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床干馏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膛;填料板,所述填料板设在所述炉膛内且将所述炉膛分隔成上炉膛和位于所述上炉膛下方的下炉膛,所述下炉膛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通过进气口通入热烟气以从下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以及辐射管,所述辐射管设在所述上炉膛内以从上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旋转床干馏炉,通过将炉膛分隔成两个独立的上炉膛和下炉膛,上炉膛采用辐射管加热且下炉膛内采用通入热烟气加热的方式,用于给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双面受热,其特点在于:在不影响热解气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旋转床干馏炉的产量。(*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床干馏炉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转床干馏炉。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油需求不断上升,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使得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石油替代资源。低阶煤经低温干馏可得半焦、焦油以及不凝气,因此,利用煤通过干馏技术生产汽柴油组分替代石油资源已成为重要的备选方案。 对旋转床作为干馏炉型的热解技术,采用薄料层,单面快速热解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大规模的处理原煤。然而,由于受到煤的导热性较差的限制,无法进一步通过增加料层厚度来增加旋转床干馏炉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产量高的旋转床干馏炉。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膛;填料板,所述填料板设在所述炉膛内且通过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将所述炉膛分隔成上炉膛和位于所述上炉膛下方的下炉膛,所述下炉膛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通过进气口通入热烟气以从下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以及辐射管,所述辐射管设在所述上炉膛内以从上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通过将炉膛分隔成两个独立的上炉膛和下炉膛,上炉膛采用辐射管加热且下炉膛内采用通入热烟气加热的方式,用于给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双面受热,在不影响热解气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旋转床干馏炉的产量。 另外,根据本技术的旋转床干馏炉还可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环水封槽和所述外环水封槽分别设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和外侧。由此,通过设置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可将炉膛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各自独立地对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在热解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将炉膛原本单面传热变成双面传热,加强了炉膛内热量的传递,提高物料的处理量,同时由于上下炉膛分隔开,所以下部加热烟气并不会影响热解气的品质。 具体地,所述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均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限定出用于盛放水的盛放空间和水封件,所述水封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炉膛相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盛放空间的所述水中。 可选地,所述槽体设在所述炉膛外,所述水封件的伸入所述槽体的所述盛放空间的一端伸出所述炉膛。由此,不占用炉膛空间。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炉膛的底部和所述炉膛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二水封槽。由此,通过设置第二水封槽,热烟气不易泄漏,从而可提高旋转床干馏炉的产量。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填料板和所述下炉膛的底面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一支撑件。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支撑件,可支撑填料板。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下炉膛的底部和所述炉体的底部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支撑件。由此,通过设置第二支撑件,对下炉膛的底部具有一定支撑作用。 可选地,所述热烟气是通过热风炉获得的。 可选地,当所述物料为原煤时,通入所述下炉膛内的所述热烟气的温度为500?800。。。 优选地,所述热烟气的温度为500?600°C。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100,该旋转床干馏炉100可以对物料进行热解,例如可将原煤热解得到半焦、焦油等。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100,包括:炉体1、填料板2以及辐射管3。炉体I内限定出炉膛11。 填料板2设在炉膛11内且通过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将炉膛11分隔成上炉膛111和位于上炉膛111下方的下炉膛112,下炉膛112上具有进气口 1121和出气口 1122,用于通过进气口 1121通入热烟气以从下方对填料板2上的物料进行加热。辐射管3设在上炉膛111内以从上方对填料板2上的物料进行加热。 也就是说,炉体I内限定出炉膛11,炉膛11内设有水平延伸的填料板2,填料板2上用于放置物料,填料板2通过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将炉膛11分隔成上炉膛111和下炉膛112,上炉膛111位于下炉膛112的上方,辐射管3设在上炉膛111内且位于填料板2的上方,辐射管3加热放出热量从而将位于辐射管3下方的物料加热,下炉膛112上具有进气口 1121以向下炉膛112内通入热烟气,热烟气通过热传导加热填料板2,从而将热量传递给填料板2上的物料,与物料换热后的烟气通过下炉膛112上的出气口 1122排出。 在图1的示例中,进气口 1121和出气口 1122设在下炉膛112的侧壁上。当然,本技术不限于此,进气口 1121和出气口 1122还可形成在下炉膛112的其它部位。 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旋转床干馏炉100,通过将炉膛11分隔成两个独立的上炉膛111和下炉膛112,上炉膛111采用辐射管3加热且下炉膛112内采用通入热烟气加热的方式,用于给填料板2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从而实现了物料的双面受热,在不影响热解气品质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了旋转床干馏炉100的产量。 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分别设在炉体I的内侧和外侧。也就是说,炉体I的横截面形状大致呈环形例如呈圆环形,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分别邻近炉体I的内周缘和外周缘,具体地,炉体I的内周缘与其外周缘同心设置,即炉体I的内周缘的圆心与炉体I的外周缘的圆心重合,此时炉体I的内周缘与其圆心之间的距离小于炉体I的外周缘与其圆心之间的距离。通过设置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可将炉膛11分隔成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各自独立地对填料板2上的物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床干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膛;填料板,所述填料板设在所述炉膛内且通过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将所述炉膛分隔成上炉膛和位于所述上炉膛下方的下炉膛,所述下炉膛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通过进气口通入热烟气以从下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以及辐射管,所述辐射管设在所述上炉膛内以从上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床干馏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限定出炉膛; 填料板,所述填料板设在所述炉膛内且通过内环水封槽和外环水封槽将所述炉膛分隔成上炉膛和位于所述上炉膛下方的下炉膛,所述下炉膛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用于通过进气口通入热烟气以从下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以及 辐射管,所述辐射管设在所述上炉膛内以从上方对所述填料板上的物料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床干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水封槽和所述外环水封槽分别设在所述炉体的内侧和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床干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水封槽和所述外环水封槽均包括: 槽体,所述槽体内限定出用于盛放水的盛放空间;和 水封件,所述水封件的一端与所述上炉膛相通且另一端伸入所述盛放空间的所述水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旋转床干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洪,丁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