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115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设有对胎壁进行补强的陆部的充气轮胎中,同时实现提高标章的识别性、防止制造不良以及提高轮胎的耐久性。一种充气轮胎(1),在轮胎的胎壁区域(S)具有陆部(4)和从胎壁表面突出的多个标章(11),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以上的标章(11)与陆部(4)部分重叠,一个标章的重叠部分(12)的面积占一个标章整体面积的40%以下。并且,与陆部(4)部分重叠的标章(11)的数量占全部标章数的60%以下。再者,标章(11)从胎壁表面(21)突出的突出高度小于等于3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气轮胎(1)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胎壁区域也具有陆部(块体和肋等)的充气轮胎,尤其是涉及提高显示在胎壁区域上的标章的识别性、防止轮胎的制造不良以及提高轮胎的耐久性。(2)
技术介绍
充气轮胎有时会在胎壁区域显示表示厂家名、商标名、轮胎尺寸等的文字以及表示轮胎旋转方向的图形等标章。从显示的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则不适合利用着色或涂工来显示标章。因此,通常使标章从胎壁表面突出显示。或者,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充气轮胎所述,对标章的边缘部用称之为脊的突条进行修边,以提高识别性。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63-106109号公报(第1图)但是,轮胎的胎壁的橡胶厚度与外胎面和胎圈相比比较薄。为了提高胎壁的耐久性和操纵安全性,而采用提高胎壁的橡胶硬度的方法、或者将胎壁的橡胶厚度加大的方法。但是,采用这些方法的话,则会产生轮胎重量增加等问题,故不能说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因此,例如可以使陆部从外胎面向胎壁延伸以对胎壁进行补强,从而提高耐久性和操纵安全性。此时,应避免陆部和标章的重叠。即,要改变标章的位置或标章本身,或者减小标章。但是,标章也是轮胎外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如果减小标章本身的话,则存在轮胎的商品性下降的问题。相反,也可重视标章的识别性,容许陆部和标章重叠,使标章的突出高度比陆部高,以提高标章的识别性。但是,存在轮胎重量增加和标章的基底部产生裂化等轮胎的耐久性和性能劣化的问题。另外,如果提高标章的突出高度的话,则容易产生标章难于成型(橡胶不足)等加硫成型时的制造不良。因此,-->需要追加排气孔或研究标章的截面形状,导致模具成本增加。(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设有对胎壁进行补强的陆部的充气轮胎中,同时实现提高标章的识别性、防止制造不良以及提高轮胎的耐久性。专利技术人发现只要陆部和标章的重叠部分在规定的比例以下,则不会降低标章的识别性,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在轮胎的胎壁区域具有陆部和从胎壁表面突出的多个标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以上的所述标章与所述陆部部分重叠,一个标章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占一个标章整体面积的40%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轮胎如前所述,为了对胎壁进行补强,而在胎壁区域具有陆部,该陆部和标章部分重叠。但是,在与陆部重叠的一个标章中,陆部和标章的重叠部分只要在该标章面积的40%以下,则重叠部分对标章的识别性几乎没有影响。因此,不必为了与陆部不重叠而减小标章,或移动和变更标章,不会因标章带来轮胎商品性的损害。另外,也没有必要使标章的突出高度比陆部高,可确保标章的识别性。其结果是,可抑制轮胎重量增加,也可防止标章的基底部产生裂化。再者,在对本专利技术的轮胎进行加硫成型的模具中,成型陆部的凹部和成型标章的凹部连通。其结果是,加硫成型时积存在模具内的空气排出良好,可防止制造不良的产生。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与所述陆部部分重叠的标章数量占全部标章数的60%以下。通常,在胎壁区域在轮胎圆周方向上显示多个标章。因此,通过使与陆部重叠的标章数量占全部标章数的60%以下,从而可进一步确保标章的识别性。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述标章从胎壁表面突出的突出高度小于等于3mm。通过使标章的突出高度小于等于3mm,从而可进一步抑制轮胎重量的增加,有效防止标章的基底部产生裂化。