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45521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31 15: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现有塑料大棚分为两类:一类是砖混基础,另一类是直接把拱架插入土中的;砖混基础塑料大棚的缺点是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破坏耕地,难以移动;另一类直插式拱架的施工难以控制结构尺寸,高低不一,施工困难。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包括多排连接一体的钢拱架和地桩,钢拱架上铺设有塑料膜,所述钢拱架的两端对称设置一体结构的钢管斜柱,地桩顶端焊接有接头,所述钢管斜柱底端插入接头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所述地桩底端竖直深入地面40cm-60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底端具有钢管桩作为基础,定位准确,施工方便,打桩入土,牢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塑料大棚,尤其是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
技术介绍
    塑料大棚中的农作物连续种植三年以后土传病害就相当严重,造成减产甚至绝收,因此在种植三年后就得将塑料大棚移位。现有塑料大棚分为两类:一类是砖混基础,另一类是直接把拱架插入土中的;砖混基础塑料大棚的缺点是造价高,施工难度大,破坏耕地,难以移动。另一类直插式拱架的施工难以控制结构尺寸,高低不一,施工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容易且方便移动的塑料大棚。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包括多排连接一体的钢拱架和地桩,钢拱架上铺设有塑料膜,所述钢拱架的两端对称设置一体结构的钢管斜柱,地桩顶端焊接有接头,所述钢管斜柱底端插入接头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所述地桩底端竖直深入地面40cm-60cm。所述接头倾斜设置在地桩顶端,其倾斜角度为9°,所述塑料膜的厚度为0.1mm,地桩底端竖直深入地面50cm。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底端具有钢管桩作为基础,定位准确,施工方便,打桩入土,牢固简单;2.本技术的钢拱架和地桩插入式连接,自攻钉固定,结构合理,外观整齐一致;3.本技术方便移动,移动是将桩拔起,另换地点,保证种植效益不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地桩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钢拱架;2.地桩;3.塑料膜;4.钢管斜柱;5.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包括多排连接一体的钢拱架1和地桩2,钢拱架1上铺设有塑料膜3,钢拱架1的两端对称设置一体结构的钢管斜柱4,地桩2顶端焊接有接头5,钢管斜柱4底端插入接头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地桩2底端竖直深入地面40cm-60cm,本技术优选地桩2底端竖直深入地面50cm,接头5的倾斜角度为9°,塑料膜3的厚度为0.1mm。在搭建大棚时,先将地桩2打入地下,然后将钢管斜柱4插入接头5用自攻螺钉固定好,再将钢拱架1固定连接为一体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膜3。此种钢拱架1抗风载能力0.5kn/平方米以上,塑料膜3防雨,防风,保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包括多排连接一体的钢拱架(1)和地桩(2),钢拱架(1)上铺设有塑料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1)的两端对称设置一体结构的钢管斜柱(4),地桩(2)顶端焊接有接头(5),所述钢管斜柱(4)底端插入接头(5)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所述地桩(2)底端竖直深入地面40cm‑60cm,所述接头(5)倾斜设置在地桩(2)顶端,其倾斜角度为9°,所述塑料膜(3)的厚度为0.1mm,地桩(2)底端竖直深入地面5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的塑料大棚,包括多排连接一体的钢拱架(1)和地桩(2),钢拱架(1)上铺设有塑料膜(3),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拱架(1)的两端对称设置一体结构的钢管斜柱(4),地桩(2)顶端焊接有接头(5),所述钢管斜柱(4)底端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江波李俊
申请(专利权)人:杨凌景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