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鸭瘟组合物、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069148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鸭瘟组合物、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兽用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0~100份,抗鸭瘟转移因子0.5~2份。该冻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5~97份,抗鸭瘟转移因子1~2份,灭活剂0.2~0.3份,防腐剂0.01~0.02份,耐热冻干保护剂2.05~3.6份;具有降低保存条件,延长保存时间,抗体效价高、生物活性良好等优点,抗鸭瘟转移因子与抗鸭瘟卵黄抗体配合使用具有防治鸭瘟病的功效,能提高鸭的免疫力和成活率,使用方便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鸭瘟组合物、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兽用饲料添加剂
。该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0~100份,抗鸭瘟转移因子0.5~2份。该冻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5~97份,抗鸭瘟转移因子1~2份,灭活剂0.2~0.3份,防腐剂0.01~0.02份,耐热冻干保护剂2.05~3.6份;具有降低保存条件,延长保存时间,抗体效价高、生物活性良好等优点,抗鸭瘟转移因子与抗鸭瘟卵黄抗体配合使用具有防治鸭瘟病的功效,能提高鸭的免疫力和成活率,使用方便且成本低。【专利说明】—种抗鸭瘟组合物、冻干粉、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用抗鸭瘟组合物,以及抗鸭瘟冻干粉,同时还涉及该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兽用饲料添加剂

技术介绍
鸭痕(Duckplap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Duck virus enteritis, DVE),是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特征是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早在1923年Baudet氏在荷兰首次发现本病,直到1940年Bos氏首次提出鸭瘟的名称,并确认是一种不同于鸡瘟的新病毒病。以后在欧、美各国均有本病发生的报道。鸭瘟在我国流行的正式报道是黄引贤1957年在广东首先提出的,随后武汉、上海、浙江、江苏、广西、湖南和福建等地陆续发现,至80年代传播到东北各省。1957年以来,本病广泛流行于我国华南、华中、华东养鸭业较发达地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1963年全国农业科学规划会议将防制鸭瘟作为重点课题,其后许多单位进行了大量的防治研究工作,并成功地研制了各类预防用疫苗,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和流行,有力地保障了养鸭业的发展。然而,人们通过疫苗类对鸭瘟进行免疫,早期效果较好,但是需要多次接种,操作麻烦,成本较高,容易使畜禽产生应激反应,且疫苗对于保藏条件要求较为苛刻,需在低温下冷藏,室温条件下一段时间则失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够防治鸭瘟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鸭瘟组合物。 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鸭瘟冻干粉。 再者,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抗鸭瘟冻干粉的制备方法。 最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鸭瘟冻干粉在制备饲料中的应用。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鸭瘟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0?100份,抗鸭瘟转移因子0.5?2份。 一种抗鸭瘟冻干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5?97份,抗鸭瘟转移因子I?2份,灭活剂0.2?0.3份,防腐剂0.01?0.02份,耐热冻干保护剂2.05? 3.6 份。 所述的灭活剂为甲醛。 所述的防腐剂为硫柳汞。 优选的,所述的耐热冻干保护剂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硒0.05?0.1份,维生素C0.5?I份,聚乙烯吡咯烷酮I?2份,甘氨酸0.5份。 