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2085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6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适于车辆座椅(1)的锁定装置(1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用于锁定到螺拴(12)的可枢转安装的旋转闩锁(20),以及将锁定装置(10)固定在锁定状态下的棘爪(30),其中在所述闩锁(20)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变形时,所述旋转闩锁(20)将其自身支撑在第二接触点上,第二接触点设置于棘爪(30)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权利要求10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一种车辆座椅。现有技术DE 10 2008 051 832 A1公开了所述类型的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这种类型的锁定装置包括适于用螺栓锁定的可枢转安装的旋转闩锁。围绕另一枢轴可枢转安装的闩锁棘爪将旋转闩锁固定在锁定状态下。称之为公差补偿棘爪的张紧元件将闭合力矩施加到旋转闩锁上,从而消除存在于所述旋转闩锁和螺栓之间的游隙。闩锁棘爪和张紧元件以轴向偏移的方式靠近彼此布置于轴承螺栓上以便可围绕同一轴线枢转并与所述旋转闩锁相互作用。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首先只有闩锁棘爪通过将旋转闩锁支撑于闩锁棘爪上的接触点上来固定旋转闩锁。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由螺栓传递到旋转闩锁的碰撞负载在此由具有闩锁棘爪的旋转闩锁的接触点吸收。在存在高碰撞负载的情况下,旋转闩锁位移直到其抵靠锁定装置的壳体。这产生可另外吸收碰撞负载的第二接触点。此外可发生由螺栓使得旋转闩锁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基于改进在开头部分所提及类型的锁定装置的目的,具体明确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用于增加负载吸收能力的一种可能的替代方案以便增强车辆座椅的碰撞安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特征的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来实现。可单独地使用或以彼此组合的方式使用的有利改进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所述类型的适于车辆座椅的锁定装置包括适于用螺栓锁定的可枢转安装的旋转闩锁,以及闩锁棘爪,其中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闩锁棘爪通过将旋转闩锁支撑于闩锁棘爪上的第一接触点上来固定锁定装置的锁定状态。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旋转闩锁可另外地支撑于第二接触点上,第二接触点设置于所述闩锁棘爪上。由于下述事实,即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当旋转闩锁进行变形时,除了与闩锁棘爪的第一接触点之外,还存在与闩锁棘爪的第二接触点,因此由螺栓传递到旋转闩锁的碰撞负载可由两个接触点吸收。因此锁定装置的负载吸收能力提高。旋转闩锁在此有利地围绕第一轴承螺栓可枢转地安装,以及闩锁棘爪围绕第二轴承螺栓可枢转地安装,所述轴承螺栓彼此平行偏离地延伸。由于旋转闩锁和闩锁棘爪在彼此平行偏离地且分别限定一枢转轴线的两个轴承螺栓上的几何布置,可相对简单地确保在锁定装置的锁定和解锁过程中,所述第二接触点不存在,因此不妨碍锁定或解锁。第二接触点可以相对简单的方式实现的原因在于,闩锁棘爪具有闩锁棘爪缺口,所述闩锁棘爪缺口由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形成第二接触点的闩锁棘爪肩部界定。为了与所述第二接触点相互作用,旋转闩锁有利地具有凸耳,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凸耳伸入到所述闩锁棘爪缺口内。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旋转闩锁在所述第二接触点处有利地与所述闩锁棘爪处于自锁式接触状态。由此防止锁定装置的打开。根据在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旋转闩锁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抵靠第二接触点。如果第二接触点具有齿,则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旋转闩锁的旋转闩锁齿通过第二接触点的所述齿进入到通过齿啮合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如果在锁定状态下,张紧元件将闭合力矩施加到旋转闩锁上,则由此可以消除存在于旋转闩锁和螺栓之间的游隙。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有利改进,旋转闩锁和闩锁棘爪布置于至少部分封闭的壳体内。该目的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0中所述特征的车辆座椅来实现,该车辆座椅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至少一个锁定装置。