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962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轮胎(2),其包括设置在胎体(10)上的带束层(12)和用于覆盖带束层(12)的冠带层(14)。冠带层(14)包括全冠带层(36)和设置在胎肩附近并位于全冠带层(36)的径向外侧上的一对边缘冠带层(38)。全冠带层(36)具有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的第一冠带层帘线(40)。边缘冠带层(38)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的第二冠带层帘线(44)。第二冠带层帘线(44)的模量高于第一冠带层帘线(40)的模量。在轮胎(2)中,优选地,全冠带层(36)的外端(50)应当设置在带束层(12)的外端(48)的轴向外侧上。边缘冠带层(38)的外端(52)的位置与带束层(12)的外端(48)的位置相同或者位于其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要求于2005年12月21日在日本提交的专利申请2005-367459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结合作为参考。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主要安装在乘用车上。
技术介绍
用于高速直线行驶的子午线轮胎包括在胎面和带束层之间的冠带层。冠带层包括在圆周方向缠绕的冠带层帘线。冠带层帘线限制带束层。由冠带层帘线控制高速直线行驶中由离心力引起的带束层提升。US2005/0205189(JP-A 2005-263137)已公开了一种具有良好的静寂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在该轮胎中,冠带层包括位于带束层外端附近的侧部和位于轴向方向中心上的中心部。侧部包括具有高模量的冠带层帘线。中心部包括具有低模量的冠带层帘线。用于覆盖带束层整个区域的冠带层完全地限制了带束层中心的附近区域。另一方面,在冠带层中,对带束层外端附近中的限制力的控制相对不足。在冠带层中,对外端附近的提升的控制相对不足。相对不足的限制力不能充分地降低公路噪音。通过使用用于冠带层的具有高模量的帘线,不足以限制带束层的外端的附近。由于冠带层,轮胎的刚度被过分地增加。过分的刚度阻碍了轮胎的乘坐舒适性。冠带层造成大的外侧噪音。如果帘线的模量过高,操纵稳定性也劣化。当冠带层的外端和带束层的外端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时,形成台阶。在其中形成大的台阶的情况下,在硫化步骤中,空气会残留在轮胎中。在这些情况下,在轮胎中产生空气残留缺陷。有一些轮胎使用包括具有高模量的冠带层帘线的冠带层。在轮胎中,冠带层的外径在硫化步骤中没有充分地扩大。出于此原因,有时在-->整个生胎上造成非均匀变形。在轮胎中,均匀性劣化。冠带层帘线在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并相对于圆周方向略微地倾斜。因此,在限制带束层的冠带层的外端,部分地改变冠带层圆周方向的刚度。在冠带层的外端设置在带束层的外端的轴向外侧的轮胎中,刚度的改变有时阻碍了轮胎的均匀性。特别地,在冠带层中使用具有高模量的冠带层帘线的轮胎中,由于在圆周方向上的刚度的改变而显著地阻碍了均匀性。在均匀性差的轮胎中,会产生诸如摇动和粗糙不平等的振动。在这种轮胎中,静寂性和乘坐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静寂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充气轮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胎面,其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其从胎面的端部沿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一对胎圈,其沿胎侧的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胎体,其沿着胎面和胎侧的内侧设置在两个所述胎圈之间;带束层,其设置在胎面的径向内侧;冠带层,其位于带束层和胎面之间、用于覆盖带束层。冠带层包括全冠带层和一对边缘冠带层,所述一对边缘冠带层设置在胎肩附近并位于全冠带层的径向外侧。全冠带层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的第一冠带层帘线。边缘冠带层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的第二冠带层帘线。第二冠带层帘线的模量高于第一冠带层帘线的模量。在轮胎中,优选地,全冠带层的外端位置位于带束层外端的轴向外侧。在轮胎中,优选地,全冠带层的外端和带束层的外端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获大于1mm并等于或小于15mm。在轮胎中,优选地,边缘冠带层的外端的位置与带束层的外端的位置相同或者位于其轴向内侧。在轮胎中,优选地,边缘冠带层的外端和带束层的外端之间的轴向距离等于或大于1mm。-->在轮胎中,带束层的外端附件完全地受限制,进而,增强了带束层的外端附近的不均匀性。轮胎具有小的公路噪音。在轮胎中,在轴向方向的中心附近的刚度没有过高。轮胎也具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2是示出图1中的轮胎的带束层和冠带层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3是示出图2中的全冠带层和边缘冠带层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参照附图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中示出的轮胎2包括胎面4、胎侧6、胎圈8、胎体10、带束层12、冠带层14、内衬层16和胎圈包布18。