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第N级GOA单元包括:一上拉控制电路(100)、一上拉电路(200)、一下传电路(300)、一下拉电路(400)、一下拉保持电路(500)、一上升电路(600),并引入第一负电位(VSS1)、第二负电位(VSS2)与第三负电位(VSS3),该三个负电位依次降低,分别对输出端G(N),第一节点Q(N)、第二节点P(N),驱动信号端ST(N)做下拉处理,有效防止了电路特殊TFT漏电的问题。该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的TFT开关的导通沟道为氧化物半导体导通沟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第N级GOA单元包括:一上拉控制电路(100)、一上拉电路(200)、一下传电路(300)、一下拉电路(400)、一下拉保持电路(500)、一上升电路(600),并引入第一负电位(VSS1)、第二负电位(VSS2)与第三负电位(VSS3),该三个负电位依次降低,分别对输出端G(N),第一节点Q(N)、第二节点P(N),驱动信号端ST(N)做下拉处理,有效防止了电路特殊TFT漏电的问题。该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的TFT开关的导通沟道为氧化物半导体导通沟道。【专利说明】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
本专利技术设计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IGZ0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GOA (Gate Drive On Array),是利用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Array制程将栅极驱 动器制作在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上,以实现逐行扫描的驱动方式。 G0A电路主要由上拉电路(Pull-up part)、上拉控制电路(Pull-up control part)、下传电路(Transfer part)、下拉电路(Pull-down part)、下拉保持电路(Pull-down Holding part)、以及负责电位抬升的上升电路(Boost part)组成。 上拉电路主要负责将输入的时钟信号(Clock)输出至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栅极,作为液晶显示器的驱动信号。上拉控制电路负责控制上拉电路 的打开,一般是由上级G0A电路传递来的信号作用。下拉电路负责在输出扫描信号后,快速 地将扫描信号(亦即薄膜晶体管的栅极的电位)拉低为低电平。下拉保持电路则负责将扫 描信号和上拉电路的信号(亦即施加于Q点的信号)保持在关闭状态(即设定的负电位), 通常有两个下拉保持电路交替作用。上升电路则负责Q点电位的二次抬升,这样确保上拉 电路的G(N)正常输出。 IGZO (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是一种含有铟、镓和锌的非晶氧化物,载流子 迁移率是非晶硅的20?30倍,可以大大提高TFT对像素电极的充放电速率,提高像素的响 应速度,实现更快的刷新率,同时更快的响应也大大提高了像素的行扫描速率,使得超高分 辨率在TFT-IXD中成为可能。另外,由于晶体管数量减少和提高了每个像素的透光率,IGZ0 显示器具有更高的能效水平,而且效率更高。 IGZ0的G0A电路未来有可能取代a-Si的TFT,而现有技术中针对IGZ0的G0A开 发很少,尤其是针对大尺寸的G0A电路,需要克服很多由于IGZ0材料本身带来的问题,需要 克服的主要问题为:(l)Vth向负向漂移的问题;(2)SS区太陡峭,微小的电压变化将会引起 电流数量级的变化,将会直接导致G0A电路的关键TFT漏电,造成IGZ0的G0A功能失效。 请参阅图1以及图2,图1、图2为常见G0A电路的经典模块及其对应各个信号的时 序图,该常见G0A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T1,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输入信号端Input,源极也电 性连接于输入信号端Input,漏极电性连接于节点Q ;第二晶体管T2,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节 点Q,源极电性连接于时钟信号Clock,漏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Output ;第三晶体管T3,其栅 极电性连接于复位信号端Reset,源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Output,漏极电性连接于一负电 位VSS ;第四晶体管T4,其栅极电性连接于复位信号端Reset,源极电性连接于节点Q,漏极 电性连接于一负电位VSS ;电容Cb,其一端连接于节点Q,另一端与输出端Output相连;图1 中还包括下拉&补偿模块,其包括四条引线分别与节点Q,时钟信号Clock,输出端Output, 负电位VSS相连;所述第一晶体管T1用于依据输入信号端Input输入的信号导通第二晶体 管T2 ;所述第二晶体管T2用来依据时钟信号,由输出端输出信号脉冲;所述第三晶体管T3 与第四晶体管T4分别用于在非作用期间下拉节点Q与输出端Output的电位;电容Cb用于 节点Q电位的二次抬升,确保输出端Output信号的正常输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IGZ0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利用G0A技术降低液 晶显示器的成本,节省模组制程上的封装时间;利用IGZ0的G0A电路中的下拉与补偿模块, 遏制电路特殊TFT的漏电;有效的节省TFT的数量,合理的减少了 TFT的寄生电容,节约电 路的功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IGZ0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包括:级 联的多个G0A单元,设N为正整数,第N级G0A单元包括: 上拉电路,包括第一晶体管,该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源极电性 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用来依据第一时钟信号在输出端输出信号 脉冲; 下传电路,包括第二晶体管,该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源极电性 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用来依据第一时钟信号,由驱动信号端 输出驱动信号; 上拉控制电路,包括第三晶体管,该第三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0A单 元的前一级第N-1级G0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源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0A单元的前一级 第N-1级G0A单元的输出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用来依据驱动信号端发出的驱动信 号,导通上拉电路; 下拉保持电路,包括第一下拉保持电路;所述第一下拉保持电路包括:第四晶体 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源极也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漏极电性连接于第 二节点;第五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漏极电性 连接于第二负电位,用于在驱动信号端处于高电位时下拉第二节点的电位;第六晶体管,其 