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5135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7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包括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及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无油或少油曲轴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并且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包括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及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无油或少油曲轴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并且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曲轴,尤其是涉及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 缩机曲轴。 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
技术介绍
现代材料技术与摩擦学交叉发展生产的自润滑材料技术已突破,应用其技术生产 的自润滑轴承已应用航天航空、冶金、造船领域,在滚动转予压缩机曲轴上应用自润滑材料 技术可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拓展其产品应用领域。 现有滚动转子压缩机滚动轴承设计原理是基于PV极限理论,P代表轴承面的承 压,PV代表压力与速度的乘积,在摩擦滑动中既要保证轴承表面的耐压在限定值内,还要形 成液体摩擦面即油膜,这与轴承的结构、配合间隙、安装夹角、供油及油的粘度有关,其工作 性能直接影响了滚动转子压缩机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提高压缩 机的可靠性、降低使用成本的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包括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及 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与 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的厚度大于10微米。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为超高分子聚合物层、金属化合物层或纳米金刚石材料层。 超高分子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HPE)、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酰胺 (PMIA、PPTA)。 金属化合物为二硫化钥(MoS2)铜基合金(ZCuPbSn)或铝基合金(AlSnCu)。 纳米金刚石材料层为碳化硅、氮化硅及三氧化二铝构成的材料层。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覆贴在曲轴摩擦副的圆周上。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呈分段式均布在曲轴摩擦副的圆周上。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经机械物理、扩散渗透或经胶粘剂覆贴在曲轴摩擦副上。 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设有1个或两个曲轴偏心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无油或少油曲轴润滑结构的滚动转 子压缩机曲轴,从而能够提高压缩机的可靠性,并且还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曲轴摩擦副、2为自润滑材料层、3为曲轴偏心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上缸盖 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及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以及与 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的表面均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2,其厚度大于10微米。自润滑 材料层2可以覆贴在曲轴摩擦副的圆周上,也可以呈分段式均布在曲轴摩擦副1的圆周上。 自润滑材料层2可以由超高分子聚合物、金属化合物或纳米金刚石材料制作得到。使用的 超高分子聚合物可以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HPE)、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酰胺(PMIA、 PPTA),使用的金属化合物可以为金属化合物为二硫化钥(M〇S2)铜基合金(ZCuPbSn)或铝 基合金(AlSnCu),使用的纳米金刚石材料层为碳化硅、氮化硅及三氧化二铝构成的材料层。 在本实施例中,自润滑材料层2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HPE)制作得到。在制作时,自 润滑材料层2可以经机械物理、扩散渗透或经胶粘剂覆贴在曲轴摩擦副1上。另外,滚动转 子压缩机曲轴上还设有1个或两个曲轴偏心部3,在本实施例中,曲轴偏心部3套设有两个, 位于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及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1之间。【权利要求】1. 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包括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及与 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其特征在于, 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 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的厚度大于10微米。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为超高分子聚合物层、金属化合物层或纳米金刚石材料层。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超高分子聚合物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HPE)、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酰胺(PMIA、 PPTA)。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金属化合物为二硫化钥(MoS2)铜基合金(ZCuPbSn)或铝基合金(AlSnCu)。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覆贴在曲轴摩擦副的圆周上。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呈分段式均布在曲轴摩擦副的圆周上。8. 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 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润滑材料层经机械物理、扩散渗透或经胶粘剂覆贴在曲轴摩擦副上。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其特征在于, 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设有1个或两个曲轴偏心部。【文档编号】F16C3/14GK203879913SQ201420071898【公开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19日 【专利技术者】周易, 法浩湧 申请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自润滑结构的滚动转子压缩机曲轴,包括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及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其特征在于, 与上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 与下缸盖接触的曲轴摩擦副的表面覆贴有自润滑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易法浩湧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