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制造出的成形件及模内注塑成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40663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10 16:01
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制造出的成形件及模内注塑成形装置,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使树脂流入配置着具有多层的薄膜(5)的成形空间,来对该树脂进行注塑成形,从而使薄膜(5)的多层中、由树脂构成的成形件的表面一侧的层转印至该成形件的表面,所述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包括张力改变工序,在该张力改变工序中,在树脂流入成形空间之前,使作用于薄膜(5)的张力局部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及模内注塑成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在对树脂进行注塑成形的同时,用图案、文字等对由该注塑成形的树脂构成的成形件的表面进行装饰的模内注塑成形。
技术介绍
近年来,模内注塑成形用于制造大量产品。例如,模内注塑成形适用于制造电视机、电脑、DVD播放器等音频视频商品(AV商品)的外部装饰体,移动电话等移动设备的外部装饰体,包括吸尘器、空调、剃须刀等在内的所有家电产品的外部装饰体,控制板、中央仪表组、开关底座等汽车内部装饰件,轮盖、嵌条等汽车外部装饰件、墙壁、柱子等建材零件等。一般而言,由模内注塑成形制造出的产品大多是平面的。其原因是,当通过模内注塑成形制造高度为5mm以上的拉深形状的成形件时,因薄膜伸缩而产生的起皱会产生于成形件的表面。以下,对一般的模内注塑成形进行说明。图32是表示一般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结构的图。如图32所示,一般而言,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是由基底薄膜321、层叠于基底薄膜321的剥离层322、层叠于剥离层322的转印层323构成的多层结构。在基底薄膜321的材料中,一般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等。一般而言,使用该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的模内注塑成形是通过图33及图34所示的制造工序而进行的。首先,在图33(a)的薄膜输送工序中,薄膜输送装置331使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在动模332与夹持构件333之间移动。然后,夹持构件333将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约束于动模332的分型面。接着,在图33(b)的抽真空工序中,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被与动模332的凹形状的内表面334连通的薄膜吸引口335朝向该凹形状的内表面334真空吸引。藉此,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以沿着动模332的凹形状的内表面334的方式使薄膜整体延伸并变形。然后,在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约束于动模332的状态下,动模332朝定模336前进,并与定模336合体。藉此,由动模332和定模336构成的模具被合模。接着,在图34(a)的注塑工序中,熔融的树脂337被从定模336的直浇道338注塑至模具内的成形空间。此时,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因熔融树脂337在成形空间内的流动而以沿着动模332的凹形状的内表面334的方式朝熔融树脂337的流动方向伸长。然后,树脂337被冷却,因而树脂337固化。藉此,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的与动模332的凹形状的内表面334贴合的转印层323与成形件一体化地粘合。最后,在图34(b)的取出工序中,在由动模332和定模336构成的模具被开模之后,从模具朝箭头所示的方向取出成形件339。当模具被开模时,在成形件339的外表面,转印层323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320剥离。由此,在朝模具外取出的成形件339的外表面转印有转印层323。另一方面,在与模具内的成形空间相对应的区域中残留有基底薄膜321和剥离层322。然而,在上述一般的模内注塑成形中,在成形件的外表面中,尤其在与成形空间内熔融树脂最后到达的区域(流动末端部)相对应的部分,会产生因薄膜的起皱而导致的转印不良。作为在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上产生起皱的原因,可考虑“热膨胀变形”、“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热膨胀变形是因模具的热量、熔融树脂的热量,使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发生热膨胀而产生的。弹性变形是因施加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张力而引起的。在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在消除了张力之后,返回至原来的形状(施加张力之前的形状)。塑性变形是在使超过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弹性变形的张力上限的张力施加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情况下产生的。在因上述较强的张力使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伸长的情况下,即便在张力消除之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也不会返回至原来的形状(施加张力之前的形状),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变形依然存在。一般的模内注塑成形以以下情况为前提:在注塑成形时,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以与模具内部的凹形状完全紧贴的方式变形,且与该模具内部的凹形状紧贴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各部分并不因熔融树脂的流动而移动。然而,事实上,由熔融树脂的热量导致的热膨胀、由流动的熔融树脂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之间的摩擦导致的变形(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会产生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因此,在注塑成形时,因上述理由会使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变形,该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各部分因熔融树脂的流动而被推动,从而模内注塑转印薄膜朝流动末端部(成形空间内熔融树脂最后到达的区域)聚集。