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7080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25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包括:电极管,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电解液的引导孔,引导孔为四个以上且沿电极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内套管,其设在电极管的内部,内套管的管腔与引导孔连通。该工装可以对气缸体油道加工面的交接处的任何位置进行电解去毛刺,工装加工简单,装配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
本技术涉及柴油机制造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
技术介绍
柴油机作为客车等动力机械的心脏,要求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其中气缸体内腔油 道的制造加工过程中,各油道加工面的交接处都会产生飞边或毛刺,需要对毛刺设法去除, 而且毛刺在腔体内部,不容易被发现和清理,万一存留在各油口未能清理干净,很大程度上 影响柴油机的运转性能。 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用毛刷进行手工去毛刺,也采用电解去毛刺的手段,电解去 毛刺是电化学加工方法的一种应用,是利用金属零件在电解液中产生阳极溶解的电化学原 理,即柴油机气缸体为阳极,工具电极为阴极,当在两级之间施加直流电压时,电解液在一 定压力下流过两级间隙,在零件的毛刺或边棱处产生的电流密度最大,使毛刺快速溶解和 倒圆。 在电解去毛刺技术中,电解去毛刺的工装是一个重要的部件,它使阳极零件与阴 极工具准确的对准定位,保持一定的电解间隙,使电解液顺畅通过。如图1所示,传统的电 解去毛刺的工装包括外套管(电极管)和内套管(参见图3),外套管通过沉头螺钉15固定 在内套管上,外套管为工具阴极,内套管内部为电解液进出孔14,外套管的管壁上设有若干 引导孔13,引导孔13与电解液进出孔14连通,在电解去毛刺的工装深入到气缸体油道内腔 时,需要固定在夹具上,圆周方向采用扁位11固定位置,轴向采用端面12定位来控制距离, 使得引导孔13对准油道内腔加工面交接处(毛刺的地方)。 但是,上述工装固定在夹具上后,通过扁位卡口的形式进行圆周方向定位,当气 缸体内腔油道交接口加工精度稍差的时候,阴极工具就对不准毛刺的位置,电解液就不能 均匀分布在毛刺周围,电解的效果不理想。当需要同时去除几个孔系交接口地方的毛刺时, 引导孔13的相对位置需要高精度要求(参见图1),如果一旦偏移,其中一些毛刺的电解效 果不理想,而且不能调整。 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 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 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可以对气缸体油道加 工面的交接处的任何位置进行电解去毛刺,工装加工简单,装配简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包括:电极 管,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电解液的引导孔,引导孔为四个以上且沿电极管的圆周方向均 匀设置;内套管,其设在电极管的内部,内套管的管腔与引导孔连通。 优选地,电极管通过沉头螺钉与内套管相对固定。 优选地,引导孔为四个。 优选地,电极管的一端设有用来装配工装的轴向定位端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四个以上的引导孔,可 以有效的避免由于气缸体油道内腔油孔圆周方向加工精度不高导致位置偏移的影响,提高 电解去毛刺的精度和效果,而且,由于引导孔沿周向均匀设置,工装上整体孔系的圆周方向 相互的位置精度要求不用严格控制,提高制造工装的合格率,还有,该工装装配在夹具上时 不需要圆周方向定位,装配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现有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局部示意图,示出装配时的轴向定 位端面; 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电解去毛刺的工装的右视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1-扁位,12-轴向定位端面,13a-引导孔,14-电解液进出孔,15-沉头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 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 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 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如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包 括电极管和内套管(图中未标记),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电解液的引导孔13a,引导孔13a 为四个以上且沿电极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本实施例以4个引导孔13a为进行说明,四个 引导孔13a互相垂直设置。内套管设在电极管的内部,具体地,电极管通过沉头螺钉15与 内套管相对固定。内套管的管腔与引导孔13a连通,内套管的管腔部分为电解液进出孔14, 进入电解液进出孔14的电解液可以经过引导孔13a流出电极管的外壁,通过在电极管的 管壁上均匀设置四个引导孔13a,电解液可以快速的均匀的分布在电极管的外壁,进而将电 解液送至含有毛刺的整个圆周位置,总能让电解液充分的布满在毛刺周围,而且整个圆周 的电解液比较均匀,所以不用考虑气缸体内腔油道加工交接面的圆周向方向位置精度,也 可以满足电解液能均匀分布的要求,有效提高电解去毛刺的效果。 如图5及6所示,电极管的一端设有用来装配工装的轴向定位端面12,但是在圆周 方向不需要定位(参见图6),也即该工装在装夹时,不考虑圆周方向的定位,装配简易。 综上,通过设置四个以上的引导孔13a,可以有效的避免由于气缸体油道内腔油孔 圆周方向加工精度不高导致位置偏移的影响,提高电解去毛刺的精度和效果;电解去毛刺 工装与夹具圆周不需要用扁位卡口来定位,装配简易;由于引导孔13a沿周向均匀设置,工 装上整体孔系的圆周方向相互的位置精度要求不用严格控制,提高制造工装的合格率。 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 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 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 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 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 式所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管,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电解液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为四个以上且沿所述电极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内套管,其设在所述电极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管腔与所述引导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柴油机电解去毛刺的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极管,其管壁上设有至少一组电解液的引导孔,所述引导孔为四个以上且沿所述电 极管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内套管,其设在所述电极管的内部,所述内套管的管腔与所述引导孔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机电解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琨黄增砂陶承华邱良胜韦波王小平苏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