-->(4)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外胎面及胎壁的局部展开图。图2中,(a)及(b)是表示标章和块体的局部放大图,(c)是(a)的A-A剖视图。(符号说明)1      充气轮胎                            2     槽3、4   块体                                11    标章12     块体和标章的重叠部分E      接地端                              S     胎壁区域T      外胎面区域(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充气轮胎1的外胎面及胎壁的局部展开图。在外胎面区域T上,刻有许多槽2,从而形成块体3、4。位于外胎面的肩部区域的块体4越过接地端E延伸到胎壁区域S。使块体4延伸到胎壁区域S的原因是为了对胎壁进行补强。由此,提高轮胎的耐久性和操纵稳定性。朝向胎圈侧(图中下方),块体4的高度逐渐变低。在胎壁区域S上形成有在轮胎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多个标章11。在此,作为标章11的一部分显示四个字符“APPL”。标章11中的标章P和标章L与块体4重叠,形成重叠部分12。另外,与块体4部分重叠的标章11的数量最好在标章11总数的60%以下。图2(a)是表示标章11和块体4的重叠的局部放大图。标章P与块体4部分重叠。图2(a)中所示的网部是重叠部分12,其面积在标章P的面积的40%以下。图1中的标章L也同样如此。在此,标章P的面积是图2(a)中所示的斜线区域的面积,包括标章P的空洞部13在内。因此,如图2(b)所示,在块体4与空洞部13重叠时,网部成为重叠部分12。因此,即使块体4和标章11有重叠部分,重叠部分12的面积也在标章-->11的面积的40%以下。由此,不会使标章11的识别性降低。另外,因为容许块体4和标章11重叠,故不会降低标章的高度H,不会进行标章11的移动、变更。其结果是,可发挥标章11的外观设计功能,提高轮胎的商品性。图2(c)是图2(a)的A-A剖视图。标章11的突出高度h比块体4的高度低。即,因为重叠部分12的面积为标章11的面积的40%以下,故没有必要使标章11突出得比块体4高。其结果是,不会产生轮胎重量增加以及在标章11的基底部产生裂化等轮胎耐久性和性能劣化的问题。可防止标章11不能成型(橡胶不足)等加硫成型时的制造不良。另外,由于块体4和标章11重叠,从而在对轮胎进行加硫成型的模具中,成型块体4的凹部(未图示)和成型标章11的凹部(未图示)连通。其结果是,模具内的空气排出良好,可防止空气积存等制造不良的产生。标章11的突出高度h最好小于等于3mm。如果超过3mm的话,则轮胎的重量增加,有时会导致轮胎的性能劣化。另外,在加硫成型时,有时也会引起在模具和轮胎之间积存空气、标章的一部分欠缺等制造不良。作为陆部以从外胎面区域T延伸到胎壁区域S的块体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相反是从胎圈侧、例如从轮辋保护件延伸的块体。另外,也可以是在胎壁区域S独立存在的块体。另外,也可以是肋的一部分分支形成的从外胎面区域T延伸到胎壁区域S的陆部。例示了在标章11的表面没有凹凸的所谓平面文字的情况。其他,通过在标章11的表面上刻许多细槽、或对标章11进行修边等公知方法,也可进一步提高标章11的识别性。实施例:作为实施例及现有技术例,制造了在胎壁区域上设置有17个标章的轮胎,进行性能评价。具体来说实施例及现有技术例是如下所述的轮胎。轮胎尺寸:均为LT285/70R17实施例:全部的60%即10个标章与块体部分重叠。标章和块体的重叠部分的面积是标章面积的5%~35%。标章的高度H为25mm,突出高度h为2.5mm。现有技术例1:标章和块体不重叠。标章的高度H为25mm,突出高度h-->为5mm。现有技术例2:标章和块体不重叠。标章的高度H为18mm,突出高度h为2.5mm。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识别性是功能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在轮胎的胎壁区域具有陆部和从胎壁表面突出的多个标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以上的所述标章与所述陆部部分重叠,一个标章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占一个标章整体面积的40%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10 2005-1716271、一种充气轮胎,在轮胎的胎壁区域具有陆部和从胎壁表面突出的多个标章,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以上的所述标章与所述陆部部分重叠,一个标章的重叠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茨木大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