因此,在流动末端部,与流动末端部以外的区域中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伸长(变形)相比,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伸长(变形)较大。由此,在流动末端部,使伸长的模内注塑转印薄膜返回至原来状态的张力(使模内注塑转印薄膜收缩的张力)作用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若该流动末端部中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变形是弹性变形,则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仅返回至原来的状态。然而,流动末端部中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变形大多是模内注塑转印薄膜被伸长至弹性变形以上的塑性变形。在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下,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并不返回至原来的状态,因此,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在残留着起皱的状态下与模具内部的凹形状紧贴。因此,在一般的模内注塑成形中,模内注塑转印薄膜的转印层可能在起皱集中在流动末端部的状态下转印至成形件的外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在熔融树脂的注塑工序中,不会使起皱产生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另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制造出的成形件。此外,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模内注塑成形装置,在熔融树脂的注塑工序中,不会使起皱产生于模内注塑转印薄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使树脂流入配置着具有多层的薄膜的成形空间,来对上述树脂进行注塑成形,从而使上述薄膜的多层中、由上述树脂构成的成形件的表面一侧的层转印至该成形件的表面,上述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也可包括:薄膜输送工序,在该薄膜输送工序中,朝开模后的模具输送上述薄膜;薄膜按压工序,在该薄膜按压工序中,将上述薄膜按压至上述模具的分型面;抽真空工序,在该抽真空工序中,将上述薄膜朝形成上述成形空间的上述模具的内表面一部分真空吸引;以及张力改变工序,在该张力改变工序中,在上述树脂流入上述成形空间之前,使作用于上述薄膜的张力局部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中,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上述薄膜的抽真空开始前或开始后,使作用于上述薄膜的与上述成形空间内上述树脂最后到达的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位的张力改变。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中,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上述薄膜的抽真空开始前或开始后,使作用于上述薄膜的张力朝向上述成形空间内上述树脂最后到达的预定区域逐级变大。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中,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上述薄膜的抽真空开始前或开始后,在上述模具的分型面上使上述薄膜的一部分伸长,来局部改变作用于上述薄膜的张力。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中,也可采用以下方法:在上述薄膜的抽真空开始前,通过对上述薄膜内、与上述成形空间内上述树脂最后到达的预定区域相对应的部位进行加热,来局部改变作用于上述薄膜的张力。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成形件也可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方法而制造出。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模内注塑成形装置构成为,将具有多层的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35/201410039945.html" title="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制造出的成形件及模内注塑成形装置原文来自X技术">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该模内注塑成形方法制造出的成形件及模内注塑成形装置</a>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使树脂流入配置着具有多层的薄膜的成形空间,来对所述树脂进行注塑成形,从而使所述薄膜的多层中、由所述树脂构成的成形件的表面一侧的层转印至该成形件的表面,所述模内注塑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薄膜输送工序,在该薄膜输送工序中,朝开模后的模具输送所述薄膜;薄膜按压工序,在该薄膜按压工序中,将所述薄膜按压至所述模具的分型面;抽真空工序,在该抽真空工序中,将所述薄膜朝形成所述成形空间的所述模具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真空吸引;以及张力改变工序,在该张力改变工序中,在所述树脂流入所述成形空间之前,使作用于所述薄膜的张力局部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07 JP 2013-0448291.一种模内注塑成形方法,通过使树脂流入配置着具有多层的薄膜的成形空间,来对所述树脂进行注塑成形,从而使所述薄膜的多层中、由所述树脂构成的成形件的表面一侧的层转印至该成形件的表面,所述模内注塑成形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薄膜输送工序,在该薄膜输送工序中,朝开模后的模具输送所述薄膜;薄膜按压工序,在该薄膜按压工序中,将所述薄膜按压至所述模具的分型面;抽真空工序,在该抽真空工序中,将所述薄膜朝形成所述成形空间的所述模具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真空吸引;以及张力改变工序,在该张力改变工序中,在所述树脂流入所述成形空间之前,使作用于所述薄膜的张力局部改变,在所述薄膜的抽真空开始前或开始后,使作用于所述薄膜的张力朝向所述成形空间内所述树脂最后到达的预定区域逐级变大,因所述张力产生的所述薄膜的变形在所述薄膜的弹性变形的范围内。2.一种模内注塑成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永光宏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