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88523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1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供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的水质调节池、具有第一生化区和污泥沉淀回流区的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具有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耦合装置、除磷罐,所述除磷罐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相连通的出水回流管;占地面积较小,且能耗低,且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丙烯酸自20世纪30年代实现工业化生产以来,其工艺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氰乙醇法、羰基合成法、烯酮法、丙烯腈水解法和丙烯两步氧化法。目前,丙烯两步氧化法是丙烯酸的主要生产方法,在采用丙烯两步氧化法生产丙烯酸的过程中,需用水吸收氧化产物,经分离、精制工序得到丙烯酸产品。因此,在丙烯酸及酯的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废水产生。丙烯酸及酯工业生产中的废水有如下特征:废水量大、有机物含量高且污染物成分复杂、水质波动大。第CN201220405424.2号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丙烯酸及酯混合生产废水的厌氧处理装置。将废水引入调节池调节水质、水量及pH后,进行气浮处理及中和,同时进行金属离子沉淀反应,出水时投加PAC和PAM絮凝。上清液和其它生产废水混合后一起进入水解酸化池进行预酸化,经pH和温度调节后,自流进入生物氧化池进行好氧处理。但该方法占地面积大。第CN201610609657.7号中国专利提出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回收利用废水处理技术。采用“超声波法预处理+厌氧法+两级好氧法+超声波法深度处理”的组合工艺,针对COD值>4万mg/L的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进行处理,其中超声波法预处理采用两段式进行:先采用较高频率处理,再采用低频率处理。处理后出水COD<60mg/L,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但是超声法需要提供能源,另外超声的辐射范围不广,作用体积并不是很大,在工程上利用有些困难。第CN201610320102.0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浓度丙烯酸及酯废水的组合处理方法,利用氧化剂氧化除去酸性废水中的甲醛、乙醛和丙烯醛,碱中和氧化液中的醋酸和丙烯酸,中和液采用膜分离除水、减压浓缩、结晶和干燥制备醋酸盐的耦合技术处理酸性废水。该方法氧化液的甲醛去除率达到99.5%以上,中和液经RO膜分离后,其透过液达到国家环保二级排放标准。但是膜属于消耗品,成本高。第CN201210454811.X提出一种处理丙烯酸装置酸性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根据丙烯酸废水中含α-H和不含α-H的两类醛的相对含量,采用碱金属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中的一种或多种,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脱醛反应。处理后的丙烯酸废水生物毒性大大降低,采用厌氧-好氧联用生物方法继续处理,确保出水可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标准,实现高浓度含醛丙烯酸废水的综合治理。但是脱醛反应要求高,能源消耗大。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供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的水质调节池、具有第一生化区和污泥沉淀回流区的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具有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耦合装置、除磷罐,所述除磷罐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相连通的出水回流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质调节池包括与丙烯酸废水源以及外界水源均相连通的池本体、用以向所述池本体内投加营养调节剂和/或pH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组件、用以检测所述池本体内的液体的pH值的pH检测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营养调节剂为硫酸铵,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上下贯通的提升筒、设于所述提升筒内且与外部的空气泵连接的第一曝气头、套设于所述提升筒的上端的外侧的三相分离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周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三相分离器之间形成回流缝,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流缝上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与所述回流缝下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进水口以及污泥排放口,所述提升筒内形成所述第一生化区,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环形挡板形成所述污泥沉淀回流区。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流缝呈倒喇叭状且呈环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装置包括桶体、设于所述桶体内以将所述桶体内的空间沿水平方向分隔为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隔板、设于所述臭氧氧化区且与外界臭氧源相连接的臭氧曝气头、设于所述第二生化区内的生物填料层、设于所述桶体上与所述第二生化区相对应的位置处且分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的底部和顶部的进水管、出水管,所述隔板的底部、顶部分别设有连通所述臭氧氧化区与所述第二生化区的下回流口、上回流口,所述臭氧曝气头、生物填料层均位于所述上回流口与所述下回流口之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臭氧氧化区内且与外部的空气泵连接的第二曝气头,所述第二曝气头位于所述臭氧曝气头的下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装置还包括用以反洗所述生物填料层的反洗组件,所述反洗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生物填料层下侧的用以通入空气的反洗曝气管、反洗进水管及设于生物填料层上侧的反洗出水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耦合装置还设有位于所述生物填料层下侧的支撑层,所述反洗曝气管及反洗进水管均设置于所述支撑层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除磷罐包括罐体、用以向所述罐体内加入除磷剂的第二加药组件、用以搅拌所述罐体内的液体的搅拌组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中,一方面,将第一生化区、污泥沉淀回流区整合形成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将臭氧氧化区与第二生化区整合形成一体的耦合装置,占地面积较小,且能耗低;另一方面,生产车间的水质波动较大的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复合无梯度反应器、耦合装置、除磷罐后产水可以实现COD<500mg/L和TP<8mg/L的出水排放要求,具有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且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的示意框图。图2是本技术中的丙烯酸废水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提供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100,包括供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的水质调节池1、具有第一生化区和污泥沉淀回流区的复合无梯度反应器2、具有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耦合装置3、除磷罐4,经实验,所述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100运行平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且,生产车间的水质波动较大的丙烯酸废水经所述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100后,除磷罐4的产水可以实现COD<500mg/L和TP<8mg/L的出水排放要求,同时,所述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100中将第一生化区、污泥沉淀回流区整合形成复合无梯度反应器2,将臭氧氧化区与第二生化区整合形成一体的耦合装置3,占地面积较小,且能耗低。所述除磷罐4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2相连通的出水回流管41,能够利用除磷罐4产水替代或部分替代原用以稀释水质调节池1中的丙烯酸废水的水,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的排水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供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的水质调节池、具有第一生化区和污泥沉淀回流区的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具有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耦合装置、除磷罐,所述除磷罐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相连通的出水回流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包括供丙烯酸废水依次经过的水质调节池、具有第一生化区和污泥沉淀回流区的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具有臭氧氧化区和第二生化区的耦合装置、除磷罐,所述除磷罐设置有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相连通的出水回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调节池包括与丙烯酸废水源以及外界水源均相连通的池本体、用以向所述池本体内投加营养调节剂和/或pH调节剂的第一加药组件、用以检测所述池本体内的液体的pH值的pH检测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调节剂为硫酸铵,所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无梯度反应器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上下贯通的提升筒、设于所述提升筒内且与外部的空气泵连接的第一曝气头、套设于所述提升筒的上端的外侧的三相分离器、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周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与所述三相分离器之间形成回流缝,所述壳体与所述回流缝上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出水口、与所述回流缝下方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进水口以及污泥排放口,所述提升筒内形成所述第一生化区,所述三相分离器与所述环形挡板形成所述污泥沉淀回流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缝呈倒喇叭状且呈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军王慧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