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克伟专利>正文

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2903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是有可分别装在车轮上不同方向上的可与车轮胎进气口相通的微型气筒、可与自行车内胎接触的气动启锁器,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含有弧形板的滑板的弧形板总成。微型气筒中的气筒管尾部有通槽,靠轮杆一端穿过通槽而固定在活塞杆上并能沿通槽滑动而另一端可随车轮的转动而沿弧形板作切向运动而不断向自行车内胎充气。安装使用方便,可自动充气,安全。(*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充气装置,特别涉及的是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我国号称自行车王国,故而打气筒是每个家庭必备之物。目前人们常用的自行车打气筒主要由打气筒和贮气筒组成。这种打气筒筒体长,活塞行程大,打气时费时费力,妇女、儿童、老人使用都得困难,且打气筒活塞杆外露,其上的机油易脏衣服。鉴于以上原因,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可自动充气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本技术中有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上的与车轮胎上的进气口相通的微型气筒、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弧形板总成、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上位于与微型气筒不同方向的且能感应到内胎压力的气动启锁器,弧形板总成包括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固定支架、置于固定支架上能与固定支架相对滑动的滑板、装在滑板上并可转动的联接轴、与联接轴固接的弧形板,微型气筒中有气筒管、一端伸入气筒管内带与气筒管配合的活塞的活塞杆,在气筒管尾部有通槽,靠轮杆一端穿过通槽而固定在活塞杆上并能沿通槽滑动,靠轮杆另一端可随车轮的转动而沿弧形板作切向运动(参见图1、图2、图3)。上述的靠轮杆的端部有靠轮(参见图2),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而减少阻力。上述活塞杆尾部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可装在自行车轮芯上(参见图1、图2),可使活塞杆复位。上述的弧形板总成中的联接轴上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紧贴在弧形板上而另一端连接在滑板上(参见图4),保持弧板始终处于稳定状态。上述的弧形板总成中的联接轴上连接有启锁杆,在滑板上固接有弹簧钢片,在联接轴上在与弹簧钢片对应位置上有平台,弹簧钢片紧贴在联接轴上,插销穿在弹簧钢片和滑板上可伸入固定支架上的锁定孔中,气动启锁器中有可与自行车轮外圈连接的含-->启锁口的感应筒体,置于自行车轮内胎上的感压板,一端与感压板连接的传动杆的另一端伸入感应筒体内与铰接在感应筒体上的钩锁连接,在感压板和设置于感应筒体内的弹簧座间有测压簧,启动杆铰接在感应筒体上且一端可伸出感应筒体上的启锁口外而碰撞启锁杆也可绕铰接点转动而与钩锁相锁,在启动杆上部有压力杆,压力杆一端伸出感应筒体外,在启动杆和感应筒体间装有启动杆弹簧(参见图3、图4、图5),气动启锁器可控制内胎充气,保证安全。上述的弧形板总成中的滑板上装有控制固定件,控制器一端与控制固定件连接而另一端可与自行车龙头连接(参见图3、图4),可利用自行车龙头来控制充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外形美观大方;2、结构简单、合理;3、安装使用方便4、可自动充气,充足气后可自行脱离,避免无用的机械摩擦,也保证了车轮内胎的安全,骑车人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调整车胎的软硬程度。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图1:本技术在自行车上的安装位置图图2:微型气筒结构示意图图3:弧形板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图3的俯视图图5:气动启锁器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看出,本技术包括装在自行车车轮上与充气口相连的微型气筒1、安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弧形板总成2,在自行车车轮上在与微型气筒相对应(即180°)位置上装有气动启锁器3。