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0787059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一种用于CVT的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比率控制子系统、变矩器控制(TCC)子系统、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并且被启用以实现自动发动机起动/停止(ESS)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提交于2013年5月31日的美国临时申请No.61/829,333的权益。以上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控制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改进的变矩器控制和用于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自动停止/起动的电液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典型的无级变速器(CVT)包括液压控制系统,该系统用来提供对CVT内的部件的冷却和润滑并且用来致动诸如驱动离合器或变矩器离合器的扭矩传递装置和皮带轮定位。常规的液压控制系统通常包括主泵,其向多个阀门和阀体内的螺线管提供诸如油的加压流体。主泵由机动车辆的发动机驱动。阀门和螺线管可操作用于将加压的液压流体导向通过液压流体回路至各种子系统,包括润滑子系统、冷却器子系统、变矩器离合器控制子系统、以及包括致动器的换档致动器子系统,该致动器接合扭矩传递装置和使CVT的皮带移动的皮带轮。递送至皮带轮的加压的液压流体用于将皮带相对于输入和输出变速器定位皮带,以便获得不同的齿轮齿数比。虽然以前的液压控制系统可用于其指定用途,但对CVT内呈现出改进的性能(尤其是从效率、响应性和平稳性的角度来看)的新的和改进的液压控制系统构型的需求基本上是恒定的。因此,需要一种用于在液压致动的CVT中使用的改进的高性价比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用于CVT的液压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比率控制子系统、变矩器控制(TCC)子系统、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并且被启用以实现自动发动机起动/停止(ESS)功能。例如,提供了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动力系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动力系具有带有能够与无级变速器连接的变矩器离合器(TCC)的变矩器,并且变速器具有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二次可移动皮带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其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其在下游与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且被构造成控制到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二次可移动皮带轮的加压的液压流体;TCC调节器阀组件,其在下游与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以及控制阀组件。控制阀组件包括连接到TCC的施加侧的TCC施加端口、连接到TCC的释放侧的TCC释放端口、直接连接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的第一馈送端口、以及直接连接到TCC调节器阀组件的第二馈送端口。控制阀组件包括能够在施加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控制阀芯,其中,在施加位置,TCC施加端口与第二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在释放位置,TCC释放端口与第一馈送端口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示例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故障阀组件,其具有:第一端口,其与控制阀组件中的第三馈送端口直接连通;第二端口,其与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直接连通且与控制阀组件的第一馈送端口直接连通;以及排放端口,其中故障阀组件包括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故障阀芯,其中当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并且当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端口与排放端口连通。当控制阀处于施加位置和释放位置两者时,控制阀组件的第三馈送端口与TCC释放端口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TCC调节器阀组件包括在下游与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的入口端口和与控制阀组件的第二馈送端口直接连通的出口端口,并且TCC调节器阀包括调节器阀芯,该调节器阀芯移动以调节从入口端口到出口端口的流体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TCC控制螺线管与控制阀、故障阀和调节器阀直接流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来自TCC控制螺线管的压力信号将控制阀移动至施加位置并将故障阀移动至关闭位置,并且第一偏置构件将控制阀朝释放位置偏置,并且第二偏置构件将故障阀朝打开位置偏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控制阀组件还包括与冷却器子系统直接连通的冷却器端口,并且当控制阀处于施加位置时冷却器端口与第一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其中当控制阀处于释放位置时冷却器端口与TCC施加端口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包括发动机驱动泵、在下游与发动机驱动泵流体连通的压力调节器阀组件、以及蓄能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压力调节器阀组件包括:主入口端口,其接收来自发动机驱动泵的加压的液压流体;TCC出口端口,其与控制阀组件的第一馈送端口直接连通;以及压力调节器阀,其控制从主入口端口到TCC出口端口的液压流体的压力。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蓄能器螺线管设置在蓄能器的下游,并且其中蓄能器螺线管和压力调节器阀组件两者均在紧邻的上游与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流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包括在上游与一次可移动皮带轮流体连通的一次皮带轮阀和在上游与二次可移动皮带轮流体连通的二次皮带轮阀。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液压控制系统包括:一次皮带轮螺线管,其与一次皮带轮阀直接连通,以用于控制一次皮带轮阀的位置;和二次皮带轮螺线管,其与二次皮带轮阀直接连通,以用于控制二次皮带轮阀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压力调节器螺线管与压力调节器阀直接连通以用于控制压力调节器阀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三通止回阀在紧邻的下游与一次皮带轮螺线管和二次皮带轮螺线管流体连通,其中三通止回阀具有与压力调节器阀连通的出口,并且来自一次皮带轮螺线管和二次皮带轮螺线管的加压的液压流体的较高压力控制压力调节器阀的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发动机驱动泵包括与压力调节器阀组件且与旁路活塞连通的出口、与贮槽连通的第一入口、以及与旁路活塞连通的第二入口,其中,当作用于旁路活塞的力超出阈值时,旁路活塞允许从出口到第二入口的流体连通。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示例中,包括了离合器控制子系统,以用于控制正向驱动扭矩传递装置和反向扭矩传递装置,其中离合器控制子系统包括正向致动器、反向致动器、以及设置在正向致动器和反向致动器上游和压力调节器子系统下游的手动阀。本专利技术提供下列技术方案。