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车辆座椅以及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801672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4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于车辆座椅的调节单元。调节单元包括适于车辆座椅靠背的倾斜度调节机构。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摇杆,其以如此的方式安装以至于围绕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延伸的横向方向可旋转地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车辆座椅以及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车辆座椅的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从现有技术已知的是,将车辆座椅的靠背设计成相对于该靠背取向可调节,以便给车辆乘员提供最大可能的舒适性。通常而言,这种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调节装配件,该调节装配件布置于车辆座椅的座椅靠背和椅座部分之间,并允许相对于椅座部分调节靠背。然而缺点是,由于在某些安装情况下缺乏可用的结构空间,因此不可能将这种调节装配件布置于椅座部分和靠背之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其不需要布置于椅座部分和靠背之间的任何调节装配件。该目的通过适于车辆座椅的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来实现,其中所述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摇杆,该第一摇杆围绕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的横向方向可旋转地安装。第一摇杆的第一端部优选以旋转铰链的方式作用于车辆座椅的靠背上,而第一摇杆的第二端部优选紧固到安装于车身上的保持夹具上。车辆座椅靠背的倾斜度通过第一摇杆取向角度上的变化来调节。第一摇杆优选在其第一端部处经由调节装配件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靠背,其中调节装配件优选包括摆动机构或闩锁棘爪调节器。调节装配件具体由马达驱动的驱动器来驱动。所述第一摇杆的第二端部具体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在保持夹具的带槽导向件内,且具体是以纵向位移的方式沿着带槽导向件的导向槽安装。导向槽具体包括细长孔,该细长孔在一侧上开放以便允许车辆座椅的快速安装。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主题是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主题是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其中在第一步骤中,首先车辆座椅以靠背向前移动的构造设置,以及在随后的第二步骤中,车辆座椅至少暂时地布置或紧固到副结构上。在随后的第三步骤中,使得靠背在枢转运动的范围内向回枢转,因此位于第一摇杆第二端部处的螺栓与在一侧上开放的带槽导向件接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车辆座椅的靠背包括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其中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经由共同的枢转轴线以旋转接头的方式连接到彼此。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在第二枢转轴线的区域内联接到彼此,特别是通过另外调节单元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彼此,以至于另外调节单元的调节使得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之间的围绕第二枢转轴线的角度发生变化。另外调节单元具体包括马达驱动的摆动机构或闩锁棘爪调节器。因此,另外调节单元具体是靠背弯曲度调节的一部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头枕设置成布置在靠背上部部分的上端部处,其中头枕的两个保持杆紧固在靠背的导向衬套内。头枕具体以垂直可调节的方式安装在导向衬套内。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的细节、特征和优点从附图以及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显而易见。在此附图仅仅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并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基本理念的示例性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A和图1B示出适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A至图2E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的侧视图。图3示出紧固到车辆底座7的保持夹具51的示意性详细视图。图4示出用于将车辆座椅1安装在车辆内的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幅附图中,相同的部件总是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通常在每种情况下也只涉及或提到一次。图1A和图1B示出适于机动车辆的车辆座椅1的示意性透视图。具体地,在此涉及适于机动车辆车辆后部的车辆座椅1。车辆座椅1包括椅座部分2和靠背3。车辆座椅1还具有靠背倾斜度调节机构。靠背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摇杆50,该第一摇杆的第一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靠背3以及该第一摇杆的第二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安装于车辆上的保持夹具51。第一摇杆50的第一端部经由调节单元52以旋转铰链的方式围绕旋转轴线54连接到靠背3,该调节单元具体为摆动机构或闩锁棘爪调节器。