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益波专利>正文

可调节轮距的车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6626132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调节轮距的车底,包括车底主体、前转向功能组件和后驱动牙箱组件;所述后驱动牙箱组件包括连接伸缩杆、壳体、伸缩杆压件、马达组件和车轮组件;所述伸缩杆压件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车底主体上,所述壳体包括牙箱上壳和牙箱下壳,所述伸缩杆通过伸缩杆压件固定在牙箱下壳上,所述伸缩杆包括固定端和调节端,所述固定端固定在车底主体上,所述调节端由伸缩杆压件固定在牙箱下壳上,连接伸缩杆和牙箱下壳上都设置有环形条纹,通过调节两者间环形纹啮合的位置,可以调节前后车轮中心距离,使得该车底可以搭配不同的车身,减少了一些重复的开发设计工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玩具车(车模)配件,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前后轮距的车底。
技术介绍
玩具车(车模)各式各样,总体来讲都是由车底上配上各式各样的车身壳体组成。 由于玩具车的种类多,大小形态多样,开发出一种新的大小或型号的玩具车不光需要开发设计车身壳体,还需要设计开发与车身配合的车底。由于车底的功能主要是支撑车身,通过车轮带动玩具车运动。车底的结构(遥控车底)一般都包括车底主体、连接在车底主体上的前轮转向功能组件和后轮驱动组件以及电源等部件组成,而现有的车底一般都尺寸固定, 不能调节车底长度,尤其是不能调节前后车轮的距离,这样就迫使每一款不同尺寸的车型就要开发配对一款特有的车底,这样就增加了开发成本,而且也增加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还大大的增加了开发设计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调节前后轮距的车底,该车底可以适用于多款玩具车。本技术的可调节轮距的车底,包括车底主体、前转向功能组件和后驱动牙箱组件;所述后驱动牙箱组件包括连接伸缩杆、壳体、伸缩杆压件、马达组件和车轮组件;所述马达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给所述车轮组件提供动力;所述车轮组件连接在壳体的下方; 所述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可调节轮距的车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底主体、前转向功能组件和后驱动牙箱组件;所述后驱动牙箱组件包括连接伸缩杆、壳体、伸缩杆压件、马达组件和车轮组件;所述马达组件设置在壳体内,并给所述车轮组件提供动力;所述车轮组件连接在壳体的下方;所述伸缩杆压件将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在车底主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益波
申请(专利权)人:周益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