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84504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7 11:47
周槽的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具有:外侧壁部,其从周槽的底部向缸主体的径向延伸;台阶面部,其从外侧壁部向缸主体的底部方向延伸;内侧壁部,其具有与缸主体的径向平行的平坦面部且比台阶面部靠近缸主体的径向内侧。内侧壁部形成于在密封部件向缸主体的底部侧移动时,比所述外侧壁部向与中央唇部抵接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周槽的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具有:外侧壁部,其从周槽的底部向缸主体的径向延伸;台阶面部,其从外侧壁部向缸主体的底部方向延伸;内侧壁部,其具有与缸主体的径向平行的平坦面部且比台阶面部靠近缸主体的径向内侧。内侧壁部形成于在密封部件向缸主体的底部侧移动时,比所述外侧壁部向与中央唇部抵接的位置。【专利说明】主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向车辆的制动用缸供给液压的主缸。 本申请基于2012年5月31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12 — 125136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技术介绍
在主缸中,有时在缸主体的周槽内配置有与移动的活塞滑动接触并且进行压力室的密封的密封部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 12387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主缸中,在活塞移动时,密封部件有可能相对于活塞不能顺畅地滑动,而随着活塞以内周侧和外周侧在周槽内向相反方向移动的方式旋转。于是,密封部件相对于活塞的密封位置有可能错位,导致活塞的无效行程增大。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抑制无效行程的增大的主缸。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主缸具有:有底筒状的缸主体,其具有制动液的排出路和与储液罐连通的补给路;活塞,能够移动地配置于该缸主体内,在其与该缸主体之间形成有向所述排出路供给液压的压力室;密封部件,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缸主体内的周槽内,其能够密封所述补给路与所述压力室之间。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基体部,其能够与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开口部侧的周壁抵接;内周唇部,其从该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与所述活塞的外周滑动接触;外周唇部,其从所述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与所述周槽的底部抵接;中央唇部,其在该外周唇部和所述内周唇部之间,从所述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其前端能够与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抵接;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具有: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周槽的底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延伸;台阶面部,其从该外侧壁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方向延伸;内侧壁,其具有与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平行的平坦面部,形成在比所述台阶面部靠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该内侧壁部形成在所述密封部件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移动时,比所述外侧壁部先与所述中央唇部抵接的位置。 所述台阶面部也可以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缸主体的轴向倾斜。 所述内侧壁部的所述平坦面部也可以形成于所述密封部件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移动时所述内侧壁部中最先与所述中央唇部抵接的位置。 所述中央唇部也可以形成为比所述外周唇部及所述内周唇部更向轴向突出。 专利技术效果 根据上述的主缸,能够抑制无效行程的增大。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不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主缸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主缸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3A是表不第一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密封件的俯视图; 图3B是图3A的X — X剖面图; 图4A是依次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B是依次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C是依次说明第一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主缸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6A是依次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B是依次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6C是依次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主缸的活塞移动时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主缸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主缸的主要部分的局部放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C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主缸11经由制动助力器的输出轴10导入与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相对应的力,产生与制动踏板的操作量相对应的制动液压。在该主缸11上安装有向垂直方向上侧给排制动液的储液罐1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缸11上直接安装有储液罐12,但是也可以在与主缸11分开的位置配置储液罐并用配管连接储液罐和主缸11。 主缸11具有金属制的缸主体15,该缸主体15由一个原材料加工形成为具有底部13和筒部14的有底筒状。缸主体15以轴线方向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配置在车辆上。在该缸主体15的开口部16侧配置有能够移动的金属制的主活塞(活塞)18。另外,在缸主体15的比主活塞18靠近底部13侧的位置配置有相同的能够移动的金属制副活塞(活塞)19。在主活塞18上形成有具有底面的内周孔21。在副活塞19上形成有具有底面的内周孔22。主缸11是所谓的柱塞型。需要说明的是,主缸11是如上所述具有两个活塞18,19的串列型主缸。此外,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串列型主缸的应用,只要是柱塞型的主缸,也可以适用于在缸主体上配置有一个活塞的单一型主缸、或具有三个以上活塞的主缸等所有柱塞型主缸。 缸主体15在筒部14的圆周方向(以下称作缸体周向)的规定位置一体形成有向筒部14的径向(以下称作缸体径向)外侧突出的安装台部23。在该安装台部23上形成有用于安装储液罐12的安装孔24,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孔24,25以使彼此在缸体周向上的位置一致的状态沿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轴线(以下称作缸体轴)方向错开位置地形成。 在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安装台部23侧,在底部13附近形成有副排出路(排出路)26。在比副排出路26靠近开口部16侧的位置形成有主排出路(排出路)27。该副排出路26及主排出路27经由省略图示的制动配管与盘式制动器或鼓式制动器等制动用缸连通,向制动用缸排出制动液。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副排出路26及主排出路27以使彼此在缸体周向上的位置一致的状态沿缸的轴向错开位置地形成。 副活塞19被以缸体轴为中心的圆筒面状的滑动内径部28能够滑动地引导,该滑动内径部28形成于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底部13侧的内周部。主活塞18被以缸体轴为中心的圆筒面状的滑动内径部29能够滑动地引导,该滑动内径部29形成于缸主体15的筒部14的开口部16侧的内周部。 在滑动内径部28上以沿着缸体轴向错开位置的方式从底部13侧起依次形成有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的均形成圆环状的周槽30、周槽31。另外,在滑动内径部29上以沿着缸体轴向错开位置的方式从底部13侧起也依次形成多处,具体而言为两处的均形成圆环状的周槽32、周槽33。这些周槽30?33在缸体周向上形成为环状,并且形成为凹向缸体径向外侧的形状。周槽30?33整体均通过切削加工形成。 处于最底部13侧的周槽30形成于安装孔24,25中底部13侧的安装孔24的附近。在该周槽30内,以保持于周槽30的方式配置有圆环状的活塞密封件(密封部件)35。 在缸主体15的滑动内径部28的比周槽30靠进开口部16侧的位置,以使从底部13侧的安装孔24穿设的连通孔36向筒部14内开口的方式,形成有凹向缸体径向外侧的环状开口槽37。在此,该开口槽37和连通孔36主要构成设置于缸主体15的总是与储液罐12连通的副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主缸,其特征在于,具有:有底筒状的缸主体,其具有制动液的排出路和与储液罐连通的补给路;活塞,能够移动地配置于该缸主体内,在其与该缸主体之间形成有向所述排出路供给液压的压力室;密封部件,设置在形成于所述缸主体内的周槽内,其能够密封所述补给路与所述压力室之间;所述密封部件具有:基体部,其能够与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开口部侧的周壁抵接;内周唇部,其从该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与所述活塞的外周滑动接触;外周唇部,其从所述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与所述周槽的底部抵接;中央唇部,其在该外周唇部和所述内周唇部之间,从所述基体部向所述缸主体缸主体的底部侧延伸,其前端能够与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抵接;所述周槽的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的周壁具有:外侧壁部,其从所述周槽的底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延伸;台阶面部,其从该外侧壁部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方向延伸;内侧壁部,其具有与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平行的平坦面部,形成在比所述台阶面部靠所述缸主体的径向内侧的位置;该内侧壁部形成在所述密封部件向所述缸主体的底部侧移动时,比所述外侧壁部先与所述中央唇部抵接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田圣子久米村洋一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