在此调节单元52允许靠背3和第一摇杆50之间的角度变化,其结果是靠背3的倾斜度变化。第一摇杆50的第二端部优选紧固在保持夹具51的带槽导向件53内。调节单元52优选具有驱动器,因此使得马达辅助调节靠背倾斜度成为可能。车辆座椅1的靠背3优选包括靠背主体部分33和靠背上部部分34,其中靠背主体部分33和靠背上部部分34经由共同的第二枢转轴线35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彼此。第二枢转轴线35平行于横向方向101延伸。靠背主体部分33和靠背上部部分34在第二枢转轴线35的区域内联接到彼此,具体通过另外调节单元36以如此的方式联接到彼此,以至于另外调节单元36的调节使得靠背主体部分33和靠背上部部分34之间的围绕第二枢转轴线35的角度发生变化。另外调节单元36具体包括马达驱动的摆动机构或马达驱动的闩锁棘爪调节器。另外调节单元36具体是靠背弯曲度调节的一部分。头枕4连接到车辆座椅1的上端部,特别连接到靠背上部部分34的上端部。优选地,为此目的,头枕4的两个保持杆5紧固在靠背3的导向衬套6内。头枕4具体以高度可调节的方式设置在导向衬套6内,因此导向衬套6具体为头枕高度调节器的一部分。椅座部分2限定适于车辆乘员的椅座表面,并包括前部部分20和主体部分21。主体部分21以旋转铰链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摇杆31上。前部部分20的下侧具有带槽导向件23,第三摇杆24的第一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围绕横向轴线安装在带槽导向件23内,所述横向轴线沿着垂直于行进方向100的横向方向101延伸,其中所述第一端部以在行进方向100上纵向位移的方式安装在带槽导向件23内。第三摇杆24的第二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紧固于车辆地板上的固定器25。此外,主轴26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第三摇杆24。车辆座椅1的主体部分21经由第四摇杆31紧固到车辆座椅的安装于车身上的副结构40上。第四摇杆31的第一端部可旋转地连接到主体部分21,而第四摇杆31的第二端部可旋转地紧固到副结构40上。第四摇杆31优选包括用于调节第四摇杆31长度(例如经由汽缸-活塞导向件或主轴驱动器)的纵向调节单元。因此,第四摇杆31是适于车辆座椅1的座椅纵向调节机构的一部分,因为第四摇杆31长度上的变化使得椅座部分2在行进方向100上发生移动。此外,第四摇杆31相对于副结构40的角度优选能够经由驱动器37改变,因此椅座部分2的高度能够经由第四摇杆31角度上的变化改变。因此第四摇杆31也优选形成适于车辆座椅1的高度调节机构的一部分。第三摇杆24相对于副结构40的位置能够经由另外驱动器32而改变。前部部分20的倾斜度能够以这种方式改变。此外,由此改变椅座部分2的椅座表面的倾斜度。因此,驱动器32和主轴26是适于车辆座椅1的椅座表面倾斜度调节机构的一部分。图2A至图2E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座椅1的侧视图,其中车辆座椅1布置在不同的位置。图2A示出车辆座椅1的起始位置。在图2B中,靠背3通过靠背倾斜度调节机构变换到相对于起始位置向前枢转的位置。在图2C中,靠背3通过靠背倾斜度调节机构变换到相对于起始位置向回枢转的位置。在图2D中,椅座部分2通过座椅纵向调节机构变换到相对于起始位置向前移动的位置,结果是,此时靠背主体部分33的倾斜角度相对于起始位置改变。靠背主体部分33处于更平坦的取向下。靠背上部部分34保持在起始位置,因此通过使得椅座部分2向前移动,靠背的弯曲度或靠背3的轮廓也发生变化。在图2E中,靠背上部部分34通过靠背的弯曲度调节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座椅倾斜度调节机构、车辆座椅以及用于安装车辆座椅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适于车辆中车辆座椅(1)的调节单元(1'),其中调节单元(1')包括适于车辆座椅(1)的靠背(3)的倾斜度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摇杆(50),所述第一摇杆围绕垂直于车辆(1)行进方向(100)的横向方向(101)可旋转地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4.25 DE 102012008100.6;2012.07.20 DE 10201201.一种用于在车辆中使用的车辆座椅(1),包括:靠背(3);椅座部分(2);以及调节单元(1');其中调节单元(1')包括:适于靠背(3)的倾斜度调节机构,倾斜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摇杆(50),所述第一摇杆连接到靠背(3)并且围绕垂直于车辆行进方向(100)的横向方向(101)可旋转地安装;以及用于椅座部分(2)的纵向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所述纵向调节机构和高度调节机构包括附加摇杆(31),所述附加摇杆连接到椅座部分(2)并且围绕横向方向(101)可旋转地安装;其中靠背包括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其中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经由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的枢转轴线以旋转接头的方式连接到彼此,用于调节靠背的弯曲度;其中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在枢转轴线的区域内借助于调节装配件联接到彼此,使得调节装配件的调节使得靠背主体部分和靠背上部部分之间的围绕枢转轴线的角度发生变化;其中调节装配件包括马达驱动的摆动机构或闩锁棘爪调节器;以及其中椅座部分(2)限定适于车辆乘员的椅座表面,并包括前部部分(20)和主体部分(21),其中主体部分(21)以旋转铰链的方式安装在附加摇杆(31)上,其中前部部分(20)的下侧具有带槽导向件(23),第三摇杆(24)的第一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围绕横向轴线安装在所述带槽导向件内,所述横向轴线沿着垂直于行进方向(100)的横向方向(101)延伸,其中第三摇杆(24)的第二端部以旋转铰链的方式连接到紧固于车辆地板上的固定器(25),其中第三摇杆(24)相对于副结构(40)的位置能够经由驱动器(32)而改变,其中前部部分(20)的倾斜度能够改变。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米勒A·金策E·基尔希J·米尔贝格尔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逊控制元件有限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