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7983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1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后悬挂、轮毂电机及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车辆的车架上,所述后悬挂包括减震器及纵拉杆,所述减震器通过所述支座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纵拉杆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轮毂电机位于所述车轮的内侧,所述车轮与所述后悬挂相连,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一第一轴承,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纵拉杆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轴承,使所述轮毂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绕支座轴线转动使车轮距在一伸展及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后悬挂上还设有一限位锁止装置,所述限位锁紧装置在所述车轮转动至伸展位置或收缩位置时固定所述车轮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及限位锁止装置的运用,利用轮毂电机的翻转达到了改变轮距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其所带来的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生活环境恶化的重要因素,而电动汽车因其节能、环保等优势已成为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努力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电动汽车除了具有节能、环保等优势之外,还具有小巧、便利等特点,使得电动汽车与大体积的普通家用车相比,不太容易因为停车场地过小而无法停车。但是由于电动汽车体积较小,而使得汽车轮距也相对较小,这就使得电动汽车在高速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容易发生侧翻,造成安全事故。然而增大轮距又会增大汽车体积,不利于汽车的停放或窄路通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调整汽车轮距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该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汽车轮距的大小,即可保证行车安全性及又便于汽车的停放或窄路通行。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后悬挂、轮毂电机及支座,所述支座固定于车辆的车架上,所述后悬挂包括减震器及纵拉杆,所述减震器通过所述支座与所述车架相连,且所述纵拉杆与所述车架相连,所述轮毂电机位于所述车轮的内侧,所述车轮与所述后悬挂相连,所述减震器与所述支座之间设有一第一轴承,所述减震器与所述纵拉杆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轴承,使所述轮毂电机能够驱动所述车轮绕支座轴线转动使车轮距在一伸展及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后悬挂上还设有一限位锁止装置,所述限位锁止装置在所述车轮转动至伸展位置或收缩位置时固定所述车轮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当所述车轮位于轮距伸展状态时,所述后悬挂和所述车架位于所述车轮的同一侧,当所述车轮位于轮距收缩状态时,所述后悬挂和所述车架位于所述车轮的两个相对侧。根据一个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支座下部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减震器上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轴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间,使所述第二连接部能够绕支座轴线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纵拉杆远离车架的一端设有圆形衬套,所述减震器的下部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所述圆形衬套与所述纵拉杆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圆形衬套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减震器通过减震器安装架与所述车轮相连,所述第二轴承及所述圆形衬套位于所述减震器安装架的下方或上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纵拉杆与车架连接的一端设有第四连接部,所述纵拉杆通过所述第四连接部固定于所述车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纵拉杆与所述车架连接的一端开有两个分叉,所述分叉的末端各设有第四连接部,其中一个第四连接部从水平方向固定于车架上,另一个第四连接部从竖直方向固定于车架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锁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轴承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锁止装置包括限位装置及锁止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在车轮转动时限定所述车轮运动的终点;所述锁止装置在所述车轮运动至终点时固定所述车轮的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块及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限位块相对于所述车架固定不动,所述第二限位块随所述车轮转动,当汽车轮距处于伸展动作或收缩动作完成状态时,所述第一限位块与所述第二限位块接触;所述锁止装置包括电磁体、弹簧、锁舌及锁槽,所述锁止装置处于常闭状态,所述电磁体在所述轮距调整装置工作时将所述锁舌拉出锁槽,使所述车轮能够绕所述支座轴线转动,所述弹簧在所述车轮处于轮距伸展或收缩完成位置时根据所述限位装置的信号将所述锁舌压入锁槽,阻止所述车轮沿所述支座轴线转动。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轴承及限位锁止装置的运用,利用轮毂电机的转动达到了改变轮距的目的,使车辆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轮距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轮距的需求,即可保证行车的安全性,也可兼顾停车的便利性。