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家华专利>正文

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980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包括基座、轨道、支撑板、滑轨支座、送料气缸、托料板、送料槽、压杆、预压弹簧和预拉弹簧;轨道竖直设置在基座的端部,支撑板设置在轨道的顶部,滑轨支座设置在轨道上,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竖直穿过支撑板并与滑轨支座固定连接;托料板的一端与滑轨支座的底部铰接,另一端与送料槽的出口对应;压杆穿过滑轨支座并与托料板的另一端对应,预压弹簧压在滑轨支座和压杆的顶端上;预拉弹簧设在托料板的另一端与滑轨支座之间。导管通过送料槽进入托料板上,送料气缸驱动滑轨支座向下移动,尾座上的顶针顶紧导管,送料气缸驱动滑轨支座上移,托料板自动脱离导管,完成自动上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
技术介绍
125导管被普遍用作摩托车发动机的进排气管,其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米用粉末制品液压机压制金属粉末,形成125导管的模型;二、将125导管的模型加热烧制,使其压制的冶金粉末融合;三、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现有技术中,进气导管加工采用C616车床、微型车床CH300型等数控设备进行加工,共需要9道加工工序才能完成,在加工导管杆部时,仅依靠人工上料,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的导管夹在车床的卡盘上,并移动尾座使尾座上的顶针顶在待加工的导管上,这种仅依靠人工操作的方式,生产效率极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自动上料,提高生产效率的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包括基座、轨道、支撑板、滑轨支座、送料气缸、托料板、送料槽、压杆、预压弹簧和预拉弹簧;所述基座设置在车床主轴箱的上部,轨道竖直设置在基座的端部,所述支撑板设置在轨道的顶部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滑轨支座设置在轨道上并与轨道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送料气缸设置在支撑板上,送料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并与滑轨支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的一端与滑轨支座的底部铰接,所述送料槽倾斜设置,托料板的另一端与送料槽的出口对应;所述压杆竖直穿过滑轨支座并与滑轨支座滑动配合,压杆的底端与托料板的另一端对应,压杆的顶端与支撑板对应并设置端板,所述预压弹簧套在压杆上,预压弹簧的一端压在滑轨支座的顶端,预压弹簧的另一端压在端板上;所述预拉弹簧设置在滑轨支座的侧面上,预拉弹簧的一端与托料板的另一端侧壁连接,预拉弹簧的另一端与滑轨支座的侧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托料板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存放待加工导管的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该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时,只需将待加工的气门导管放入送料槽内,导管通过送料槽进入托料板上,送料气缸驱动滑轨支座向下移动,移动到位后,尾座上的顶针顶紧导管,将导管固定在卡盘和尾座上的顶针之间,然后送料气缸驱动滑轨支座上移,在上移过程中,托料板因导管的阻挡作用向下转动,并脱离导管,随后在预拉弹簧的作用下,托料板向上转动,当滑轨支座上移到位后,压杆的顶端压在支撑板的底面上,压杆的底端向下压在托料板的另一端上并驱动托料板向下转动,托料板与滑轨支座之间形成一开口,送料槽内的下一个导管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滚入托料板上,整个送料过程实现了自动上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进而节约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的示意图。附图中:1_基座;2-轨道;3_支撑板;4_滑轨支座;5_送料气缸;6_托料板;7-送料槽;8_压杆;9_预压弹簧;10-预拉弹簧;11_端板;12_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如图1所示,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包括基座1、轨道2、支撑板3、滑轨支座4、送料气缸5、托料板6、送料槽7、压杆8、预压弹簧9和预拉弹簧10。其中,基座I设置在车床主轴箱的上部,并位于车床卡盘的正上方。轨道2竖直设置在基座I的端部,本实施例中,轨道2竖直安装在基座I的右端部。支撑板3设置在轨道2的顶部并水平向右伸出,滑轨支座4设置在轨道2上并与轨道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送料气缸5设置在支撑板3上,送料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3并与滑轨支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该送料气缸5可驱动滑轨支座4沿着轨道2向上或向下滑动。