图2给出了微型气筒结构示意图。气筒管4的两端装有气筒帽5和气筒头6。活塞杆7一端伸入气筒管4上且顶端螺纹联接有活塞8。气筒管4尾部有通槽9,靠轮杆10一端伸入通槽9而固定在活塞杆7上,靠轮杆10另一端上装有靠轮11。弹簧12一端装在活塞杆7尾部而另一端装在自行车轮芯上。-->图3、图4是弧形板总成示意图。固定支架13装在车叉上且用螺钉14固定。滑板15装在固定支架13上且相对于固定支架13滑动。联接轴16装在滑板15上且能转动。在滑板15上的联接轴16伸出滑板15的一端上装有启锁杆17,置于启锁杆17上的弧形板18焊接在联接轴16上。扭簧19装在联接轴16上且一端连接在滑板15上而另一端紧贴在弧形板18上。弹簧钢片20一端固定在滑板15上。在联接轴16上在弹簧钢片20相对应位置上有平台21,在本技术处于充气状态时,弹簧钢片20的另一端紧贴在平台21上。插销22穿在弹簧钢片20上的孔和滑板15的孔中伸入对应的固定支架14上的锁定孔23中(参见图3)。滑板15上有控制固定销24,含扭簧的控制器25一端固定在固定销24上而另一端可通过钢丝26与自行车龙头相连。图5是气动启锁器的结构示意图。感应筒体27通过其上的调整螺钉28而与自行车轮外圈相连,感压板29置于自行车轮内胎上,传动杆30一端螺纹连接在感压板29上而另一端伸入感应筒体27内与铰接在感应筒体27上的钩锁31连接。在感压板29和弹簧座32间装有测压簧33。启动杆34铰接在感应筒体27上且一端可伸出感应筒体27上的启锁口35外而碰撞启锁杆17也可绕铰接点转动而与钩锁31上的锁钩相锁。在启动杆34上部有压力杆36,压力杆36一端伸出感应筒体27外。启动杆弹簧37两端分别与启动杆34和感应筒体27相连。自行车轮要充气时,控制器25调整滑板15位置,使滑板15通过其上的插销22锁定在固定支架13上。车轮旋转,微型气筒1上的靠轮随车轮转动而沿弧形板18切向运动而使活塞杆7在气筒管4中往复运动而不断充气。在气动启锁器3中,在车轮正常运行充气中,启动杆34被钩锁31锁住。车轮内胎压力大于测压簧33压力时,钩锁31转动释放启动杆34使其伸出启锁口35一端与启锁杆17相碰,释放弧形板总成,充气停止可防内胎压力太足而爆裂。当内胎压力不足时,感压板29在测压簧33的压力下使传动杆30向下位移至使钩锁31上的锁钩上移,此时人为将压力杆36向下压而使启动杆34被钩锁31锁住,被锁住的启动杆34在随车轮转动时接触不到弧板形总成中的启锁杆,对充气不带来任何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中有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上与进气口相通的微型气筒、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弧形板总成、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位于与微型气筒不同方向上的且能感应到内胎压力的气动启锁器,弧形板总成包括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固定支架、置于固定支架上能与固定支架相对滑动的滑板、装在滑板上并可转动的联接轴、与联接轴固接的弧形板,微型气筒中有气筒管、一端伸入气筒管内的带与气筒管配合的活塞的活塞杆,在气筒管尾部有通槽,靠轮杆一端穿过通槽而固定在活塞杆上并能沿通槽滑动,靠轮杆另一端可随车轮的转动而沿弧形板作切向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装置中有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上与进气口相通的微型气筒、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弧形板总成、可装在自行车车轮位于与微型气筒不同方向上的且能感应到内胎压力的气动启锁器,弧形板总成包括可装在自行车车叉上的固定支架、置于固定支架上能与固定支架相对滑动的滑板、装在滑板上并可转动的联接轴、与联接轴固接的弧形板,微型气筒中有气筒管、一端伸入气筒管内的带与气筒管配合的活塞的活塞杆,在气筒管尾部有通槽,靠轮杆一端穿过通槽而固定在活塞杆上并能沿通槽滑动,靠轮杆另一端可随车轮的转动而沿弧形板作切向运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靠轮杆的顶部装有靠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杆尾部装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可装在自行车轮芯上。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板总成的联接轴上装有扭簧,扭簧的一端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克伟
申请(专利权)人:宋克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