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50724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0 20: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1、2)的机动车门锁,所述操纵/闭锁杆机构(1、2)具有第一杆(1)和第二杆(2),所述两个杆(1、2)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至少所述第一杆(1)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以与第二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1、2)的机动车门锁,所述操纵/闭锁杆机构(1、2)具有第一杆(1)和第二杆(2),所述两个杆(1、2)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至少所述第一杆(1)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以与第二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专利说明】机动车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的机动车门锁,该操纵/闭锁杆机构具有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两个杆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耦合。
技术介绍
在DE 23 55 556 A中所公开的现有技术描述了具有锁定装置的机动门锁,该锁定装置具有钳式锁叉,该嵌式锁叉具有两个锁叉臂。两个锁叉臂分别安装在栓件上。此外设有由锁叉臂的两个栓件支撑的弹簧。 根据DE 89 16 180 Ul的现有技术公开了,两个杆、即耦联杆和操纵杆(或者说致动杆)可相互接合,而且是在不同的相对位置上相互接合。一个相对位置对应于接合状态,而另一个相对位置对应于分离状态。原则上,这种布置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因为接合位置的变换由双冲程操作来实现,该已知方案需要运动学上复杂的设计并且几乎不适用于其他应用。 在装配有所谓的快速释放功能的较新结构形式的机动车门锁中,该快速释放功能确保了真正的由马达执行的解锁过程被缩短(例如在所谓的“无钥匙进入”功能期间)。为此,需要专门的致动操作,借助于此专门的致动操作,操纵杆链直接地转换至解锁状态或建立了之前中断的与分离杆/释放杆/触发杆的机械连接(参见DE 10 2005 043 227 B3)。原则上,这种布置被证明是成功的,然而,需要在所采用的在集成在快速释放单元中的杆之间的接合方面加以改进。实际上,存在着下述原理上的可能性或甚至危险,即:在这个过程中接合的两个杆在其相对位置处彼此没有精确地对准,从而观察到功能故障。在此,本专利技术想要总体上提供补救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改进这种机动车门锁,使得两个杆的接合符合功能要求,且特别是所占据的相对位置能可靠地和可复现地达到和维持。 为了解决这个技术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门锁的突出之处在于,至少第一杆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以与第二杆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协同工作。 锁止弹簧可形成在第一杆上。在此背景下,锁止弹簧和第一杆能够形成和限定一个一体的部件。然而原则上,锁止弹簧还可以通过任何可能的方式方法与第一杆连接。在此,所述锁止弹簧例如能够通过铆接、螺纹连接等与第一杆联接。 在所有这些情况中,第一杆连同连接着的锁止弹簧一起确保了,借助锁止弹簧对第二杆进行加载/施加作用。 出于这样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第一杆连同锁止弹簧一起设计成固定杆。与此相比,具有锁止轮廓的第二杆是可相对于固定杆处于不同锁止位置的锁止杆。即,固定杆固定地保持其位置而锁止杆设计成可相对于固定杆抵抗锁止弹簧的力移动至不同的锁止位置。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实现至少两个锁止位置。根据有利的实施例甚至可限定三个或更多个锁止位置。 为了具体地实现这一点,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可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在此情况下,通过锁止弹簧施加的弹簧力亦即沿着由锁止弹簧加载的锁止杆的平面的方向起作用。 然而,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不同的平面内也是可能的且可设想的。亦即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和锁止杆描述了不同的、彼此有规律地呈一角度布置的平面。在大多数情况下,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彼此垂直地布置的这一位置关系被证明是有利的。