附图说明在下面参照附图中所示的有利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更详细解释本发明。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所述示例性的实施例。在附图中:图1示出锁定装置的分解图示;图2示出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锁定装置部件的顶视图;图3示出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在旋转闩锁变形之后的根据图2的锁定装置部件的顶视图;图4示出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锁定装置部件的详细图示;图5示出车辆座椅的示意性图示。具体实施方式在机动车辆中,设置用于将车辆座椅1(具体是后排座椅)的靠背3连接到车辆结构的锁定装置10。靠背3在此附接到椅座部分5,以便可从使用位置枢转到非使用位置。然而,锁定装置10也可用在不同的位置处,例如用于将车辆座椅1的座椅部件5紧固到机动车辆的地板结构,或用于门锁中。车辆座椅1在车辆内的布置以及所述车辆行进的通常方向限定下面所用的方向性细节。垂直于地面取向的方向在下面称为竖直方向以及垂直于所述竖直方向且垂直于行进方向的方向在下面称为横向方向。锁定装置10具有锁定壳体,所述锁定壳体包括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8。在当前情况下,各侧板16、18的表面是基本平坦的构造且布置于由行进方向和竖直方向所限定的(即垂直于横向方向的)平面内。各侧板16、18包括两个轴承孔13,在当前情况下,所述轴承孔13为圆形构造。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8形成容置部,所述容置部在螺栓12的方向打开以便为了锁定目的接纳所述螺栓。在当前情况下,锁定装置10紧固到靠背3以及螺栓12紧固到车辆结构。还可以设想到将锁定装置10紧固到车辆结构以及将螺栓12紧固到靠背3。螺栓12的将被容置部所接纳的部分通常在横向上水平地延伸。旋转闩锁20可枢转地安装到第一轴承螺栓51上,第一轴承螺栓51依次被紧固到所述第一侧板16和第二侧板18。为此目的,旋转闩锁20具有旋转闩锁孔24,所述旋转闩锁孔由所述第一轴承螺栓51穿过。旋转闩锁20还更具有用于与螺栓12相互作用的钩口21。旋转闩锁20由第一弹簧71在打开方向上预张紧。旋转闩锁20具有功能性表面22,所述功能性表面部分侧向地界定钩口21。在锁定状态下,所述功能性表面22大致面对第二轴承螺栓52的方向,第二轴承螺栓52平行于所述第一轴承螺栓51设置,且因此同样地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在当前情况下,功能性表面22为平面构造,但例如也可以弯曲成圆弧和凹面构造的形状。在钩口21的背离所述旋转闩锁孔24且与功能性表面22相对的那一侧上,钩口21在侧向上由旋转闩锁20的凸耳28界定。旋转闩锁20具有基体,在每一情况下所述基体在轴向方向上由平坦的基本表面界定。功能性表面22的宽度对应于所述旋转闩锁20基体的厚度,即对应于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适于车辆座椅(1)的锁定装置(1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适于用螺栓(12)锁定的可枢转安装的旋转闩锁(20);以及闩锁棘爪(30),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闩锁棘爪(30)通过将旋转闩锁(20)支撑于闩锁棘爪(30)上的第一接触点上来固定锁定装置(10)的锁定状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闩锁(20)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变形时,旋转闩锁(20)另外地支撑于第二接触点上,第二接触点设置于所述闩锁棘爪(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01 DE 102012015854.81.适于车辆座椅(1)的锁定装置(10),所述锁定装置包括:
适于用螺栓(12)锁定的可枢转安装的旋转闩锁(20);以及
闩锁棘爪(30),在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所述闩锁棘爪(30)通过将
旋转闩锁(20)支撑于闩锁棘爪(30)上的第一接触点上来固定锁定装
置(10)的锁定状态;
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闩锁(20)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变形时,旋
转闩锁(20)另外地支撑于第二接触点上,第二接触点设置于所述闩锁
棘爪(3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定装置(10),其特征在于,旋转闩锁
围绕第一轴承螺栓(51)可枢转地安装,以及闩锁棘爪(30)围绕第二
轴承螺栓(52)可枢转地安装,所述轴承螺栓(51、52)彼此平行偏离
地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锁定装置(10),其特征在于,
闩锁棘爪(30)具有闩锁棘爪缺口(36),所述闩锁棘爪缺口由在发生碰
撞的情况下进行变形的过程中形成第二接触点的闩锁棘爪肩部(38)界
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定装置(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汉德尔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逊控股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