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管专用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9917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8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弯管专用吊具。两根长度相同且两端弯成圆环的钢丝绳(1)平行并排,并两根钢丝绳(1)端头的圆环相对,在其中部安装多个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将两根钢丝绳(1)卡入钢丝绳压片(14)的两凹槽内后放上下胶块(15)固定;上轴(12)穿入两根钢丝绳(1)端头圆环里侧的两个拉杆(11)及卸扣(9)的孔内;拉杆(11)与上盖(2)连接,下轴(13)穿过拉杆(11)的下端的孔及上盖(2)上的孔,将拉杆(11)与上盖(2)固定,使两根钢丝绳(1)成“U”形;在上盖(2)内测固定多个上胶块(3)。它操作容易、适用性强、不受天气、地形的影响、使用中被吊弯管弯头能被紧紧被锁住、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弯管专用吊具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管道施工弯管弯头吊运、冷弯管制作的弯管专用吊具。涉及管道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长输管道施工中最常用的吊具为不同载荷的吊带。吊带有许多优点,如使用比较轻便,操作简单。但同时也有局限性,如吊装弯管、弯头时,不能锁紧管段,弯管弯头受重力影响易发生翻转,很难保证组对质量和进度;受地形影响,直管段易从吊带中滑脱,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害,存在很大的不安全隐患;吊带需妥善保存,否则易使吊带霉变,受冻,硬化,使用时得适当加温烘烤,安全性也降低;管道施工现场地况较差,吊带的来回拖拽致使其磨损严重,带股松散、局部破裂,寿命变短,提前报废。目前,在吊运管方面还有一种真空吸管设备,主要用于直管段的垂直运输,受自身限制,不能在弯头弯管吊运、组对中使用。吊带是管道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用具之一,由于艰苦复杂的施工条件,吊带也是非常容易损坏的工具,并且吊装弯管、弯头时,不能锁紧管段,弯管弯头受重力影响易发生翻转,很难保证组对质量和进度;受地形影响,直管段易从吊带中滑脱,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害,存在安全隐患,尤其在雨雪天气,施工中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操作容易、适用性强、不受天气、地形的影响、使用中被吊弯管弯头能被紧紧被锁住、安全可靠的弯管专用吊具。本技术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包括钢丝绳1、上盖2、上胶块3、十字槽盘头螺钉4、垫片5、六角开槽薄螺母6、开口销7、防脱垫8、卸扣9、固定销10、拉杆11、上轴12、下轴13、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17、螺母18。两根长度相同且两端弯结成圆环的钢丝绳I平行并排,并两根钢丝绳I端头的圆环相对,在其中部安装多个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两根钢丝绳I卡入钢丝绳压片14的两凹槽内后放上下胶块15,用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17和螺母18将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固定;两根钢丝绳I端头相对的圆环里侧有两个拉杆11及置于两个拉杆11中间的卸扣9,上轴12穿入两根钢丝绳I端头相对的圆环、拉杆11和卸扣9的孔内,圆环外套上防脱垫8,由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将它们固定;两根钢丝绳I两端的两两相对的拉杆11通过下轴13和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与上盖2连接,下轴13穿过拉杆11的下端的孔及上盖2弧形突起上的孔,将拉杆11与上盖2固定在一起,为铰接,转动角度为0-90°,使两根钢丝绳I成“U”形;在上盖2内侧由十字槽盘头螺钉4加垫片5固定多个上胶块3。所述上盖2的形状如图4和图5所示,为圆弧板,上盖2两端共有4个半圆弧状的突起,两两相对,每个突起上有个圆孔;上盖2与管体接触的内侧,通过十字槽盘头螺钉4和垫片5固定着上胶块3,防止损伤管道防腐层;上盖2外壁上有多个加强筋板,所述多个加强筋板内径等于上盖2外径;所述上胶块3的形状如图6和图7所示,为矩形块,在其上四角有四个阶梯孔;所述上胶块3长度等于上盖2宽度;所述垫片5的形状如图8和图9所示,为圆环状;所述防脱垫8位于拉杆11上端的两侧,焊接在上轴12上,与拉杆11上端之间留有一定空隙,起固定限位的作用,钢丝绳I两端的绳套挂在此空隙上;所述卸扣9的形状如图10和图11所示,成“U”形,且“U”形的两脚处各有一孔;所述拉杆11的形状如图12和图13所示,拉杆11近似曲边梯形,分布在上盖2的两端,每端由两片组成,每片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孔;;所述上轴12、下轴13的形状如图14,为两端细的阶梯轴;所述钢丝绳压片14的形状如图15和图16所示,为矩形片,其两边各有一凹槽,且在凹槽的两侧各有两个孔;钢丝绳压片14的长度与上盖2宽度相同;所述下胶块15的形状如图17和图18所示,为矩形块,在其上、下半部各有四个阶梯孔;下胶块15的长度与上盖2宽度相同;钢丝绳压片14长度与下胶块15长度相同,两端有两个U型拱起,拱起两侧各有两个圆孔,与下胶块15上的圆孔位置重合,钢丝绳I从其间穿过,用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17和螺母18穿过下胶块15和钢丝绳压片14上的孔,将下胶块15和钢丝绳I固定;所述上胶块3和下胶块15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上盖2、卸扣9、上轴12、下轴13、拉杆11、钢丝绳I等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上部分,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和钢丝绳I等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下部分。