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868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20 01:25
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矩形体的空投缓冲气囊,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进气嘴,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快开排气阀门;每个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矩形体的空投缓冲气囊,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进气嘴,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快开排气阀门;每个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专利说明】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
技术介绍
装备在伞降后落地时如果直接触地,瞬间冲击过载将会损坏装备的机械结构及内部的仪器设备。因此需要通过能量吸收装置吸收一部分冲击能量。广泛使用的能量吸收装置主要有可压缩材料、制动火箭和空投用缓冲气囊。空投用缓冲气囊相比其它能量吸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缓冲效果好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气囊缓冲系统主要通过气囊的缓冲,在着陆时吸收大部分冲击能量,减轻装备在着陆瞬间所受到的冲击。由于空投用缓冲气囊的多项优点,气囊缓冲系统逐渐成为装备空投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现有的空投用缓冲气囊主要为自落式缓冲气囊,自落式缓冲气囊由主、辅气囊两个部分构成,辅气囊在主气囊的外侧,并且经由通气孔与主气囊相通。进气孔位于主气囊底部,装备下落时,自落式缓冲气囊可以自行充气。当自落式缓冲气囊与地面接触后,进气孔被封闭。自落式缓冲气囊的排气孔位于辅气囊侧面中部,平时由尼龙搭扣贴合,当自落式缓冲气囊内外气体压差大于排气孔的贴合力时,自落式缓冲气囊通过排气孔排气泄压。该种气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是缓冲效果受环境因素限制较大,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因大气条件影响,缓冲效果很差。尤其是在装备体积较大,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气囊的状况下,由于各个气囊的排气口的打开存在时间差,会导致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的严重损毁。 另有一种新型的装备空投系统的缓冲气囊为充气式缓冲气囊。与自落式缓冲气囊不同,该种气囊底部无进气孔,需通过投放前或投放时采用高压气瓶对气囊上的进气孔充气,排气形式则与自落式缓冲气囊相同。该种气囊避免了大气条件的影响,在高海拔地区使用效果较好。但是在装备体积较大,需要同时使用多个气囊的状况下,同样会由于各个气囊的排气口的打开存在时间差,,导致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的严重损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矩形体的空投缓冲气囊,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进气嘴,每个空投缓冲气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快开排气阀门; 每个快开排气阀门包括阀座,阀座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通气道,阀座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有连接法兰,阀座的顶端为一水平方向的平面,阀座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阀门盖与阀座之间的问隙采用密封件密封,阀门盖边缘的左侧与左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左连接板的外端通过转销轴与转销轴座的顶端安装相连,转销轴座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的顶端端面上,所述阀门盖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右连接板外端的下方设有基座,基座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的顶端端面上,基座上设有下穿带孔,下穿带孔和所述上穿带孔内穿有环形的塑料扎带,塑料扎带的一段穿过火工切割器的切割孔洞,塑料扎带的束缚令阀门盖的下表面紧贴阀座的顶端端面,将所述右连接板紧紧捆绑在所述基座上; 每个快开排气阀门的所述火工切割器分别与火工切割器控制器电连接,火工切割器控制器设置在空投缓冲气囊的上方,火工切割器控制器与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火工切割器控制器包括过载信号滤波单元和触发信号控制单元,过载信号滤波单元对火工切割器控制器收到的过载信号进行滤波频率为20Hz的低通滤波,过滤掉20Hz以下的噪声信号,防止噪声信号造成控制单元的误触发;触发信号控制单元是用于判断过载值是否达到预定值时,触发信号控制单元向切割器发出触发信号。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中所述下穿带孔内和所述上穿带孔内分别嵌装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橡胶套,橡胶套的二端分别伸出下穿带孔内和上穿带孔,所述塑料扎带穿过每个橡胶套的内孔。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中所述阀座和所述通气道的横截面为圆形,阀座的顶端端面上环绕通气道的出口设有密封圈安装槽,密封圈安装槽内设有密封圈。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中所述阀门盖为圆盘形,阀门盖的外径与所述阀座的外径相等,所述连接法兰为圆环形,连接法兰的下端面与所述阀座的下端面平齐。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中所述左连接板的外端与所述转销轴的中部固定相连,所述转销轴座包括二个并列设置的耳板,二个耳板的上部沿前后水平方向设有转销轴安装孔,二个耳板的底端与所述连接法兰焊接相连,所述转销轴的二端可转动地安装在二个耳板的转销轴安装孔内。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中所述快开排气阀门的数量为2-6 个。 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在使用时,可根据需要空投的装备的状况以及空投场地的状况,预设让加速度传感器发出信号的阈值,当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加速度数值达到阈值,加速度传感器会向火工切割器控制器发出信号,收到加速度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火工切割器控制器信号会向多个空投缓冲气囊的快开排气阀门的火工切割器发出触发信号,让所有的空投缓冲气囊的快开排气阀门的火工切割器发生爆炸,在瞬间同步切断对应的塑料扎带,于是,多个空投缓冲气囊的快开排气阀门的阀门盖就会在空投缓冲气囊内部气体的压力作用下快速翻转打开,所有快开排气阀门的通气道同时开始排气泄压,从而让全部的空投缓冲气囊都能够同步发挥缓冲作用,由此可避免各个空投缓冲气囊的排气口的打开由于存在时间差而导致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的严重损毁的问题。因此,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具有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能够让同一装备使用的多个缓冲气囊的排气口快速同步打开,进而使缓冲气囊缓冲性能稳定,有效减少或避免装备的翻转甚至倾覆造成装备严重损毁的特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作进一步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中的快开排气阀门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的快开排气阀门的结构示意图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组合式快开排气空投缓冲气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沿水平方向并列设置的矩形体的空投缓冲气囊(20),每个空投缓冲气囊(20)的顶部设有进气口,每个进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进气嘴,每个空投缓冲气囊(20)的侧壁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口,每个排气口处分别设有一个快开排气阀门(22); 每个快开排气阀门(22)包括阀座(1),阀座(1)的中部沿竖直方向设有通气道(2),阀座(1)的底端沿水平方向设有连接法兰(3),阀座(1)的顶端为一水平方向的平面,阀座(1)的顶端端面可与阀门盖(4)的下表面相贴,阀门盖(4)的板面位于水平方向,阀门盖(4)与阀座(1)之间的间隙采用密封件密封,阀门盖(4)边缘的左侧与左连接板(5)的里端固定相连,左连接板(5)的外端通过转销轴(6)与转销轴座(7)的顶端安装相连,转销轴座(7)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3)的顶端端面上,所述阀门盖(4)边缘的右侧与右连接板(8)的里端固定相连,右连接板(8)外端的板面上沿竖直方向设有上穿带孔(9),右连接板(8)外端的下方设有基座(10),基座(10)的底端固定在连接法兰(3)的顶端端面上,基座(10)上设有下穿带孔(11),下穿带孔(11)和所述上穿带孔(9)内穿有环形的塑料扎带(12),塑料扎带(12)的一段穿过火工切割器(15)的切割孔洞(13),塑料扎带(12)的束缚令阀门盖(4)的下表面紧贴阀座(1)的顶端端面,将所述右连接板(8)紧紧捆绑在所述基座(10)上; 每个快开排气阀门的所述火工切割器(15)分别与火工切割器控制器(16)电连接,火工切割器控制器(16)设置在空投缓冲气囊(20)的上方,火工切割器控制器(16)与加速度传感器电连接,火工切割器控制器(16)包括过载信号滤波单元和触发信号控制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岩李建阳芮强洪煌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