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402045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9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包括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电流互感器电路以及电流侦测电路。当采用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方式进行电流侦测时,由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搭配电流侦测电路中的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线路实现;当采用CT方式进行电流侦测时,由电流互感器电路搭配电流侦测电路中的CT线路实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的复用,实现了硬件电路的创新,节省了实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经测试,此复用电路设计可以符合伺服驱动器的各项性能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包括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电流互感器电路以及电流侦测电路。当采用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方式进行电流侦测时,由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搭配电流侦测电路中的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线路实现;当采用CT方式进行电流侦测时,由电流互感器电路搭配电流侦测电路中的CT线路实现。本技术通过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的复用,实现了硬件电路的创新,节省了实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经测试,此复用电路设计可以符合伺服驱动器的各项性能要求。【专利说明】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
本技术涉及伺服驱动器电流侦测
,尤其涉及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伺服驱动器电流侦测一般采用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设计或是CT设计,对于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需要设计独立的电路板,增加硬件成本,设计电路更加复杂化,且不便于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之间的转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成本及硬件电路设计的实际考量,提供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实现根据客户需要的电流采样精度及成本来搭配两种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包括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电流互感器电路以及电流侦测电路;所述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包括正电压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正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串联电阻和二极管后连接输入电源,同时串联电容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接地端;正电压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电源端;正电压稳压器的接地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接地端;光电耦合器的正极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输入电流负极,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正极;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一接地端之间、正极输入端和第一接地端之间、第二电源端和第二接地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容;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路包括三端电压稳压器和线性电流传感器;三端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15V电源,输出端连接线性电流传感器的电源端,公共端接地,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输出端和公共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容;线性电流传感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正极,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负极,滤波端和电源端分别串联电容后接地;所述电流侦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侦测线路和第二电流侦测线路;所述第一电流侦测线路包括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连接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和电容,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和电容;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和电容,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侦测线路包括第三运放;第三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线性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并连接有下拉的电容;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与整个电路的输出端并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本电路通过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的复用,实现了硬件电路的创新,节省了实际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电流侦测方式,更便于开拓市场。经测试,此复用电路能符合伺服驱动器的各项性能要求。【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流侦测电路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的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的电流互感器电路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对于伺服驱动器而言,其U相、W相需要作电流侦测,下面以U相的电路为例进行说明。W相的电路与U相完全相同。如图1所示,电流侦测电路包括下方的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线路(第一电流侦测线路)和上方的CT线路(第二电流侦测线路)。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线路包括运放IC23C、IC23D(本实施例中选用TL3474IDR);运放IC23C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24、R117后连接Ul信号(来自图2中光电耦合器IClO的7脚Vout+),运放IC23C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225、R120后连接U2信号(来自图2中光电耦合器IClO的8脚Vout-),运放IC23C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l 15后连接运放IC23D的反相输入端,运放IC23C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并联的电阻Rlll和电容C148后接+5A,运放IC23C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l 12和电容C147 ;运放IC23D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142后接2.5V、并串联电阻R215后接+5A,运放IC23D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77和电容C145,运放IC23D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179、R144后作为U相的输出端FIU ;电阻R179、R144的公共端连接有接AGND和+5V的双二极管D36 (本实施例中选用BAT54S)以及接AGND的电容C143。CT线路包括运放IC3A (本实施例中选用MC33078);运放IC3A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R31、R141后连接FIUIN信号(来自图3中线性电流传感器IC5的7脚V10UT,并连接有接AGND的电容C21 ;运放IC3A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运放IC3A的输出端串联电阻R42、R143后连接U相的输出端FIU ;电阻R42、R143的公共端连接有接AGND和+5V的双二极管D7(本实施例中选用BAT54S)以及接AGND的电容C17。如图2所示,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包括正电压稳压器IC9(本实施例中选用MC78L05ABDR2)和光电耦合器IClO (本实施例中选用ACPL-C784);正电压稳压器IC9的8脚(IN)串联电阻R82和二极管D16后连接输入电源信号DP15,同时串联电容C42后连接光电耦合器IClO的4脚(GNDl);正电压稳压器IC9的I脚(OUT)连接光电耦合器IClO的I脚(VDDl);正电压稳压器IC9的2、3、6、7脚(GND)连接光电耦合器IClO的4脚(GNDl);光电耦合器IClO的2脚(Vin+)串联电阻R84后连接U相输入电流负极IU-,3脚(Vin-)连接U相输入电流正极IU+ ;光电耦合器IClO的I脚(VDDl)和4脚(GNDl)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43、C44,2脚(Vin+)和4脚(GNDl)之间连接有电容C53,8脚(VDD2)和5脚(GND2)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容C72、C70 ;光电耦合器IClO的7脚(Vout+)输出U2信号,6脚(Vout-)输出U2信号。如图3所示,电流互感器电路包括三端电压稳压器IC8(本实施例中选用ACPL-C784)和线性电流传感器IC5(本实施例中选用ASC712ELCTR-30A-T、ASC712ELCTR-20A-T或ASC712ELCTR-05A-T);三端电压稳压器IC8的输入端IN连接+15V电源,输出端OUT连接线性电流传感器IC5的8脚(VCC),公共端接地,输入端IN和公共端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驱动器精密电阻电流侦测及CT电流侦测复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电流互感器电路以及电流侦测电路;所述精密电阻加隔离光耦电路包括正电压稳压器和光电耦合器;正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串联电阻和二极管后连接输入电源,同时串联电容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接地端;正电压稳压器的输出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电源端;正电压稳压器的接地端连接光电耦合器的第一接地端;光电耦合器的正极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输入电流负极,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正极;光电耦合器的第一电源端和第一接地端之间、正极输入端和第一接地端之间、第二电源端和第二接地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容;所述电流互感器电路包括三端电压稳压器和线性电流传感器;三端电压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15V电源,输出端连接线性电流传感器的电源端,公共端接地,输入端和公共端之间、输出端和公共端之间分别连接有电容;线性电流传感器的正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正极,负极输入端连接输入电流负极,滤波端和电源端分别串联电容后接地;所述电流侦测电路包括第一电流侦测线路和第二电流侦测线路;所述第一电流侦测线路包括第一运放和第二运放;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正极输出端,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光电耦合器的负极输出端,第一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连接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一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和电容,第一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和电容;第二运放的同相输入端连接有电阻,第二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和电容,第二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侦测线路包括第三运放;第三运放的同相输入端串联电阻后连接线性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并连接有下拉的电容;第三运放的反相输入端和输出端短接;第三运放的输出端串联电阻后与整个电路的输出端并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旎璐
申请(专利权)人: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