即,在这种情况下锁止弹簧施加一与锁止杆所在的平面相垂直的弹簧力。 一成本特别低的并且符合功能要求的技术方案的突出之处在于,锁止杆在转动轴中安装在固定杆上。锁止弹簧设置在转动轴的区域中。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在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的情况下确保了,锁止弹簧向锁止杆加载一与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相垂直的力。与此相比,“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不同的平面内、尤其是彼此垂直”的这一布置结构则对应于,锁止弹簧向锁止杆加载一轴向力。在此情况下,由锁止弹簧施加的弹簧力沿着转动轴的轴向方向起作用。原则上,转动轴的轴向力和垂直于转动轴的轴向方向的力还可同时施加至锁止杆。 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锁止弹簧为片弹簧。在此情况下第一杆或固定杆大多设计为具有L形的截面,锁止弹簧形成在一个L-腿部上。因此可以在同一个步骤中制造该第一杆或固定杆和锁止弹簧,这使得成本特别低。 锁止轮廓可以是至少部分地接纳片弹簧的锁止凹部。在此情况下,锁止凹部大多还同时也提供有止挡部。该止挡部标出了第一锁止位置。此外,可实现至少一个另外的第二止挡部,该第二止挡部对应于锁止杆相对于固定杆的另外的锁止位置。 在一另选的做法中,锁止弹簧还可以是弹簧圈/弹性环。在这方面还可设想一具有多个这样的弹簧圈的螺旋弹簧。在此情况下,锁止轮廓通常设计成与锁止杆上的突出部协同工作的止挡边缘。止挡边缘位于固定杆上,而锁止杆上的突出部与固定杆上的该止挡边缘协同工作。锁止杆上的突出部在固定杆的止挡边缘上的抵靠对应于第一锁止位置。在附加地还在固定杆上设置有另外的止挡边缘时,锁止杆可占据另外的第二锁止位置。如果固定杆是长形的板条状杆件,则该杆件的两个纵向边缘分别可用作第一锁止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的止挡边缘。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是,锁止杆设计成占据至少三个不同的锁止位置。在这方面,将锁止弹簧和锁止杆布置在相同的平面内的这一布置结构已证明是有利的。因此,由此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形成在固定杆的一个L-腿部上的片弹簧或锁止弹簧与锁止杆端侧上的多边形轮廓协同工作。根据该多边形轮廓或多边形结构的棱边的数量,理论上可在锁止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任意数量的锁止位置。每个锁止位置对应于片弹簧与多边形结构的一个棱边的抵靠。原则上,该多边形结构当然还可与弹簧圈组合为锁止弹簧。在此情况下可设想的是,弹簧圈配备有横跨多边形结构的轴向肋板,并且每个锁止位置对应于:多边形结构犹如相对于指状地横跨该多边形结构的轴向肋板进一步转动。 当锁止杆占据相对于固定杆的两个或更多个锁止位置时被证明有利的是,能仅仅且唯一地利用锁止弹簧来固定锁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即在此情况下该锁止位置仅仅由在锁止弹簧和锁止轮廓之间的相互作用来限定而没有附加的止挡部。而另一方面,多个锁止位置中的至少一个锁止位置可借助于锁止弹簧以及附加地借助于止挡部来固定。在此情况下,锁止弹簧与止挡轮廓之间的协同工作以及止挡部和锁止杆总体上确保了锁止杆占据相关的锁止位置。原则上当然还可设想的是,锁止杆相对于固定杆的所有锁止位置都可仅仅借助于锁止弹簧来固定。同样,所有锁止位置均可由下述方式限定,即:锁止弹簧和各自的相关联的止挡部确保了锁止杆占据其所期望的相对于固定杆的锁止位置。 优选地,锁止杆是解锁杆并且特别是快速释放杆。在此情况下,锁止杆可以是解锁杆链的一部分。与此相比,固定杆通常属于操纵杆机构。为了实现快速释放功能,锁止杆相对于第一锁止位置或基本位置摆动至偏移位置或第二锁止位置。此操作可马达驱动地或手动地实现。作为快速释放杆或锁止杆占据偏移位置的结果,作用在锁定装置上的分离杆可例如直接地通过操纵杆链来偏移,以使得锁定装置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地开启。因为通过与锁止弹簧的协同工作准确地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机动车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门锁,具有操纵/闭锁杆机构(1、2),所述操纵/闭锁杆机构(1、2)具有第一杆(1)和第二杆(2),这两个杆(1、2)能在至少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处相互接合,其特征在于,至少所述第一杆(1)具有连接着的锁止弹簧(5),以与所述第二杆(2)上的至少一个锁止轮廓(6)相互作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班德尔C·特普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开开特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