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62989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15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包括底座和对应的上盖,所述底座、上盖之间设有带动杆组件,所述带动杆组件将底座、上盖之间的区域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封闭腔体;所述带动杆组件包括:杆体,贯穿若干个封闭腔体,同心插片,设置于杆体上,随杆体转动;转动位置位于相邻的两封闭腔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无间隙的带动杆组件结构,将断路器的相间实现隔离,使游离气体只能往前端减压空间排出,避免背后击穿,有利于气体的排出,提高分断性能。提高分断性能。提高分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是一种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低压电网中重要的元件之一,在低压电网中起保护可控制作用。其主要任务是接通承载和分断正常电路条件下的电流,在短路时,能够保护电器设备不受损坏。
[0003]目前,行业中主流的单断点式塑壳断路器,在安装完机构后,往往需要在带动杆的相与相之间安装插片,以隔绝两相之间由分断产生的金属颗粒避免相间击穿,亦或是分断排气时防止气体在相间乱流,但由于带动杆是活动零件,与插片配合时必然会存在间隙,这就导致分断产生的金属颗粒碰撞击穿、气体乱流现象容易高频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断路器相间间隙,保证塑壳断路器产品内部的相间隔离功能,提高绝缘性能,从而增加断路器的可靠性。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包括底座和对应的上盖,所述底座、上盖之间设有带动杆组件,所述带动杆组件将底座、上盖之间的区域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封闭腔体;
[0007]所述带动杆组件包括:
[0008]杆体,贯穿若干个封闭腔体,
[0009]同心插片,设置于杆体上,随杆体转动;转动位置位于相邻的两封闭腔体之间。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1]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隔板,上盖上设有第二隔板;底座、上盖配合安装时,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将底座、上盖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封闭腔体。
[0012]所述第一隔板的厚度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同心插片落在容纳槽中。
[0013]所述容纳槽的口部向底座的深度方向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杆体的凹陷位置。
[0014]所述上盖的每一块第二隔板均包括两片相互之间预留上盖间隙的上盖插片,两上盖插片之间的上盖间隙为同心插片的安装位置。
[0015]第二隔板凸出上盖内壁设置,第二顶板的一侧与上盖相连,其余侧边敞口设置。
[0016]所述第二隔板背离上盖一侧内凹设置。
[0017]所述同心插片为扇形,同一杆体上的同心插片沿杆体轴向阵列设置。
[0018]同心插片、杆体之间一体成型设置。
[001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0]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将同心插片与杆体一体设置,形成带有相间结构的插片功能的带动杆组件,规避了插片与杆体之间存在的间隙,使产品内部相
间隔离功能和绝缘性能更可靠;
[0021]本技术的上盖凹陷与底座的凹陷以及容纳槽之间,组成相互交替的腔体结构,增加了相与相之间的爬电距离,使相间隔离功能更为可靠;
[0022]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短路时,内部产生高温高压的金属游离气体,如果各相之间存在间隙,游离气体不能及时排除;本技术能够通过无间隙的带动杆组件结构,将断路器的相间实现隔离,使游离气体只能往前端减压空间排出,避免背后击穿,有利于气体的排出,提高分断性能。
[0023]本技术减少了组装零件数量,简化产品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带有带动杆组件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带动杆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上盖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图6的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上盖插片的结构。
[0031]其中:1、底座;2、上盖;3、带动杆组件;4、封闭腔体;
[0032]101、第一隔板;102、容纳槽;
[0033]201、第二隔板;202、上盖插片;203、上盖间隙;
[0034]301、杆体;302、同心插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36]如图1

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包括底座1和对应的上盖2,底座1、上盖2之间设有带动杆组件3,带动杆组件3将底座1、上盖2之间的区域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封闭腔体4;
[0037]带动杆组件3包括:
[0038]杆体301,贯穿若干个封闭腔体4,
[0039]同心插片302,设置于杆体301上,随杆体301转动;转动位置位于相邻的两封闭腔体4之间。
[0040]底座1上设有第一隔板101,上盖2上设有第二隔板201;底座1、上盖2配合安装时,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201将底座1、上盖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封闭腔体4。
[0041]第一隔板101的厚度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102,同心插片302落在容纳槽102中。
[0042]容纳槽102的口部向底座1的深度方向内凹,形成用于容纳杆体301的凹陷位置。
[0043]上盖2的每一块第二隔板201均包括两片相互之间预留上盖间隙203的上盖插片202,两上盖插片202之间的上盖间隙203为同心插片302的安装位置。
[0044]第二隔板201凸出上盖2内壁设置,第二顶板的一侧与上盖2相连,其余侧边敞口设置。
[0045]第二隔板201背离上盖2一侧内凹设置。
[0046]同心插片302为扇形,同一杆体301上的同心插片302沿杆体301轴向阵列设置。
[0047]同心插片302、杆体301之间一体成型设置。
[0048]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如下:
[0049]本技术的主要改进点在于:采用一体成型式的杆体301和同心插片302替代常规的组合式隔片组件,使如图3所示的三个封闭腔体4之间没有缝隙。
[0050]如图3和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底座1结构示意图,底座1的第一隔板101上预留有用于容纳杆体301的凹陷位置,以及在第一隔板101厚度方向上的容纳槽102,图5所示的同心插片302就落在容纳槽102中。结合图6和图7所示,上盖2上的第二隔板201带有上盖2间隙,同心插片302超出第一隔板101的部分插在第二隔板201的上盖2间隙中。底座1、上盖2合拢后,正好两个凹陷位置卡住杆体301,同心插片302将封闭腔体4之间完全隔离,从而增大相之间的爬电距离。
[0051]带动杆组件3在底座1、上盖2之间的凹陷位置处可以转动,带动同心插片302转动,同心插片302转动时,可以保持封闭腔体4的隔离状态。
[0052]本技术适用于3P型塑壳断路器,每个杆体301上对应设置2个同心插片302。本技术规避了插片与带动杆之间存在的间隙,使产品内部相间隔离功能和绝缘性能更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包括底座(1)和对应的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盖(2)之间设有带动杆组件(3),所述带动杆组件(3)将底座(1)、上盖(2)之间的区域分隔为若干个相互独立的封闭腔体(4);所述带动杆组件(3)包括:杆体(301),贯穿若干个封闭腔体(4),同心插片(302),设置于杆体(301)上,随杆体(301)转动;转动位置位于相邻的两封闭腔体(4)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隔板(101),上盖(2)上设有第二隔板(201);底座(1)、上盖(2)配合安装时,第一隔板(101)、第二隔板(201)将底座(1)、上盖(2)之间的空间分隔成若干个封闭腔体(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101)的厚度位置处开设有容纳槽(102),同心插片(302)落在容纳槽(102)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密闭腔的高防护断路器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翀哲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台安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