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71180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6:27
一种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2),包括基部构件(16、40)、至少一个第一襟翼(4)、至少一个第二襟翼(1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18、22、50)。第一襟翼(4)可移动地支撑在基部构件(16、40)上并且第二襟翼(12)可移动地支撑在第一襟翼(16)上。连接组件(18、22、50)与基部构件(16、40)和第二襟翼(12)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第一襟翼(4)相对于基部构件(16、40)移动时使第二襟翼(12)相对于第一襟翼(4)移动。由于所产生的、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的受迫引导,可以基本上省去用于使第二襟翼和联动装置移动以伸出到限定襟翼装置轮廓的形状外部的单独的致动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一种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
技术介绍
为了增强飞行器的升力或者增大飞行器的气动阻力,通常使用沿机翼的前缘或后缘定位的可调节襟翼。除了前缘缝翼和开缝襟翼或扰流板之外,存在相对窄的细长的后缘襟翼,其还被称作“格尼襟翼”或“微型后缘装置”(微型TED)。通常,其优选地布置在机翼后缘的区域中、机翼的下侧,并且适于在水平位置(即与气流方向平行的位置)与大致垂直位置之间枢转。在后者中,微型TED以垂直的方式从机翼下侧伸出到飞行器周围的气流中。 为了使微型后缘装置伸出或收回,使用单独的致动器,这些致动器通过操作杆或杆的装置联接至微型后缘装置,所述操作杆或杆的装置由适当的整流罩覆盖以减小气动冲击。
技术实现思路
使用专用致动器来驱动微型后缘装置产生飞行器的额外重量。另外,从致动器到控制面的、需由整流罩覆盖的联动装置会向飞行器增加额外的阻力。在襟翼系统的后缘区处使用多个微型后缘装置会导致多个必需的致动器、联动装置并且随之导致多个整流罩。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系统,其产生尽可能小的额外重量和气动阻力,并且同时至少具有相同的可靠性。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征的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满足了此目的。从本专利技术其它方面和以下说明中可以获得有利实施方式和其他改进。 提出了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该襟翼装置包括基部构件、至少一个第一襟翼、至少一个第二襟翼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第一襟翼可移动地支撑在基部构件上。第二襟翼可移动地支撑在第一襟翼上。连接组件与基部构件和第二襟翼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第一襟翼相对于基部构件移动时使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移动。 基部构件可以是襟翼装置的任一零件或部件,该零件或部件允许提供相对于包括机翼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襟翼装置的相应飞行器的、空间上固定的参照位置。基部构件可以是单独部件或者与飞行器的结构——例如肋、翼梁、支撑件或者任一其他部件——结合成一体。 第一襟翼可以是相对于基部构件可移动地支撑的任一部件。在商用飞行器中,第一襟翼可以是适于提供旋转/转动运动或联合的平移运动和转动运动的福勒襟翼装置或前缘缝翼装置的一部分。第一襟翼的支撑可以通过铰链和/或拖运轨道(carriage track)和/或诸如四连杆链的多连杆链而实现,其中,通过旋转致动器或线性致动器实现驱动。 第二襟翼可以是适于布置在第一襟翼处并且能够以一定自由度相对于第一襟翼移动的任一襟翼。例如,第二襟翼可以优选地设计为例如通过使用铰链进行轻微转动运动,其中,相应的铰链线位于在第一襟翼中的或沿第一襟翼的、空间上固定的位置。因此,第二襟翼可以支撑襟翼装置从而通过绕铰链线转动来增大弧高。 另外,至少一个连接组件可以设计成包括用于将第二襟翼与基部构件联接的任一适当装置,使得在基部构件上的固定点与优选地第二襟翼上的固定点之间产生运动学链。通过此方式,当第一襟翼移动时,可以引起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的可靠偏转。为了提供这种运动学链,连接组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刚性元件,例如推杆、操作杆、管或在至少一个维度延伸上呈柔性的线性元件,如线材、钢丝绳、条带或者任一其他类似元件。显然,连接组件的设计取决于第一襟翼和第二襟翼的运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襟翼装置背后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于,当第一襟翼进行相对于基部构件的运动时,对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的约束或强迫引导。因此,如果认为设置第一襟翼和连接至第一襟翼的第二襟翼是有利的,并且如果第二襟翼应仅在第一襟翼伸出时才伸出,那么这种运动的自动互连或联接是非常有利的。可以完全省去用于使第二襟翼移动的单独的致动器。除了明显的重量优势之外,还可以基本上省去伸出到限定襟翼装置轮廓的形状外侧的联动装置。因此,用于覆盖这些联动装置的单独整流罩可以非常小或者是根本不需要的,这使得明显地降低了飞行器的总体阻力和涡流产生。 通过连接组件的适当设计,可以按照最主要的需求来调节第一襟翼与第二襟翼的运动之间的预定关系。由此,连接组件的必需设计和在基部构件上的附接位置主要取决于第一襟翼的运动轨迹。例如,当第一襟翼除了绕固定铰链线(其布置在基部构件中或刚好布置在基部构件处)进行单纯的转动运动外还进行平移运动时,基部构件处的必要联动装置或者基部构件和第一襟翼的边缘之间的距离需定尺寸成较大。 在有利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襟翼是能够布置在机翼的后缘上的增升襟翼,其中,第二襟翼为可转动地布置在第一襟翼的后缘处的补翼。