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模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下部的相应形状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上部的形状相同。上凹模上部设置有固定上凹模的固定槽。上凹模外径与下凹模内径相等。下凹模下部设置有固定用的凹槽。本技术通过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外形尺寸相同的型腔模,对板材进行初锻下料,通过上凹模与下凹模共同作用,在下料的同时即可对坏料进行初始锻造,节约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专利说明】齿轮初锻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齿轮加工设备,具体是齿轮初锻模,主要用于齿轮加工时初 锻工序。
技术介绍
齿轮是能互相啮合的有齿的机械零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公元 前300多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机械问题》中,就阐述了用青铜或铸铁齿轮传递 旋转运动的问题。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和阿基米德都研究过齿轮,希腊有名的专利技术家 古蒂西比奥斯在圆板工作台边缘上均匀地插上销子,使它与销轮啮合,他把这种机构应用 ...
【技术保护点】
齿轮初锻模,包括上凹模、下凹模,其特征在于上凹模位于下凹模之上,下凹模底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下部的相应形状相同,下凹模橫截面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截面相同,上凹模内腔顶部与所需要加工的齿轮上部的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春林,高福扣,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兴华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