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焰燃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9726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长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5)、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燃烧器本体(5)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主燃气管道(1),点火燃气管道(3)和点火空气管道(4),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1)的出口端有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长焰燃烧器,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器本体内预混合,第一助燃风管道和第二助燃风管道内的助燃风的作用下,在炉膛内进行燃烧时燃烧充分,形成长焰,不会冒黑烟,燃烧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长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5)、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燃烧器本体(5)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主燃气管道(1),点火燃气管道(3)和点火空气管道(4),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1)的出口端有距离。本技术一种长焰燃烧器,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器本体内预混合,第一助燃风管道和第二助燃风管道内的助燃风的作用下,在炉膛内进行燃烧时燃烧充分,形成长焰,不会冒黑烟,燃烧效率高。【专利说明】 长焰燃烧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烧器。属于加热炉设备

技术介绍
蓄热式加热炉是采用蓄热式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交替切换空气或气体燃料与烟气,使之流经蓄热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回收高温烟气的显热,并可将助燃介质或气体燃料预热,形成与传统火焰不同的新型火焰类型,并通过换向燃烧使炉内温度分布更趋均匀。 现有的燃烧器的主燃气和压缩空气分别从两个管道单独进入,进入炉膛内进行混合燃烧,采用此种结构的燃烧器由于主燃气和压缩空气混合不充分,因此在炉膛内燃烧时会冒黑烟,燃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长焰燃烧器,主燃气和压缩空气从在燃烧器就开始预混合,并在两个助燃风管道的作用下在炉膛内能充分燃烧,燃烧效率高。 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长焰燃烧器,其特点是: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第一助燃风管道和第二助燃风管道,第二助燃风管道和第一助燃风管道分别位于燃烧器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的上端为第一助燃风进口,下端为第一助燃风出口,第二助燃风管道的下端为第二助燃风进口,上端为第二助燃风出口,助燃风从第一助燃风管道进,从第二助燃风管道出,所述燃烧器本体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主燃气管道、点火燃气管道和点火空气管道,所述压缩空气管道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的出口端有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一种长焰燃烧器,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器本体内预混合,第一助燃风管道和第二助燃风管道内的助燃风的作用下,在炉膛内进行燃烧时燃烧充分,形成长焰,不会冒黑烟,燃烧效率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一种长焰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C-C向剖面图。 图3为图2中的A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的B的放大图。 图中: 主燃气管道I, 主燃气进口 1.1, 主燃气出口 1.2, 压缩空气管道2, 压缩空气进口 2.1, 压缩空气出口 2.2, 点火燃气管道3, 点火燃气进口 3.1, 点火燃气出口 3.2, 点火空气管道4, 点火空气进口 4.1, 点火空气出口 4.2, 燃烧器本体5, 第一助燃风管道6, 第一助燃风进口 6.1, 第一助燃风出口 6.2, 第二助燃风管道7, 第二助燃风进口 7.1, 第二助燃风出口 7.2, 点火器8。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4,本技术涉及一种长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5、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第二助燃风管道7和第一助燃风管道6分别位于燃烧器本体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6的上端为第一助燃风进口 6.1,下端为第一助燃风出口 6.2,第二助燃风管道7的下端为第二助燃风进口 7.1,上端为第二助燃风出口 7.2,助燃风从第一助燃风管道6进,从第二助燃风管道7出,两个助燃风管道为混合燃气提供助燃风,使得混合燃气燃烧充分,所述燃烧器本体5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主燃气管道1、点火燃气管道3和点火空气管道4,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I的出口端有距离。 所述燃烧器本体5的出口端设置有点火器8。 工作原理:主燃气从主燃气管道I的主燃气进口 1.1进,主燃气出口 1.2出,压缩空气从压缩空气管道2的压缩空气进口 2.1进入,压缩空气出口 2.2出,由于压缩空气出口 2.2与主燃气出口 1.2有距离,因此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器本体5内预先混合,然后从主燃气出口 1.2喷出,点火燃气从点火燃气管道3的点火燃气进口 3.1进,点火燃气出口 3.2出,点火空气从点火空气管道4的点火空气进口 4.1进,点火空气出口 4.2出,点火燃气和点火空气在点火器8的作用下进行点火,然后点燃主燃气和压缩空气混合气,最后在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的助燃风的作用下,燃烧充分,形成长焰,由于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燃烧器本体5内预先混合点燃后进入炉膛,跟以往的主燃气与压缩空气在路膛内混合点燃相比,在炉膛内燃烧时不会冒黑烟,燃烧效率高。【权利要求】1.一种长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5)、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第二助燃风管道(7)和第一助燃风管道(6)分别位于燃烧器本体(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6)的上端为第一助燃风进口(6.1),下端为第一助燃风出口(6.2),第二助燃风管道(7)的下端为第二助燃风进口(7.1),上端为第二助燃风出口(7.2),助燃风从第一助燃风管道(6)进,从第二助燃风管道(7)出,所述燃烧器本体(5)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主燃气管道(I)、点火燃气管道(3)和点火空气管道(4),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I)的出口端有距离。【文档编号】F23D14/02GK204026669SQ201420403902【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2日 【专利技术者】林士洪, 林燕强, 李兴和, 林益志, 陈洪海, 曹虎 申请人: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长焰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器本体(5)、第一助燃风管道(6)和第二助燃风管道(7),第二助燃风管道(7)和第一助燃风管道(6)分别位于燃烧器本体(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助燃风管道(6)的上端为第一助燃风进口(6.1),下端为第一助燃风出口(6.2),第二助燃风管道(7)的下端为第二助燃风进口(7.1),上端为第二助燃风出口(7.2),助燃风从第一助燃风管道(6)进,从第二助燃风管道(7)出,所述燃烧器本体(5)由内而外包括压缩空气管道(2)、主燃气管道(1)、点火燃气管道(3)和点火空气管道(4),所述压缩空气管道(2)的出口端与主燃气管道(1)的出口端有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士洪林燕强李兴和林益志陈洪海曹虎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蓝天工业炉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