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0A单元的前一级第N-ι级G0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源极电性连 接于第二节点,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用于在驱动信号端处于高电位时下拉第二节 点的电位;第七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时钟信号,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 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第八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源极电性连接于输出 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第九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源极电性连接 于第一节点,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第十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源极 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负电位; 下拉电路,包括:第十三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0A单元的下一级第 N+1级G0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负电位, 用于在非作用期间拉低驱动信号端的电位,防止第五晶体管与第六晶体管在非作用期间产 生漏电;第十五晶体管,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0A单元的下一级第N+1级G0A单元的 驱动信号端,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漏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用于在输出端输出完 成后迅速下拉第一节点的电位。 上升电路,包括一电容,该电容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与输出端,用来二次 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级联的多个GOA单元,设N为正整数,第N级GOA单元包括:上拉电路(200),包括第一晶体管(T1),该第一晶体管(T1)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K),漏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G(N)),用来依据第一时钟信号(CK)在输出端(G(N))输出信号脉冲;下传电路(300),包括第二晶体管(T2),该第二晶体管(T2)的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K),漏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ST(N)),用来依据第一时钟信号(CK),由驱动信号端(ST(N))输出驱动信号;上拉控制电路(100),包括第三晶体管(T3),该第三晶体管(T3)的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OA单元的前一级第N‑1级GO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ST(N‑1)),源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OA单元的前一级第N‑1级GOA单元的输出端(G(N‑1)),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用来依据驱动信号端(ST(N‑1))发出的驱动信号,导通上拉电路(200);下拉保持电路(500),包括第一下拉保持电路(510);所述第一下拉保持电路(510)包括:第四晶体管(T4),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K),源极也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K),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第五晶体管(T5),其栅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ST(N)),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VSS2),用于在驱动信号端(ST(N))处于高电位时下拉第二节点(P(N))的电位;第六晶体管(T6),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OA单元的前一级第N‑1级GO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ST(N‑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VSS2),用于在驱动信号端(ST(N‑1))处于高电位时下拉第二节点(P(N))的电位;第七晶体管(T7),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时钟信号(XCK),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时钟信号(CK),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第八晶体管(T8),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源极电性连接于输出端(G(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负电位(VSS1);第九晶体管(T9),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负电位(VSS2);第十晶体管(T10),其栅极电性连接于第二节点(P(N)),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ST(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负电位(VSS3);下拉电路(400),包括:第十三晶体管(T13),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OA单元的下一级第N+1级GO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ST(N+1)),源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ST(N)),漏极电性连接于第三负电位(VSS3),用于在非作用期间拉低驱动信号端(ST(N))的电位,防止第五晶体管(T5)与第六晶体管(T6)在非作用期间产生漏电;第十五晶体管(T15),其栅极电性连接于该第N级GOA单元的下一级第N+1级GOA单元的驱动信号端(ST(N+1)),源极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漏极电性连接于驱动信号端(ST(N)),用于在输出端(G(N))输出完成后迅速下拉第一节点(Q(N))的电位;上升电路(600),包括电容(Cb),该电容(Cb)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节点(Q(N))与输出端(G(N)),用来二次抬升第一节点(Q(N))的电位,确保上拉电路(200)输出端(G(N))的正常输出;该基于IGZO制程的栅极驱动电路中的TFT开关器件中的导通沟道为氧化物半导体导通沟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军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