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及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778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4: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重机及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起重机的结构。该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其中,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与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履带架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用以优化起重机的结构。该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其中,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与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履带架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履带底盘:作业时依靠履带架将载荷传递到地面,行走时依靠履带行走装置驱动的底盘。 履带架:又称履带梁、履带行走装置。一般由履带架结构、行走机构、驱动轮、支重轮、托链轮、履带板组成。 “八”字行走:两条履带不平行,存在夹角,导致行走时出现跑偏、啃齿、四轮一带磨损、行走不平稳等各种现象。 对于小吨位履带起重机,为满足作业时整机稳定性的需求,以及运输时履带架13可收回,整机宽度符合运输要求的需要,车架10与履带架13间通常采用插入式连接方式,如图1。而由于制造误差的存在,车架10外伸梁与履带架13方洞之间前后方向必然需要留有足够的间隙,如图2,以保证车架10外伸梁能够顺利的插入履带架13方洞内。但足够间隙的存在,就易导致行走时履带架13与车架10之间产生较大的位移,两根履带架13之间就不再平行,从而会导致行走跑偏、啃齿、四轮一带磨损、行走不平稳等各种现象的发生。 现有技术中,为保持两履带架13平行,避免车架10与履带架13前后方向产生明显位移,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在车架10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垫16,如图3所示。 方法二:车架10外伸梁(车架摆腿11)与履带架13方洞间采用销轴进行定位,限制履带架13相对车架10产生位移,如图4所示。 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下述问题: 方法一:调整垫16需在装配履带架13前装配到车架10外伸梁上,调整垫16厚度是否合适需等履带架13装配完成后才能知道,易造成重复拆装履带架13、多次调整调整垫16厚度的现象出现。 方法二:采用定位销轴12定位固然准确,但外伸梁及履带架13方洞内装配销轴的孔加工非常困难,且会导致生产成本的提高。装配时,外伸梁与履带架13方洞内的孔还经常会出现对不上的现象,需要现场对销孔进行修整,甚至返回机加工序重新对孔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以优化起重机的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所述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所述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折弯结构; 所述调整板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其中另一端开设有长圆孔,螺栓穿过所述长圆孔将所述调整板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数量至少为一块,各块所述调整板叠设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金属板。 本专利技术再提供一种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将履带架套入车架; 在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安装调整板,且使得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折弯结构; 所述调整板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其中另一端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其中另一端开设有长圆孔,螺栓穿过所述长圆孔将所述调整板固定在所述方洞门板上; 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的方向一致。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的数量至少为一块,各块所述调整板叠设在一起。 如上所述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优选的是,所述调整板为金属板。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结构,且调整板直接固定在方洞门板上,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在实际安装时,先将履带架套在车架上,然后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调整板在方洞门板上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从而满足履带架和车架之间前后方向间隙调整的需求。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式存在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地改善采用插入式连接的履带底盘行走过程中车架、履带架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过大导致行走跑偏、行走不平稳,进而导致四轮一带磨损,带载行走危险系数增加等的现象,使得履带行走更平稳,整个履带设备及其带载行走时的吊装物体安全性得到保障。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插入式连接车架、履带架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履带架、车架前后方向间隙处示意; 图3为现有技术中采用装配式调整板调整间隙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板调整间隙的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上调整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起重机上履带架与车架之间的间隙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履带架; 2、车架;3、调整板; 4、螺栓;5、螺母;6、垫圈; 7、方洞立板;8、方洞门板;10、车架; 11、车架摆腿;12、定位销轴;13、履带架; 14、方洞立板;15、方洞门板;16、调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5?图7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一技术手段进行替换或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任意两个或更多个技术手段或技术特征互相进行组合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起重机,其能够调节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该起重机包括履带架I和车架2,履带架I的方洞门板8上设置有调整板3 ;且调整板3的一部分位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此处的前、后方向是以起重机的履带前进的方向为前,后退的方向为后。整个起重机上一共有四处需要调整的、且处于履带架I与车架2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这四处间隙以起重机的回转中心为对称点,图6示意了其中一处需要塞入调整板3的空隙。 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调整板3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架2外伸梁上增加装配式调整板3和采用销轴固定式调整前后方向的间隙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起重机,包括履带架和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架的方洞门板上设置有调整板;且所述调整板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履带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前后方向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美莲成亚鹏纪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