方案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动力系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系具有带有能够与无级变速器连接的变矩器离合器(TCC)的变矩器,所述变速器具有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二次可移动皮带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其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且被构造成控制到所述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所述二次可移动皮带轮的所述加压的液压流体;TCC调节器阀组件,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控制阀组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TCC的施加侧的TCC施加端口、连接到所述TCC的释放侧的TCC释放端口、直接连接到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的第一馈送端口、以及直接连接到所述TCC调节器阀组件的第二馈送端口,所述控制阀组件具有能够在施加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控制阀芯,其中,在所述施加位置,所述TCC施加端口与所述第二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TCC释放端口与所述第一馈送端口连通。方案2.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故障阀组件,其具有:第一端口,其与所述控制阀组件中的第三馈送端口直接连通;第二端口,其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直接连通且与所述控制阀组件的所述第一馈送端口直接连通;以及排放端口,其中,所述故障阀组件包括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故障阀芯,其中,当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并且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放端口连通,并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无级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动力系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系具有带有能够与无级变速器连接的变矩器离合器(TCC)的变矩器,所述变速器具有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二次可移动皮带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其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且被构造成控制到所述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所述二次可移动皮带轮的所述加压的液压流体;TCC调节器阀组件,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控制阀组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TCC的施加侧的TCC施加端口、连接到所述TCC的释放侧的TCC释放端口、直接连接到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的第一馈送端口、以及直接连接到所述TCC调节器阀组件的第二馈送端口,所述控制阀组件具有能够在施加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控制阀芯,其中,在所述施加位置,所述TCC施加端口与所述第二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TCC释放端口与所述第一馈送端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31 US 61/829333;2014.05.05 US 14/269801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中的动力系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动力系具有带有能够与无级变速器连接的变矩器离合器的变矩器,所述变速器具有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二次可移动皮带轮,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其提供加压的液压流体;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且被构造成控制到所述一次可移动皮带轮和所述二次可移动皮带轮的所述加压的液压流体;变矩器离合器调节器阀组件,其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控制阀组件,其具有连接到所述变矩器离合器的施加侧的变矩器离合器施加端口、连接到所述变矩器离合器的释放侧的变矩器离合器释放端口、直接连接到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的第一馈送端口、以及直接连接到所述变矩器离合器调节器阀组件的第二馈送端口,所述控制阀组件具有能够在施加位置和释放位置之间移动的控制阀芯,其中,在所述施加位置,所述变矩器离合器施加端口与所述第二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在所述释放位置,所述变矩器离合器释放端口与所述第一馈送端口连通;以及故障阀组件,其具有:第一端口,其与所述控制阀组件中的第三馈送端口直接连通;第二端口,其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直接连通且与所述控制阀组件的所述第一馈送端口直接连通;以及排放端口,其中,所述故障阀组件包括能够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的故障阀芯,其中,当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并且当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排放端口连通,并且其中,当所述控制阀芯处于所述施加位置和所述释放位置两者时,所述控制阀组件的所述第三馈送端口与所述变矩器离合器释放端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变矩器离合器调节器阀组件包括在下游与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流体连通的入口端口和与所述控制阀组件的所述第二馈送端口直接连通的出口端口,并且其中,所述变矩器离合器调节器阀组件包括调节器阀芯,所述调节器阀芯移动以调节从所述入口端口到所述出口端口的流体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阀组件、所述故障阀组件和所述调节器阀组件直接流体连通的变矩器离合器控制螺线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来自所述变矩器离合器控制螺线管的压力信号将所述控制阀芯移动至所述施加位置并将所述故障阀芯移动至所述关闭位置,并且其中,第一偏置构件将所述控制阀芯朝所述释放位置偏置,并且第二偏置构件将所述故障阀芯朝所述打开位置偏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控制阀组件还包括与冷却器子系统直接连通的冷却器端口,并且当所述控制阀芯处于所述施加位置时,所述冷却器端口与所述第一馈送端口连通,并且其中,当所述控制阀芯处于所述释放位置时,所述冷却器端口与所述变矩器离合器施加端口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子系统包括发动机驱动泵、在下游与所述发动机驱动泵流体连通的压力调节器阀组件、以及蓄能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其中,所述压力调节器阀组件包括:主入口端口,其接收来自所述发动机驱动泵的加压的液压流体;变矩器离合器出口端口,其与所述控制阀组件的所述第一馈送端口直接连通;以及压力调节器阀,其控制从所述主入口端口到所述变矩器离合器出口端口的液压流体的压力。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蓄能器下游的蓄能器螺线管,并且其中,所述蓄能器螺线管和压力调节器阀组件两者均在紧邻的上游与所述皮带轮比率控制子系统流体连通。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C伦德贝里
申请(专利权)人: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