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箭头代表润滑油流向),目前,发动机普遍采用湿式油底壳系统:发动机11的机油泵12将储存在湿式油底壳13内的润滑油抽送到发动机需要润滑或冷却的部位,润滑或冷却完成之后,由于重力的作用,润滑油又重新回到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完成整个循环。对于现有技术方案,因位于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需要储存发动机全部的润滑油,所以油底壳必须设计成体积大,高度高的结构,导致发动机高度的增加,发动机仓较小的车辆不能配套湿式油底壳系统结构的发动机。另外,对于需要行驶在陡坡等恶劣路况下的车辆,由于发动机倾斜,油底壳内的润滑油往低的一侧聚集,就有可能造成发动机机油泵抽吸不到润滑油,摩擦副缺油而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报废。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该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通过将湿式油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干式油底壳,其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底部的集油槽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与所述集油槽连通;储油箱,其安装在发动机外部;外置机油泵,其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外置机油泵接口和所述储油箱连接;以及内置机油泵,其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式油底壳,其包括:干式油底壳本体、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底部的集油槽和开设在该干式油底壳本体侧面的外置机油泵接口,所述外置机油泵接口的内端与所述集油槽连通; 储油箱,其安装在发动机外部; 外置机油泵,其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外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分别与所述干式油底壳的外置机油泵接口和所述储油箱连接;以及 内置机油泵,其布设在发动机曲轴箱的内部,并通过润滑油管路与所述储油箱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干式油底壳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槽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文,沈捷,王丽峰,刘涌,彭仲满,王羽,张健,向本杰,粟荣锦,李日国,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