基部构件能够刚性联接至机翼的结构件或构成机翼的结构件的一部分。增升襟翼可以是克鲁格襟翼或者类似物,同时可以通过在其后缘上布置可转动补翼显著地提高其效率,该可转动补翼构成微型后缘装置。因此,当第一襟翼伸出时,第二襟翼由于连接组件的机械约束而偏转,使得第一襟翼的弧高自动增大。 有利地,襟翼装置包括轴和至少一个偏转单元。轴至少部分地沿第一襟翼的主延伸方向延伸并且相对于第一襟翼可旋转地支撑。至少一个偏转单元与轴联接使得偏转单元跟随轴的旋转运动。偏转单元适于在轴相对于第一襟翼旋转时使第二襟翼相对于第一襟翼偏转。将轴设置为沿襟翼的主延伸方向使得能够完全覆盖或围绕轴,而不使轴延伸到机翼轮廓外侧并且不会影响襟翼的气动性能。通过使用偏转单元,例如操作杆或者臂,可以将轴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平移运动或者纵向运动。因此,实现了襟翼装置的非常紧凑的安排。 通过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可实现另一优势,该实施方式包括与上述轴联接的多个偏转单元,这些偏转单元布置在第一襟翼的中空空间内侧。如果襟翼包括多个第二襟翼,例如沿第一襟翼的后缘分布的多个小后缘装置(“微型TED”),那么这些第二襟翼可以由单个轴致动,从而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襟翼装置的总重量减至最小。通过适应性修改或者调节单个偏转单元,可以实现第二襟翼的沿第一襟翼后缘或沿整个机翼后缘的不同延伸特征。 在另一有利实施方式中,偏转单元包括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操作杆。第一操作杆在第一端处与轴联接,第一操作杆与轴的旋转轴线垂直延伸并且与连接杆联接,连接杆从第一操作杆的第二端穿过第一襟翼的界定面延伸至第二襟翼的联动构件。界定面可以优选为沿下游、滑流方向且与第一襟翼的周围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3/201410218621.html" title="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原文来自X技术">用于飞行器机翼的襟翼装置和具有这种襟翼装置的飞行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机翼的襟翼装置(2),包括:‑基部构件(16、40),‑至少一个第一襟翼(4),‑至少一个第二襟翼(12)以及‑至少一个连接组件(18、22、34、42、50、58、62、64、70),其中,所述第一襟翼(4)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基部构件(16、40)上,其中,所述第二襟翼(12)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襟翼(16)上,其中,所述连接组件(18、22、34、42、50、58、62、64、70)与所述基部构件(16、40)和所述第二襟翼(12)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所述第一襟翼(4)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16、40)移动时使所述第二襟翼(12)相对于所述第一襟翼(4)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5.22 EP 13168685.91.一种用于飞行器的机翼的襟翼装置(2),包括:
-基部构件(16、40),
-至少一个第一襟翼(4),
-至少一个第二襟翼(12)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组件(18、22、34、42、50、58、62、64、70),
其中,所述第一襟翼(4)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基部构件(16、40)
上,
其中,所述第二襟翼(12)可移动地支撑在所述第一襟翼(16)上,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18、22、34、42、50、58、62、64、70)与所
述基部构件(16、40)和所述第二襟翼(12)机械地联接,并且设计成当
所述第一襟翼(4)相对于所述基部构件(16、40)移动时使所述第二襟翼
(12)相对于所述第一襟翼(4)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襟翼装置(2),
其中,所述第一襟翼(4)为能够布置在所述机翼的后缘上的增升襟翼,
其中,所述第二襟翼(12)为可转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襟翼(4)的后
缘处的补翼,并且
其中,所述基部构件(16、40)能够刚性联接至所述机翼的结构件或
者构成所述机翼的结构件的一部分。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襟翼装置(2),
还包括轴(18、19)和至少一个偏转单元(22、58),
其中,所述轴(18、19)至少部分地沿所述第一襟翼(4)的主延伸方
向延伸,并且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偏转单元(22、58)与所述轴(18、19)和所述
第二襟翼(12)联接,并且设计成当所述轴(18、19)相对于所述第一襟
翼(4)旋转时使所述第二襟翼(12)相对于所述第一襟翼(4)偏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襟翼装置(2),
包括多个偏转单元(22、58),所述多个偏转单元(22、58)与所述轴
(18、19)联接并且布置在所述第一襟翼(4)的中空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襟翼装置(2),
其中,所述偏转单元(22、58)包括具有第一端(30)和第二端(32)
的操作杆(28),
其中,所述操作杆(28)在所述第一端(30)处与所述轴(18、19)
联接,并且所述操作杆(28)与推杆(50、62、70)联接,所述推杆(50、
62、70)从所述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萨沙·阿尔叶茨
申请(专利权)人:空中客车德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