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乐全专利>正文

一种刹车制动总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503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刹车制动总泵,包括弹簧制动缸、缸体、油杯、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进油接头、出油接头,所述的缸体上设有两个进油接头,所述的进油接头包括进油阀门、进油阀门骨架及进油螺丝,所述的进油阀门为进油单向阀,所述的缸体内设有压力腔,压力腔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弹簧和第二活塞弹簧,所述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的后端分别设有皮圈,所述的缸体前端及所述的两个进油接头之间设有出油接头,出油孔处设有放空螺丝,所述的第一活塞的后端设有凹槽,弹簧制动缸与缸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油结构独立,皮圈不易割破,并且在安装时其推杆的调节变得灵活,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动
,特别是涉及一种刹车制动总泵
技术介绍
目前的汽车制动技术主要采用液压制动,常见的液压制动总泵参照图1所示,现有的液压制动总泵存在下述缺点: 一、当活塞快速往返运动时,从出油孔排出空气,由于出油阀的作用(单向阀的作用)在压力腔中产生真空吸力,促使制动液从活塞进油孔34(一般为6个或4个小孔)进入,顶开止逆片36,再从压力皮圈35的油槽中强行挤入压力腔33。这样的进油方式决定了进入油路的流量很小,甚至在压力皮圈35和缸体内孔过盈量比较大的情况下都不容易紧油,给安装调试带来很大不便。 二、在工作状态下,当活塞上的压力皮圈35往返运动通过缸体上的补偿孔32(孔径为0.7mm)时,压力皮圈35的唇口很容易被割破,特别是在压力皮圈35刚经过补偿孔32的瞬间,产生的油压反作用于压力皮圈35,使压力皮圈35背部涨紧,挤入补偿孔32,这样使得产品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三、正常情况下,补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刹车制动总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制动缸、缸体、油杯、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进油接头、出油接头,所述的缸体上设有两个进油接头,每个进油接头分别与油杯连接,所述的进油接头包括进油阀门、进油阀门骨架及进油螺丝,所述的进油阀门为进油单向阀,所述的缸体内设有压力腔,所述的压力腔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弹簧和第二活塞弹簧,第二活塞弹簧的前端安装有弹簧座,所述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的后端分别设有皮圈,所述的缸体前端及所述的两个进油接头之间分别设有出油接头,所述的出油接头包括出油阀门、出油螺丝、出油接头压紧螺丝,所述的出油接头上设有出油孔,出油孔处设有放空螺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刹车制动总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弹簧制动缸、缸体、油杯、
第一活塞、第二活塞、进油接头、出油接头,所述的缸体上设有两个进油
接头,每个进油接头分别与油杯连接,所述的进油接头包括进油阀门、进
油阀门骨架及进油螺丝,所述的进油阀门为进油单向阀,所述的缸体内设
有压力腔,所述的压力腔内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所述的第一活塞及
第二活塞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活塞弹簧和第二活塞弹簧,第二活塞弹簧的前
端安装有弹簧座,所述的第一活塞及第二活塞的后端分别设有皮圈,所述
的缸体前端及所述的两个进油接头之间分别设有出油接头,所述的出油接
头包括出油阀门、出油螺丝、出油接头压紧螺丝,所述的出油接头上设有
出油孔,出油孔处设有放空螺丝,所述的第一活塞的后端设有凹槽,弹簧
制动缸与缸体固定连接,所述的两个进油接头之间的出油接头上设有出油
单通,所述的缸体前端的出油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乐全
申请(专利权)人:孙乐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