有独特要求的射频系统中去,且能够方便射频电路系统的评估与开发。3、本技术的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成本低,适应性强,能够很方便地集成到具有独特要求的射频系统中去,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和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偏置电路和PIN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偏置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为具有四个引脚的接口,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与外部0~15V的增益控制电压信号CON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均为五脚接线端口,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以及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1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5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相接,所述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5与PIN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PIN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7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6接地。其中,电容C2用于交流旁路,电容C5和电容C6均用于交流耦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3接地,所述电阻R7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7接地。其中,电容C3用于对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电压进行滤波,电容C7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和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以及三极管Q1、三极管偏置电路和PIN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偏置电路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为具有四个引脚的接口,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与外部0~15V的增益控制电压信号CON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和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均为五脚接线端口,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以及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过电容C1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5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1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相接,所述电容C4与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5引脚的连接端通过电阻R5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通过串联的电阻R2和电阻R3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5与PIN二极管D1的阳极相接,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2接地,所述PIN二极管D1的阳极通过电阻R6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通过电阻R7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2引脚相接,所述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7的连接端通过电容C6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频增益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
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和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以及三极管Q1、
三极管偏置电路和PIN二极管D1;所述三极管偏置电路由电阻R1、电阻
R2、电阻R3和电阻R4组成,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为具
有四个引脚的接口,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1引脚与
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
2引脚与外部0~15V的增益控制电压信号CON相接,所述电源及电压控制
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3引脚与外部-15V电源的输出端相接,所述电源及
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的第4引脚接地;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和
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均为五脚接线端口,所述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
1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以及射频信号输出接口J2的第1
引脚、第2引脚、第3引脚和第4引脚均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通
过电容C1与射频信号输入接口J1的第5引脚相接,且通过电阻R1接地,
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电阻R4与电源及电压控制信号输入接口P1
的第1引脚相接,且通过电容C4与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延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