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庄朝专利>正文

汽车陷车自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5001 阅读:3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是越野汽车陷车自救装置。它由油泵、管路、阀件、主液压缸、推力脚垫、副液压缸等组成,其技术特征在于主液压缸一端铰接于前车轮轴靠后处的汽车大梁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具有防滑爪的推力脚垫固定相连,副液压缸一端铰接于后轮轴靠前处的汽车大梁上,另一端通过活塞杆铰接于主液压缸上。当发生陷车事故时,副液压缸工作,将主液压缸连同推力脚垫压下,形成一个新的支点,然后主液压缸工作,活塞外伸,将车辆推出陷坑。可省去求救于外援的麻烦,迅速得救。(*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是越野汽车陷车自救装置。汽车在行驶中,发生陷车事故时,通常采用驱动前轮的方法进行救护,但当陷坑较深或太滑时,驱动前轮方法便会失效,这时往往要借助外力如用车拖、人推或牲畜拉等等的帮助,才能得救,因而往往影响生产、旅行或军警行动等任务完成。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陷车自救装置,采用该装置,可使汽车在陷车时能够实现快速自救,驶出陷坑,不须用任何外力的帮助。本技术因此设计出一种汽车陷车自救装置。它由油泵、管路、阀件、主液压缸、推力脚垫、副液压缸等组成。主液压缸一端铰接于前轮轴靠后处汽车大梁内侧,另一端由活塞杆与推力脚垫固定相连,副液压缸一端绞接于后轮轴靠前处的汽车大梁内侧,另一端由活塞杆与主液压缸活塞连接。通常在两根大梁上各装一套。汽车在正常行驶时,副液压缸处于回缩状态,主液压缸被提起与路面保持一定距离;当车轮陷入泥坑或沙滩时,副液压缸工作,活塞杆外伸,将主液压缸连同推力脚垫压入坑底或一定深度,形成一个新的支点,然后主液压缸开始工作,活塞杆外伸,推动车辆向前移动,连续动作,直至驶出泥坑或沙滩。两侧可同时使用,也可交替使用。附图说明:图1:汽车陷车自救装置的主、副液压缸及阀件安装简图;图2:汽车陷车自救装置的主、副液压缸结构简图;图3:汽车陷车自救装置液压传动原理图。现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由油泵11、主油缸1、副油缸2、推力脚垫4、油箱9、溢流阀15、四通电磁换向-->阀12、单向顺序阀13、14及管路18、19、20组成。油泵11布置在汽车发动机仓内,其余部件布置在汽车大梁7的侧面上。主液压缸1一端铰接于前轮轴靠后处汽车大梁7的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推力脚垫4固定相连,副液压缸2一端铰接于后轮轴靠前处汽车大梁7的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端部的联耳卡6与主液压缸1上的联耳3形成活动联接。为防止滑动在脚垫4下面装有防滑爪5。汽车发动机通过取力箱16、传动轴17与油泵11相连,油泵11通过管路18与主液压缸1、副液压缸2相通,主液压缸1、副液压缸2通过管路与四通电磁换向阀12相连。当发生陷车事故时,发动机通过取力箱16、传动轴17带动油泵11工作,压力油由管路18通过四通电磁换向阀12左侧进入副液压缸2内腔,使其活塞杆外伸,将主液压缸1连同脚垫4压入坑底,形成支点,当活塞杆外伸达到极限或脚垫4着底时,油压增高,打开单向顺序阀13进入主液压缸1的内腔,使其活塞杆外伸,推动车辆前移,出陷坑。当活塞达到极限后,若不需要保持活塞作功状态时,可将四通电磁换向阀12左侧关闭,右侧打开,压力油即进入主液压缸1的外腔,使其活塞回缩,回缩到极限或受阻时,油压升高,将单向顺序阀14打开,进入副液压缸2的外腔,使其活塞回缩,将主液压缸连同脚垫4一块提起。在油泵工作过程中,当管路中油压过高时,溢流阀15打开,压力油便会通过管路20溢入油箱9中。电磁换向阀12工作时的泄油,通过油路19泄入油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油泵、管路、阀件、液压缸组成的汽车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液压缸(1)一端铰接于前车轮轴靠后处的汽车大梁(7)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推力脚垫(4)固定相连,副液压缸(2)一端铰接于后轮轴靠前处的汽车大梁(7)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铰接于主液压缸(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由油泵、管路、阀件、液压缸组成的汽车陷车自救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液压缸(1)一端铰接于前车轮轴靠后处的汽车大梁(7)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与推力脚垫(4)固定相连,副液压缸(2)一端铰接于后轮轴靠前处的汽车大梁(7)内侧,另一端通过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庄朝
申请(专利权)人:刘庄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