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在轮距伸展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在轮距收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的结构,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后悬挂10、轮毂电机20、车轮30、支座40及限位锁止装置50。其中,后悬挂10包括减震器11及纵拉杆12,减震器10通过纵拉杆12与车架70(见图2及图3)相连。轮毂电机20位于车轮30的内侧且与后悬挂10相连,整个汽车轮距调整装置通过支座40与车架70相连,支座4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车架70之上。减震器11与支座40之间设有第一轴承61,减震器11与纵拉杆1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轴承(图未示),使车轮30能够在轮毂电机20的驱动下绕支座40的轴线转动使车轮距在一伸展状态及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当车轮30处于伸展位置时,后悬挂10和车架70位于车轮30的同一侧,两车轮30轮距较大。当车轮30处于收缩位置时,后悬挂10和车架70位于车轮30的两个相对侧,两车轮30轮距较小。第一轴承61的设置使轮毂电机20能够带动车轮30绕支座40轴线转动,第二轴承的设置使纵拉杆12可以对后悬挂10提供拉力但是不影响后悬挂10随车轮30的转动。限位锁止装置50设于第二轴承处,限位锁止装置50用于在车轮距调整完毕后固定车轮30的位置,使车轮30不能绕支座40轴线转动。具体地,支座40的下部设有第一连接部41。减震器11包括弹簧111、活塞杆112(见图2及图3)、缸筒113,防尘罩114、第二连接部115、减震器安装架116及第三连接部117,第二连接部115位于减震器11的上部,减震器11上的弹簧111及活塞杆112的上端固定于第二连接部115的下部。所述的第一轴承6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41的下部与第二连接部115的上部之间,使后悬挂10能够绕支座40的轴线转动。第三连接部117设于减震器11的下端,固定于减震器安装架116上。纵拉杆12远离车架70的一端设有圆形衬套121,第三连接部115通过圆形衬套121与纵拉杆12相连,第三连接部115与圆形衬套121的连接部位位于减震器安装架116的下部,所述的第二轴承设置于第三连接部117与圆形衬套121之间。减震器安装架116固定于于制动器连接板21的一侧,制动器连接板21的另一侧固定于轮毂电机20上。在本实施例中,限位锁止装置50设于纵拉杆12远离车架70一侧的圆形衬套121内。限位锁止装置50分为限位装置及锁止装置(图未示),限位装置包括第一限位块51及第二限位块52。其中,第一限位块51设于圆形衬套121上靠近纵拉杆12的一侧,第二限位块52设于第三连接部117上且可随第三连接部117转动,上述两个限位块上均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块52为两个,且这两个第二限位块52的位置相对当汽车轮距调整装置使车轮30处于伸展动作完成位置时,位于后方的第二限位块52与第一限位块51接触,当汽车轮距调整装置使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后悬挂(10)、轮毂电机(20)、车轮(30)及支座(40),所述支座(40)固定于车辆的车架(70)上,所述后悬挂(10)包括减震器(11)及纵拉杆(12),所述减震器(11)通过所述支座(40)与所述车架(70)相连,且所述纵拉杆(12)与所述车架(70)相连,所述轮毂电机(20)位于所述车轮(30)的内侧,所述车轮(30)与所述后悬挂(1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1)与所述支座(40)之间设有一第一轴承(61),所述减震器(11)与所述纵拉杆(12)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轴承,使所述轮毂电机(20)能够驱动所述车轮(30)绕支座(40)轴线转动使车轮距在一伸展及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后悬挂(10)上还设有一限位锁止装置(50),所述限位锁止装置(50)在所述车轮(30)转动至伸展位置或收缩位置时固定所述车轮(30)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包括后悬挂(10)、轮毂电机(20)、车轮(30)及支座(40),所述支座(40)固定于车辆的车架(70)上,所述后悬挂(10)包括减震器(11)及纵拉杆(12),所述减震器(11)通过所述支座(40)与所述车架(70)相连,且所述纵拉杆(12)与所述车架(70)相连,所述轮毂电机(20)位于所述车轮(30)的内侧,所述车轮(30)与所述后悬挂(10)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1)与所述支座(40)之间设有一第一轴承(61),所述减震器(11)与所述纵拉杆(12)的连接处设有一第二轴承,使所述轮毂电机(20)能够驱动所述车轮(30)绕支座(40)轴线转动使车轮距在一伸展及一收缩状态之间转换,所述后悬挂(10)上还设有一限位锁止装置(50),所述限位锁止装置(50)在所述车轮(30)转动至伸展位置或收缩位置时固定所述车轮(30)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车轮(30)位于轮距伸展状态时,所述后悬挂(10)和所述车架(70)位于所述车轮(30)的同一侧,当所述车轮(30)位于轮距收缩状态时,所述后悬挂(10)和所述车架(70)位于所述车轮(30)的两个相对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40)下部设有第一连接部(41),所述减震器(11)上部设有第二连接部(115),所述第一轴承(61)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4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5)之间,使所述第二连接部(115)能够绕支座(40)轴线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轮距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拉杆(12)远离车架(70)的一端设有圆形衬套(121),所述减震器(11)的下部设有第三连接部(117),所述第三连接部(117)通过所述圆形衬套(121)与所述纵拉杆(12)连接,所述第二轴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17)与所述圆形衬套(121)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席鹏东刘巍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