托料板6设置在滑轨支架4的下方,托料板6的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底部铰接,送料槽7倾斜设置,托料板6的另一端与送料槽7的出口对应,送料槽7的顶端为导管的入口端,送料槽7的底端为导管的出口端。压杆8竖直穿过滑轨支座4并与滑轨支座4滑动配合,压杆8的底端与托料板6的另一端对应,压杆8的顶端与支撑板3对应,且压杆8的顶端设置端板11。预压弹簧9套在压杆8上,预压弹簧9的一端压在滑轨支座4的顶端,预压弹簧9的另一端压在端板11上,在压杆8受压后向下移动时,预压弹簧9被压缩,压杆8下移推动托料板6的另一端向下转动,在压杆8不受压时,在预压弹簧9的作用下,压杆8向上移动,压杆8的底部离开托料板6的另一端。预拉弹簧10设置在滑轨支座4的侧面上,预拉弹簧10的一端与托料板6的另一端侧壁连接,预拉弹簧10的另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侧壁连接,在压杆8的底部离开托料板6的另一端时,在该预拉弹簧10的拉力作用下,该托料板6的另一端向上转动并与滑轨支座4的底面接触。托料板6的另一端设置用于存放待加工导管的凹槽12,该凹槽12为V型凹槽、弧形凹槽或U型凹槽均可,在导管滚入托料板6上的凹槽12内,该凹槽12为导管提供了储存空间,可有效的避免导管在下移过程中从托料板6上脱离。使用该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时,只需将待加工的气门导管放入送料槽7内,在送料气缸5驱动滑轨支座4向上移动后,压杆8的顶部顶着支撑板3,压杆8下移,预压弹簧9被压缩,压杆8下移时推动托料板6的另一端向下转动,使托料板6的另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底面形成一开口,导管通过送料槽7进入托料板6上的凹槽12内。在送料气缸5驱动滑轨支座4向下移动,在下移过程中,压杆8的顶部逐渐脱离支撑板3的底面,在预压弹簧9的作用下,压杆8向上移动,压杆8的底部离开托料板6的另一端,此时,在该预拉弹簧10的拉力作用下,该托料板6的另一端向上转动并与滑轨支座4的底面接触。移动到位后,尾座上的顶针顶紧导管,将导管固定在卡盘和尾座上的顶针之间。然后送料气缸5驱动滑轨支座4上移,在上移过程中,托料板6因导管的阻挡作用向下转动,并脱离导管,随后在预拉弹簧10的作用下,托料板6向上转动,当滑轨支座4上移到位后,压杆8的顶端压在支撑板3的底面上,压杆8的底端向下压在托料板6的另一端上并驱动托料板6向下转动,托料板6与滑轨支座4之间形成一开口,送料槽7内的下一个导管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滚入托料板6上的凹槽12内,整个送料过程实现了自动上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轨道(2)、支撑板(3)、滑轨支座(4)、送料气缸(5)、托料板(6)、送料槽(7)、压杆(8)、预压弹簧(9)和预拉弹簧(10);所述基座(1)设置在车床主轴箱的上部,轨道(2)竖直设置在基座(1)的端部,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轨道(2)的顶部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滑轨支座(4)设置在轨道(2)上并与轨道(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送料气缸(5)设置在支撑板(3)上,送料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3)并与滑轨支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6)的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底部铰接,所述送料槽(7)倾斜设置,托料板(6)的另一端与送料槽(7)的出口对应;所述压杆(8)竖直穿过滑轨支座(4)并与滑轨支座(4)滑动配合,压杆(8)的底端与托料板(6)的另一端对应,压杆(8)的顶端与支撑板(3)对应并设置端板(11),所述预压弹簧(9)套在压杆(8)上,预压弹簧(9)的一端压在滑轨支座(4)的顶端,预压弹簧(9)的另一端压在端板(11)上;所述预拉弹簧(10)设置在滑轨支座(4)的侧面上,预拉弹簧(10)的一端与托料板(6)的另一端侧壁连接,预拉弹簧(10)的另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侧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数控车床导管加工送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轨道(2)、支撑板(3)、滑轨支座⑷、送料气缸(5)、托料板(6)、送料槽(7)、压杆⑶、预压弹簧(9)和预拉弹簧(10); 所述基座(1)设置在车床主轴箱的上部,轨道(2)竖直设置在基座(1)的端部,所述支撑板(3)设置在轨道(2)的顶部并水平向外伸出,所述滑轨支座(4)设置在轨道(2)上并与轨道(2)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配合,所述送料气缸(5)设置在支撑板(3)上,送料气缸(5)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3)并与滑轨支座(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托料板(6)的一端与滑轨支座(4)的底部铰接,所述送料槽(7)倾斜设置,托料板(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家华
申请(专利权)人:何家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