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及粉罐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02792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4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及粉罐车。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包括:一对上平板,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凸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及支撑部,其支撑并连接在上平板与罐体之间,每一上平板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间隔设置的焊接部将行走平台焊接于粉罐车,与现有的通焊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减少与罐体的焊接量,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丝、焊剂及能源的消耗,增加了车辆的运输效益,并且,减少行走平台与罐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避免了行走平台与罐体贴合不严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及粉罐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罐车罐,尤其涉及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
技术介绍
市场中现有的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主要有焊接式和装配式两种结构,其中装配式行走平台安装工程量较大,生产制作精度要求较高,对于工程机械而言,要保证安装精度,需要花费焊接和装配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提高生产制作效率。对于目前市场上的焊接式行走平台,通常采用通焊方式,即沿着行走平台的长度方向,贯通的焊接于粉罐车。对于行走平台而言,通焊结构焊接的效率低,工艺复杂,对于行走平台的组装十分浪费人力和物力,并且若罐体卷制存在误差,通焊方式会造成的罐体与上平板贴合不严的问题,影响焊接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及粉罐车,使得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与粉罐车的对接方便、简单,更加节约人力和物力。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包括:一对上平板,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凸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及支撑部,其支撑并连接在上平板与罐体之间,每一上平板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焊接部形成在该对上平板的邻近两侧边。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于相邻焊接部之间设有凹入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凹入部与焊接部的衔接处具有圆角过渡。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后,凹入部与罐体不接触。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上平板上开设多个通孔。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所述通孔为长圆孔,多个通孔均匀或非均匀分布。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通孔周围具有凸台,使得通孔所在平面高于上平板所在平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每一上平板下方均匀设有多个支撑部,其垂直的支撑在上平板与罐体之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相邻支撑部的间距为1000-1500mm,支撑部的宽度为100mm。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支撑部与罐体接触部分具有弧度,以与罐体表面贴合。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还包括前封板和后封板,其固定位于每一上平板的两端,并封闭上平板的两端与罐体之间的空间。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前封板和后封板与罐体接触的一侧具有弧度,以与罐体贴合。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粉罐车,其包括罐体和上述的罐顶行走平台,罐顶行走平台与罐体焊接固定。 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分析行走平台对接时出现的罐体与行走平台对接贴合不严的问题,通过间隔设置的焊接部将行走平台焊接于粉罐车,与现有的通焊结构相比,本技术不仅可减少与罐体的焊接量,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丝、焊剂及能源的消耗,增加了车辆的运输效益,并且,减少行走平台与罐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避免了行走平台与罐体贴合不严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还增加了行走平台外观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罐顶行走平台与罐体结合的立体图。 图2为本技术的罐顶行走平台与罐体结合的另一立体图。 图3为本技术的罐顶行走平台的上平板的立体图。 图3A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技术的罐顶行走平台的加固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技术的罐顶行走平台的前封板或后封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更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主要技术创意。 本技术提供一种粉罐车,其包括罐体2和罐顶行走平台1,罐顶行走平台I与罐体2焊接固定。以下对罐顶行走平台I进行详细说明。 罐顶行走平台I包括一对上平板10和支撑部20。每一上平板10的一侧边11凸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焊接部30,通过焊接部30与粉罐车的罐体2焊接固定。支撑部20支撑并连接在上平板10与罐体2之间,每一上平板10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20。 因此,本技术的顶行走平台是通过间隔设置的焊接部焊接于粉罐车,与现有的通焊结构相比,本技术不仅可减少与罐体的焊接量,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丝、焊剂及能源的消耗,增加了车辆的运输效益,并且,减少行走平台与罐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避免了行走平台与罐体贴合不严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 本实施例中,焊接部30形成在该对上平板10的邻近两侧边。上平板10的另一侧被支撑部20撑起,水平的设置于罐体2上。 如图3所示,每一上平板10的一侧边11于相邻焊接部30之间设有凹入部40,即,行走平台I的罐体焊接的一侧冲豁,形成相对突出的焊接部30以及凹入的凹入部40。此工艺简单,容易实施。相邻焊接部30间隔大致为200mm,凹入部40的宽度大致为20_35mm,长度大致为150-200mm。焊接部30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后,凹入部40与罐体基本上不接触。通过多个焊接部30及支撑部20,可保证罐顶行走平台在罐体上的稳定性。优选的,凹入部40与焊接部30的衔接处具有圆角过渡,即,行走平台的一侧为带有圆弧豁口的结构,该圆弧结构可防止连接处开裂。 本实施例中,如图3、3A所示,上平板10上开设多个通孔50。通孔50为长圆孔,例如椭圆孔、锯齿孔,多个通孔均匀或非均匀分布。通孔50周围具有凸台51,使得通孔所在平面高于上平板所在平面。多个凸起的通孔的设计能够大幅减轻车辆自重,还可增大摩擦,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每一上平板10下方均匀设有多个支撑部20,其垂直的支撑在上平板10与罐体2之间。相邻支撑部20的间距为1000-1500mm,支撑部20的宽度为100mm。有效保证人员行走时上平板不稳或下凹。如图4所示,支撑部20大致为直角梯形,其与罐体接触的一侧21具有弧度,以与罐体表面贴合。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前封板60和后封板70,其固定位于每一上平板10的两端,并封闭上平板10的两端与罐体2之间的空间。如图5所示,前封板60和后封板70与罐体接触的一侧61、71具有弧度,以与罐体2贴合。 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分析行走平台对接时出现的罐体与行走平台对接贴合不严的问题,通过间隔设置的焊接部将行走平台焊接于粉罐车,与现有的通焊结构相比,本技术不仅可减少与罐体的焊接量,从而极大地减轻了生产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焊丝、焊剂及能源的消耗,增加了车辆的运输效益,并且,减少行走平台与罐体的接触面积,更好的避免了行走平台与罐体贴合不严的问题,提升产品质量,还增加了行走平台外观美观。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但应当理解,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上平板,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凸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及支撑部,其支撑并连接在上平板与罐体之间,每一上平板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罐车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上平板,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凸设多个间隔设置的焊接部,通过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及 支撑部,其支撑并连接在上平板与罐体之间,每一上平板下方设有至少一个支撑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焊接部形成在该对上平板的邻近两侧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一上平板的一侧边于相邻焊接部之间设有凹入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凹入部与焊接部的衔接处具有圆角过渡。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焊接部与粉罐车的罐体焊接固定后,凹入部与罐体不接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上平板上开设多个通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罐顶行走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长圆孔,多个通孔均匀或非均匀分布。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国红刘四涛陈瑞霞韩永涛董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驻马店中集华骏车辆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