轮胎2是无内胎型充气轮胎。在图1中,竖直方向设定为轮胎2的径向方向。横向方向设定为轮胎2的轴向方向。垂直于纸面的方向设定为轮胎2的圆周方向。轮胎2沿图1中的单点划线CL大致对称。单点划线CL表示轮胎2的赤道平面。胎面4由交联橡胶形成。胎面4的形状为径向朝外中凸。胎面4形成与公路表面相接触的胎面表面20。沟槽22设置在胎面表面20上。由沟槽22形成胎面花纹。胎侧6从胎面4的端部径向大致朝内延伸。胎侧6由交联橡胶形成。胎侧6吸收来自路面的冲击。胎侧6防止胎体10的外部损坏。胎圈8从胎侧6径向大致朝内延伸。胎圈8包括胎圈芯24和从胎圈芯24径向朝外延伸的三角胶芯26。胎圈芯24为环形的。胎圈芯24包括多个不可延伸的线(通常为由钢形成的线)。三角胶芯26径向朝外渐缩。三角胶芯26由具有高硬度的交联橡胶形成。胎体10包括第一胎体帘布层28和第二胎体帘布层30。第一胎体帘布层28和第二胎体帘布层30位于两侧的胎圈8之间。第一胎体帘布层-->28和第二胎体帘布层30沿着胎面4和胎侧6的内侧设置。第一胎体帘布层28和第二胎体帘布层30由轴向内侧朝外经过胎圈芯24折回。第一胎体帘布层28和第二胎体帘布层30由胎体帘线和顶覆橡胶构成(未示出)。由胎体帘线相对于赤道平面形成的角度的绝对值通常为75度到90度。换句话说,轮胎2是子午线轮胎。胎体帘线通常使用有机纤维。优选的有机纤维的示例包括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人造纤维、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PEN)、芳族聚酰胺纤维。带束层12位于胎体10的径向外侧。带束层12设置在胎体10上。带束层12补强胎体10。带束层12包括内带束帘布层32和外带束帘布层34。内带束帘布层32和外带束帘布层34每个都由带束层帘线和顶覆橡胶形成(未示出)。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赤道平面倾斜。内带束帘布层32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斜方向与外带束帘布层34的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倾斜方向相反。带束层帘线的优选材料是钢。有机纤维可以用于带束层帘线。内衬层16结合在胎体10的内周表面。内衬层16由交联橡胶形成。用于内衬层16的橡胶具有气密性。内衬层16起到保持轮胎2的内压的部件的作用。胎圈包布18位于胎圈8附近。当轮胎2结合到轮辋中时,胎圈包布18抵接到轮辋上。通过抵接,保护了胎圈8的附近区域。胎圈包布18通常由布和漫渍入布中的橡胶构成。还可以使用单由橡胶形成的胎圈包布18。图2是示出图1中的轮胎2的带束层12和冠带层14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冠带层14由全冠带层(full band)36和位于胎肩附近的一对边缘冠带层(edge band)38构成。边缘冠带层38位于全冠带层36的径向外侧上。图3是示出图2中的全冠带层36和边缘冠带层38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在图3中,箭头线A表示轮胎2的圆周方向。全冠带层36由第一冠带层帘线40和顶覆橡胶42构成。第一冠带层帘线40螺旋卷绕。第一冠带层帘线40具有所谓的无缝结构。第一冠-->带层帘线40在大致圆周方向延伸。第一冠带层帘线40螺旋卷绕。由于此原因,第一冠带层帘线40严格来说略微倾斜于圆周方向。由第一冠带层帘线40与圆周方向形成的角度的绝对值小于2.0度。在本专利技术中,相对于圆周方向的角度的绝对值小于2.0度的方向定义为“大致圆周方向”。具有低模量Mc的第一冠带层帘线40用于全冠带层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其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其从所述胎面的端部沿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一对胎圈,其沿所述胎侧的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胎体,其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设置在两个所述胎圈之间;带束层,其设置在所述胎面的径向内侧的胎体上;以及,冠带层,其位于所述带束层和所述胎面之间,用于覆盖所述带束层,其中,所述冠带层包括全冠带层和一对边缘冠带层,所述一对边缘冠带层设置在胎肩附近并位于所述全冠带层的径向外侧上,所述全冠带层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 螺旋卷绕的第一冠带层帘线,所述边缘冠带层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的第二冠带层帘线,并且所述第二冠带层帘线的模量高于所述第一冠带层帘线的模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12-21 2005-3674591.一种充气轮胎,包括:胎面,其具有形成胎面表面的外表面;一对胎侧,其从所述胎面的端部沿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一对胎圈,其沿所述胎侧的径向方向大致朝内延伸;胎体,其沿着所述胎面和所述胎侧的内侧设置在两个所述胎圈之间;带束层,其设置在所述胎面的径向内侧的胎体上;以及,冠带层,其位于所述带束层和所述胎面之间,用于覆盖所述带束层,其中,所述冠带层包括全冠带层和一对边缘冠带层,所述一对边缘冠带层设置在胎肩附近并位于所述全冠带层的径向外侧上,所述全冠带层包括在大致圆周方向上螺旋卷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益任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