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670180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0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用于废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输入药品的加药管道、用于将药品与废水混合成混合液的提升泵、中间管道、用于充分混合所述混合液的混合器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加药管道与所述提升泵相连通,所述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混合器以将混合液输入至所述混合器;所述提升泵内设有叶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通过提升泵,使得从所述加药管道输入的药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并与由进水管道进入的废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混合器对混合液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用于废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输入药品的加药管道、用于将药品与废水混合成混合液的提升泵、中间管道、用于充分混合所述混合液的混合器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加药管道与所述提升泵相连通,所述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混合器以将混合液输入至所述混合器;所述提升泵内设有叶轮。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通过提升泵,使得从所述加药管道输入的药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并与由进水管道进入的废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混合器对混合液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专利说明】 ?日么驻罢/t匕口 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混合效率较高且混合充分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是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工艺,是用来提高水质的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包括混合和凝聚两个过程。其中,混合至关重要,尤其是混合时间的长短将直接影响混凝的效果,该过程要求化学药剂在极短的时间内分散均匀,通常要求在I秒以内混合均匀,之后化学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形成微小絮体,从而为絮凝提供有利条件。目前,混合操作普遍采用机械搅拌混合方式,但机械搅拌无法实现瞬间均匀分散的目的,影响了废水与药剂的充分混合,从而降低了混凝的效果。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效率较高且混合充分的混合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输入药品的加药管道、用于将药品与废水混合成混合液的提升泵、中间管道、用于充分混合所述混合液的混合器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加药管道与所述提升泵相连通,所述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混合器以将混合液输入至所述混合器;所述提升泵内设有叶轮。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管道的出口位于所述叶轮的下方。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道与暴露在所述提升泵外部的所述加药管道相互垂直。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提升泵内部的所述加药管道包括第一水平部、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的第二水平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水平部的倾斜部,所述加药管道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上。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管道位于所述混合器的底部,所述出水管道位于所述混合器的顶部。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器包括呈圆柱形的筒体,所述中间管道的出口方向与所述筒体相切。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间管道的出口呈针形。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器包括水平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的若干隔板以及由所述隔板分隔形成的若干腔体。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板上设有弯头短管,且相邻两个隔板上的弯头短管在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以使得所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器中呈螺旋状上升。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药管道的数量为至少一个。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通过提升泵,使得从所述加药管道输入的药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并与由进水管道进入的废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混合器对混合液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进水管道、加药管道与提升泵相互连通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混合器的剖面示意图,并且标示出了流体的旋转方向。 图4是图1中混合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4中一个隔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与图4中隔板相邻的隔板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合装置100,其包括进水管道1、输入药品的加药管道2、用于将药品与废水混合成混合液的提升泵3、中间管道4、用于充分混合所述混合液的混合器5以及出水管道6。所述废水顺次经过进水管道1、提升泵3、中间管道 4、混合器5以及出水管道6。 其中,所述进水管道I与所述加药管道2与所述提升泵3相连通,具体地两两均相通。所述提升泵3为普通管道泵或耐腐蚀管道泵,内设有叶轮(未图示),以将从所述加药管道2输入的药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并与由进水管道I进入的废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混合液。为了快速地加入药品,所述加药管道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需要加入药品的量多时,可以用多个加药管道2同时加入药品。所述中间管道4连通所述提升泵3与所述混合器5,以将混合液输入至所述混合器5。所述混合器5用以对所输入的混合液进行充分混合,充分混合后的混合液由所述出水管道6排出。 请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道I与暴露在所述提升泵3外部的所述加药管道2相互垂直,以防止药品在加药管道2内残留,全部加入到废水中。而区别于本实施例,所述进水管道I与暴露在所述提升泵3外部的所述加药管道2也可以不垂直。位于所述提升泵3内部的所述加药管道2包括第一水平部21、低于所述第一水平部21的第二水平部2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第二水平部21、22的倾斜部23,所述加药管道2的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二水平部22上。所述加药管道2的出口位于所述叶轮的下方,优选地位于所述叶轮的正下方,且插入足够的深度,以保证所述药品溶液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区别于本实施例,位于所述提升泵3内部的所述加药管道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所述出口也可以设置于其他位置,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请参图1及图4所示,所述中间管道4连接于所述混合器5的底部,所述出水管道6位于所述混合器5的顶部。所述中间管道4的出口呈针形,以使得混合液以较大的速度射流入混合器5中。请参图5所示,所述混合器5包括呈圆柱形的筒体51以及水平设置且在竖直方向上间隔排列的若干隔板52。这些隔板52将所述筒体51分隔成若干腔体53。请参图5及图6所示,每一个隔板52上均设有弯头短管521,且相邻的两个隔板52上的弯头短管521在所述竖直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中间管道4的出口方向与所述筒体51相切,以使得所述混合液在所述混合器5中呈螺旋状上升,更容易形成旋流。如此设置,能够使所述流体在所述混合器5中呈螺旋状上升。 使用时,污水沿所述进水管道I进入所述提升泵3 ;同时,药品配成溶液通过所述加药管道2到达所述提升泵3的叶轮的正下方。在所述叶轮的高速旋转作用下,药品溶液被瞬间分散均匀,与废水一同沿中间管道4自混合器5底部切向以射流的方式进入,并在混合器5内呈螺旋上升状。通过上升旋流使药品溶液与污水得到充分混合后,从混合器5的顶端出口流入出水管道6。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混合装置通过提升泵3,使得从所述加药管道2输入的药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均匀分散,并与由进水管道I进入的废水进行预混合形成混合液;再通过混合器5中交错设置的弯头短管521使得混合液以旋流的方式经过混合器5,从而使得混合液进行更充分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率。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装置,用于废水处理,其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装置,用于废水处理,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进水管道、输入药品的加药管道、用于将药品与废水混合成混合液的提升泵、中间管道、用于充分混合所述混合液的混合器以及出水管道,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加药管道与所述提升泵相连通,所述中间管道连通所述提升泵与所述混合器以将混合液输入至所述混合器;所述提升泵内设有叶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张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