一种抗鸭瘟冻干粉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I)分离毒株制备疫苗:取鸭瘟病毒株增殖、灭活后制得疫苗备用; (2)免疫健康鸡群制备高免蛋:取步骤(I)制备的疫苗免疫接种健康鸡群,当抗体效价达到1:256时,收集高免蛋清理、消毒后晾干备用; (3)酸化处理:取步骤(2)制备的高免蛋分离卵黄,加入等体积的无菌水,充分搅拌至颜色发白得卵黄溶液,在卵黄溶液中加入PH值为4.9?5.2的预冷酸化水,加入量为卵黄溶液体积的8倍,混匀后室温下静置沉淀; (4)取步骤(3)静置后的上清液,按体积加入0.8%的NaCl和NaSO4混合物,以提高抗体的解离度,离心得含有抗鸭瘟卵黄抗体的上清液; (5)取步骤(4)中的上清液,上清液中抗鸭瘟卵黄抗体的量为95?97份,再在上清液中加入I?2份的抗鸭瘟转移因子,混匀后依次用0.45 μ m和0.22 μ m的滤膜过滤; (6)将步骤(5)的滤液浓缩得浓缩液,在浓缩液中依次加入0.2?0.3份的灭活齐IJ、0.01?0.02份的防腐剂及2.05?3.6份的耐热冻干保护剂,混匀后经预冻、冻干处理即得抗鸭瘟冻干粉。 所述步骤(2)中第一次使用灭活疫苗正常量,为103_2ELD5tlA).1ml鸭瘟病毒灭活疫苗1.5mL,间隔7天免疫I次,后续每次免疫增加I倍量,于第二次免疫后开始检测抗体效价。 所述步骤(4)中NaCl与NaSO4的质量比为4:1。 所述步骤(5)中的抗鸭瘟转移因子可以为市售商品,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制备得到: ( I)用灭菌后的生理盐水清洗用鸭瘟病毒抗原免疫过的猪脾脏,去其表面筋、脂肪等组织,再用生理盐水冲洗; (2)将步骤(I)处理后的猪脾脏破碎,加入2倍预冷的PBS缓冲液,用组织匀浆仪将其匀质得匀浆液; (3)在将步骤(2)中的匀浆液用超声破碎仪处理1min得破碎液; (4)将步骤(3)的破碎液调至pH值为5.3?5.7,6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液; (5)将步骤(4)的上清液用微滤膜过滤,截留分子量7000道尔顿的物质,收集上清液; (6)将步骤(5)的上清液用除菌滤膜过滤,得到抗鸭瘟转移因子原液,4°C保存或冻干备用。 本专利技术冻干粉中加入的抗鸭瘟转移因子可以将原液换算成转移因子的含量加入,也可以加入经冻干处理的转移因子粉末。 一种抗鸭瘟冻干粉在制备饲料中的应用,步骤如下:取抗鸭瘟冻干粉,按照重量百分比为0.2?0.6%加入饲料中,混匀即得。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饲料添加剂用抗鸭瘟冻干粉具有降低保存条件,延长保存时间,抗体效价高、生物活性良好等优点,将其按一定比例加入饲料配方中,可以预防和治疗鸭瘟,提高鸭的免疫力和成活率,使用方便,能降低成本和劳动力。该冻干粉将两种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抗鸭瘟的生物物质融合在一起,能提高防治鸭瘟的能力。其中,抗体是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生物活性物质,是属于被动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不能有效调动机体的有效主动的机能,只能对相应的病毒起到作用,转移因子是一种特异的调节免疫机能的活性物质,可以调节机体的有效的免疫系统机能,从而主动参与免疫,刺激淋巴细胞等体液主面的免疫。两者联用将大大提高攻守作用,提高机体的防治机能。本专利技术抗鸭瘟卵黄抗体能有效预防鸭瘟,对动物没有毒副作用,环保、无残留,将高免制得的抗鸭瘟卵黄抗体作为添加组分加入饲料中,能在较大程度上预防鸭瘟,加大添加量还能治疗鸭瘟;抗鸭瘟转移因子与抗鸭瘟卵黄抗体配合使用能提高单方的防治效果。 本专利技术采用健康鸡群作为免疫对象,能降低毒株返祖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快速提高抗体效价至1:256,通过鸡强化免疫后制成的卵黄抗体对鸭瘟防治效果突出,见效快、疗效显著,且针对性强。 本专利技术抗鸭瘟冻干粉中耐热冻干保护剂采用硒、V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甘氨酸四种组分,其中,硒是一种微量元素,具抗突变作用、抗氧化作用、促进致癌物的体内灭活作用、抗细胞增殖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调节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使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减缓生物活性物质的有效活性的作用具有很多种,具有抗氧化性和避免日晒后的一系列的变化,还可以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鸭瘟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抗鸭瘟卵黄抗体90~100份,抗鸭瘟转移因子0.5~2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红云赵小中郭俊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联合英伟饲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