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8404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该新型自保护液压缸能够通过对液压缸两腔进、出油口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来实现对液压缸锁紧机构的保护。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在碟簧锁紧机构锁紧的状态下由于误操作驱动液压缸、使液压缸强行启动、产生的对液压缸活塞杆和开口锁紧锥环的结构的损坏;能够提高生产安全,保障液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提高其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自保护功能的锁紧液压缸,适用于需要机械锁紧的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中。
技术介绍
碟簧式锁紧液压缸是锁紧式液压缸的一种,应用于液压传动系统和液压伺服系统等需要机械锁紧的液压系统中。锁紧方式的工作原理为:需要锁紧时解锁油路不通入液压油,碟簧施加给压套一定的压力,压套在碟簧的力的作用下产生一定位移,从而压套的楔形面对开口锁紧锥环的楔形面产生挤压,使开口锁紧锥环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内径缩小,与液压缸活塞杆接触,对液压缸的活塞杆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实现液压缸位置的机械锁紧;解锁时,解锁油路通入液压油,在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解锁压块推动压套,使压套对碟簧进行压缩,从而释放开口锁紧锥环,使其弹性形变恢复,内径与液压缸活塞杆分离,使机械锁紧解除,液压缸正常工作。 现有的碟簧式锁紧液压缸的解锁油路和液压缸的控制油路相互分离,分别控制,在锁紧机构处于锁紧的状态下,由于误操作驱动液压缸,会使液压缸强行启动,从而对开口锁紧锥环和液压缸活塞杆产生永久的结构损坏,对生产安全构成威胁,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碟簧式锁紧液压缸由于误操作造成损坏的问题,现提出一种新型的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该新型自保护液压缸能够通过对液压缸两腔进、出油口开启和关闭的控制来实现对液压缸锁紧机构的保护。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包括前盖、调整垫片、碟簧、开口锁紧锥环、压套、解锁压块、锁紧模块、上保护锁模块、下保护锁模块、沉头螺塞、下保护块压盖、内六角头螺栓、缸筒、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和O型圈,解锁压块、压套、开口锁紧锥环、碟簧和调整垫片依次置于锁紧模块的内腔中,锁紧模块的内腔由前盖进行封闭固定,整个保护锁套在上保护锁模块和下保护锁模块上,上保护锁模块位于液压缸的上端,上保护锁模块与锁紧模块为分体式连接,上保护锁模块与锁紧模块通过内六角头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密封,上保护锁模块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和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通过内六角螺栓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密密封,从而实现了上保护锁模块左右两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在液压缸的下端,下保护锁模块采用与液压缸后盖一体式的结构,下保护块压盖与下保护锁模块通过内六角头螺栓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左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与缸筒通过内六角头螺栓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右侧油路的密封,由于下保护锁模块与液压缸后盖采用一体式设计,下保护锁模块中的液压缸油口的加工需要钻工艺孔,工艺孔为多余油路孔,由沉头螺塞进行密封。 本专利技术还具有如下特征: 所述的上保护锁模块和下保护锁模块的油路布置,上保护锁模块和下保护锁模块内均设有保护锁上端、保护锁芯、保护锁下端、弹簧、保护锁下端腔、进出油口、连接油口、液压缸油口、泄油口、控制油口和解锁油腔,保护锁下端为回转体,弹簧套在保护锁下端上,保护锁芯通过螺纹与保护锁下端连接,保护锁上端套在保护锁芯上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保护锁下端腔与保护锁下端配合,进出油口为液压缸与外部驱动液压油的连接油口,连接油口与进出油口和液压缸油口相通,液压缸油口直接与液压缸的内腔相连通,保护锁下端的锥面控制进出油口与连接油口的通断,泄油口与外部回油口相连接,控制油口与外部控制油路相连接,解锁油腔与控制油口相连通;上保护锁模块还包括解锁油口,解锁油口与上保护锁模块内的解锁油腔和锁紧模块相连通,为锁紧模块提供解锁液压油,所述的油路均为圆柱形内孔。 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需要锁紧时,上保护锁模块和下保护锁模块中右侧的解锁油路通入液压油; 2)需要解锁时,上保护锁模块和下保护锁模块中右侧的解锁油路不通入液压油。 使用本专利技术能够较好的解决在碟簧锁紧机构锁紧的状态下由于误操作驱动液压缸、使液压缸强行启动、产生的对液压缸活塞杆和开口锁紧锥环的结构的损坏;能够提高生产安全,保障液压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并提高其经济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上保护锁模块及锁紧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下保护锁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4、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下保护锁模块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上保护锁模块的油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进步: 实施例1: 如附图所示,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的结构包括前盖1、调整垫片2、碟簧3、开口锁紧锥环4、压套5、解锁压块6、锁紧模块7、保护锁上端8、上保护锁模块9、保护锁芯10、保护锁下端11、弹簧12、下保护锁模块13、沉头螺塞14、下保护块压盖15、内六角头螺栓16、缸筒17、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0型圈20、保护锁下端腔21、进、出油口 22、连接油口 23、液压缸油口 24、泄油口 25、控制油口 26、解锁油腔27和解锁油Π 28。