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8049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在此,利用图像获取装置连续获取驾驶者的多张图像,以通过这些图像来检测驾驶者的脸部摆动或眼部开闭,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并且,在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指定信号而传送至指定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在此,利用图像获取装置连续获取驾驶者的多张图像,以通过这些图像来检测驾驶者的脸部摆动或眼部开闭,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并且,在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指定信号而传送至指定装置。【专利说明】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图像处理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来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人脸部识别技术在图像识别技术中占有重要的角色,也是目前各大科技研究中心致力研发的技术之一。而人脸识别技术一般应用于人机界面(human computerinterface)、家庭视频保全(home video surveillance)、生物检测的脸部识别或是海关出入境的安全检查、公共监视器、个人电脑甚至是银行金库等安全监控。 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以及技术的普及,人脸识别的技术也逐渐地开始应用于一般的数码相机或摄影机中。另外,由于具有相机的电子装置越来越普及,因此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生活中的各种状况,亦显得重要。 然而,在进行人脸识别时,由于人脸上的器官较多,因此若要针对单一部位进行检测,容易造成识别率低下与误判。据此,如何改善人脸识别的误判率则为目前研究课题上重要的一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判断驾驶者的动作是否符合门槛信息,以决定是否触发指定信号。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车用电子装置,包括图像获取单元及耦接至图像获取单元的运算装置。上述图像获取单元用来获取驾驶者的多张图像。并且,运算装置在接收上述图像后,对各图像执行图像识别程序,藉以检测驾驶者的脸部摆动或眼部开闭,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并且,在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求救信号而传送至无线通信单元。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图像获取单元可设置于车辆的驾驶座前方,以获取驾驶者的图像。另,图像获取单元还具有照明元件,藉以通过照明元件进行补光动作。而上述运算装置对各图像执行图像识别程序,藉以检测各图像的脸部的鼻孔位置信息,并且基于鼻孔位置信息来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上述脸部摆动信息包括驾驶者的转头次数、点头次数及绕圈次数,而上述眼部开闭信息包括驾驶者的闭眼次数。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用于车用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连续获取多张图像,其中各图像包括一脸部;检测脸部的鼻孔区域,而获得鼻孔位置信息;基于鼻孔位置信息来判断脸部是否转动,藉此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比对脸部摆动信息与门槛信息;以及当脸部摆动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一指定信号。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鼻孔位置信息包括两个鼻孔的第一中心点与第二中心点。上述基于鼻孔位置信息来判断脸部是否转动的步骤包括:依据第一中心点与第二中心点执行水平方向测量,藉以找出脸部的第一边界点与第二边界点;计算第一边界点与第二边界点的中心点,而以此中心点作为参考点;比较参考点与第一中心点,以判断脸部是否向第一方向转动;比较参考点与第二中心点,以判断脸部是否向第二方向转动;以及计算在预设时间内脸部向第一方向转动的次数以及向第二方向转动的次数,藉以获得脸部摆动信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鼻孔位置信息来判断脸部是否转动的步骤还包括:依据由第一中心点与第二中心点所形成的直线以及一基准线,获得转动角度;比较转动角度与第一预设角度,以判断脸部是否向第一方向转动;比较转动角度与第二预设角度,以判断脸部是否向第二方向转动;以及计算在预设时间内脸部向第一方向转动的次数以及向第二方向转动的次数,藉以获得脸部摆动信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获得该鼻孔位置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依据鼻孔位置信息来预估眼部搜索框,以在眼部搜索框内检测眼部目标;基于眼部目标的尺寸来判断眼部目标是否闭上,藉此而获得眼部开闭信息;将脸部摆动信息与眼部开闭信息与门槛信息进行比对;以及当脸部摆动信息与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指定信号。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基于眼部目标的尺寸来判断眼部目标是否闭上的步骤包括:当眼部目标的高度小于高度门槛值,且眼部目标的宽度大于宽度门槛值时,判定眼部目标为闭上;以及计算在预设时间内该眼部目标的闭眼次数,藉此而获得眼部开闭信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在上述触发指定信号的步骤之后,还可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传送指定信号至指定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用于车用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连续获取多张图像,其中各图像包括一脸部;检测脸部的鼻孔区域,而获得鼻孔位置信息;依据鼻孔位置信息来预估眼部搜索框,以在眼部搜索框内检测眼部目标;基于眼部目标的尺寸来判断眼部目标是否闭上,藉此而获得眼部开闭信息;比对眼部开闭信息与一门槛信息;以及当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指定信号。 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种触发信号的方法,用于车用电子装置。此方法包括:连续获取多张图像,其中各图像包括一脸部;检测脸部的鼻孔区域,而获得鼻孔位置信息;基于鼻孔位置信息来判断脸部是否转动,藉此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依据鼻孔位置信息来预估眼部搜索框,以在眼部搜索框内检测眼部目标;基于眼部目标的尺寸来判断眼部目标是否闭上,藉此而获得眼部开闭信息;将脸部摆动信息及眼部开闭信息与门槛信息进行比对;以及当脸部摆动信息与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指定信号。 基于上述,依据鼻孔位置信息来判断驾驶者的动作是否符合一门槛信息以决定要触发一指定信号。由于利用鼻孔的特征信息,可减少计算量并降低误判率。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车用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触发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具有正面脸部图像的示意图; 图4A及图4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脸部转动图像的示意图; 图5A及图5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鼻孔区域的示意图; 图6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触发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预估眼部搜索框的示意图; 图8A及图SB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眼部图像区域的示意图; 图9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触发信号的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运算装置; 100:车用电子装置; 110:图像获取单元; 120:处理单元; 130:存储单元; 140:无线通信单元; 300、410、420:图像; 71、73:中心点 710、730:眼部搜索框; 720,740:眼部图像区域; 810:眼部目标; B1:第一边界点; B2:第二边界点; dl: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N1:第一中心点; N2:第二中心点; R:参考点; Θ:转动角度; NL:直线; RL:基准线; D:距离; kl:第一估计值; k2:第二估计值; w:宽度; h:高度; S205?S225:第一实施例的触发信号的方法各步骤; S605?S630:第二实施例的触发信号的方法各步骤; S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发信号的方法及车用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用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获取单元,获取驾驶者的多张图像;以及运算装置,耦接至所述图像获取单元,接收所述图像,并对每一所述图像执行图像识别程序,藉以检测所述驾驶者的脸部摆动或眼部开闭,而获得脸部摆动信息或眼部开闭信息,并且,在所述脸部摆动信息或所述眼部开闭信息符合门槛信息时,触发求救信号而传送至无线通信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嘉骏方志恒林伯聪
申请(专利权)人: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