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的连接方式为:解锁压块6、压套5、开口锁紧锥环4、碟簧3和调整垫片2依次置于锁紧模块7腔中,最终由前盖I进行封闭固定,弹簧12套入保护锁下端11中,保护锁芯10与保护锁下端11为螺纹连接,保护锁芯10套入保护锁上端8中,并由螺栓固连,整个保护锁套在上保护锁模块9和下保护锁模块10中,上保护锁模块9在液压缸的上端,与锁紧模块7为分体式连接,由内六角头螺栓16进行连接固定,O型圈20密封,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和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与上保护锁模块9采用内六角螺栓16连接固定,O型圈密20封,实现了上保护锁模块9左、右两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在液压缸的下端,采用与液压缸后盖整体式的机械结构,下保护块压盖15与下保护锁模块13采用内六角头螺栓16连接固定,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3左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与缸筒17采用内六角头螺栓16连接固定,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0右侧油路的密封,由于下保护锁模块13与液压缸后盖采用一体式设计,下保护锁模块13中的液压缸油口 24的加工需要钻工艺孔,工艺孔为多余油路孔,由沉头螺塞14进行密封。 如图6、图7所示,上保护锁模块9和下保护锁模块10的油路布置:保护锁下端腔21与保护锁下端11配合,进、出油口 22为液压缸与外部驱动液压油的连接油口,连接油口23与进、出油口 22和液压缸油口 24相通,保护锁下端11的锥面可控制进、出油口 22与连接油口 23的通断,液压缸油口 24直接与液压缸的内腔相连通,泄油口 25与外部回油口相连接,控制油口 26与外部控制油路相连接,解锁油腔27与控制油口 26相连通,另上保护锁模块9中设解锁油口 28,与锁紧模块7相连通,为锁紧模块提供解锁液压油。所设油路均为圆柱形内孔。 如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上保护锁模块9的锁紧方式,机械结构,油路的设置方式以及结构的布局和设置,上保护锁模块9内部的保护锁上端8、保护锁芯10、保护锁下端11、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包括前盖(1)、调整垫片(2)、碟簧(3)、开口锁紧锥环(4)、压套(5)、解锁压块(6)、锁紧模块(7)、上保护锁模块(9)、下保护锁模块(13)、沉头螺塞(14)、下保护块压盖(15)、内六角头螺栓(16)、缸筒(17)、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和O型圈(20),其特征在于:解锁压块(6)、压套(5)、开口锁紧锥环(4)、碟簧(3)和调整垫片(2)依次置于锁紧模块(7)的内腔中,锁紧模块(7)的内腔由前盖(1)进行封闭固定,整个保护锁套在上保护锁模块(9)和下保护锁模块(13)上,上保护锁模块(9)位于液压缸的上端,上保护锁模块(9)与锁紧模块(7)为分体式连接,上保护锁模块(9)与锁紧模块(7)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20)密封,上保护锁模块(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和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通过内六角螺栓(16)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密(20)密封,从而实现了上保护锁模块(9)左右两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在液压缸的下端,下保护锁模块(13)采用与液压缸后盖一体式的结构,下保护块压盖(15)与下保护锁模块(13)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3)左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与缸筒(17)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0)右侧油路的密封,由于下保护锁模块(13)与液压缸后盖采用一体式设计,下保护锁模块(13)中的液压缸油口(24)的加工需要钻工艺孔,工艺孔为多余油路孔,由沉头螺塞(14)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保护碟簧式锁紧液压缸,包括前盖(I)、调整垫片(2)、碟簧(3)、开口锁紧锥环(4)、压套(5)、解锁压块(6)、锁紧模块(7)、上保护锁模块(9)、下保护锁模块(13)、沉头螺塞(14)、下保护块压盖(15)、内六角头螺栓(16)、缸筒(17)、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和O型圈(20),其特征在于:解锁压块(6)、压套(5)、开口锁紧锥环(4)、碟簧(3)和调整垫片(2)依次置于锁紧模块(7)的内腔中,锁紧模块(7)的内腔由前盖(I)进行封闭固定,整个保护锁套在上保护锁模块(9)和下保护锁模块(13)上,上保护锁模块(9)位于液压缸的上端,上保护锁模块(9)与锁紧模块(7)为分体式连接,上保护锁模块(9)与锁紧模块(7)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20)密封,上保护锁模块(9)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上保护锁模块上压盖(18)和上保护锁模块下压盖(19)通过内六角螺栓(16)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密(20)密封,从而实现了上保护锁模块(9)左右两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在液压缸的下端,下保护锁模块(13)采用与液压缸后盖一体式的结构,下保护块压盖(15)与下保护锁模块(13)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连接固定,并通过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3)左侧油路的密封,下保护锁模块(13)与缸筒(17)通过内六角头螺栓(16)固定连接,并通过O型圈(20)密封,实现了下保护锁模块(10)右侧油路的密封,由于下保护锁模块(13)与液压缸后盖采用一体式设计,下保护锁模块(13)中的液压缸油口(24)的加工需要钻工艺孔,工艺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辛未叶正茂姜洪洲佟志忠何景峰黄其涛张效实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