在起吊弯管时,将上盖2部分放于弯管上侧,钢丝绳I放于弯管下侧,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轴12上,吊管机起吊后,拉杆11抬起,上盖2和钢丝绳I自动锁紧弯管。本技术的弯管专用吊具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简单操作,紧紧裹覆住被吊运管段,防止滑脱,保证管道施工现场弯管弯头吊运过程的安全;2、冷弯管制作时,有效协助固定直管,保证弯制冷弯管过程管段轴线在同一平面上;3、耐磨损,不受天气、地形的影响,可反复使用。【附图说明】图1弯管专用吊具主视图图2弯管专用吊具侧视图图3钢丝绳的主视图图4上盖主视图图5上盖俯视图图6上胶块的主视图图7上胶块剖面图(图6的1-1剖面图)图8垫片主视图图9垫片剖面图(图8的2-2剖面图)图10卸扣正视图图11卸扣侧视图图12拉杆侧视图图13拉杆剖面图图14上轴、下轴主视图图15钢丝绳压片主视图图16钢丝绳压片侧视图图17下胶块主视图图18下胶块剖面图(图17的3-3剖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管道施工弯管弯头吊运、冷弯管制作的弯管专用吊具,其特征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包括钢丝绳(1)、上盖(2)、上胶块(3)、十字槽盘头螺钉(4)、垫片(5)、六角开槽薄螺母(6)、开口销(7)、防脱垫(8)、卸扣(9)、固定销(10)、拉杆(11)、上轴(12)、下轴(13)、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917)、螺母(18);上盖(2)、卸扣(9)、上轴(12)、下轴(13)、拉杆(11)、钢丝绳(1)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上部分,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和钢丝绳(1)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下部分;两根长度相同且两端弯结成圆环的钢丝绳(1)平行并排,并两根钢丝绳(1)端头的圆环相对,在其中部安装多个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两根钢丝绳(1)卡入钢丝绳压片(14)的两凹槽内后放上下胶块(15),用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17)和螺母(18)将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固定;两根钢丝绳(1)端头相对的圆环里侧有两个拉杆(11)及置于两个拉杆(11)中间的卸扣(9),上轴(12)穿入两根钢丝绳(1)端头相对的圆环、拉杆(11)和卸扣(9)的孔内,圆环外套上防脱垫(8),由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将它们固定;两根钢丝绳(1)两端的两两相对的拉杆(11)通过下轴(13)和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与上盖(2)连接,下轴(13)穿过拉杆(11)的下端的孔及上盖(2)弧形突起上的孔,将拉杆(11)与上盖(2)固定在一起,为铰接,转动角度为0‑90°,使两根钢丝绳(1)成“U”形;在上盖(2)内侧由十字槽盘头螺钉(4)加垫片(5)固定多个上胶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管道施工弯管弯头吊运、冷弯管制作的弯管专用吊具,其特征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包括钢丝绳(I)、上盖(2)、上胶块(3)、十字槽盘头螺钉(4)、垫片(5)、六角开槽薄螺母(6)、开口销(7)、防脱垫(8)、卸扣(9)、固定销(10)、拉杆(11)、上轴(12)、下轴(13)、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917)、螺母(18);上盖(2)、卸扣(9)、上轴(12)、下轴(13)、拉杆(11)、钢丝绳(I)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上部分,钢丝绳压片(14)、下胶块(15)和钢丝绳(I)构成弯管专用吊具的下部分;两根长度相同且两端弯结成圆环的钢丝绳(I)平行并排,并两根钢丝绳(I)端头的圆环相对,在其中部安装多个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两根钢丝绳(I)卡入钢丝绳压片(14)的两凹槽内后放上下胶块(15),用十字槽盘头螺钉(16)、弹簧垫(17)和螺母(18)将钢丝绳压片(14)和下胶块(15)固定;两根钢丝绳(I)端头相对的圆环里侧有两个拉杆(11)及置于两个拉杆(11)中间的卸扣(9),上轴(12)穿入两根钢丝绳(I)端头相对的圆环、拉杆(11)和卸扣(9)的孔内,圆环外套上防脱垫(8),由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将它们固定;两根钢丝绳(I)两端的两两相对的拉杆(11)通过下轴(13)和六角开槽薄螺母(6)和开口销(7)与上盖(2)连接,下轴(13)穿过拉杆(11)的下端的孔及上盖(2)弧形突起上的孔,将拉杆(11)与上盖(2)固定在一起,为铰接,转动角度为0-90°,使两根钢丝绳(I)成“U”形;在上盖(2)内侧由十字槽盘头螺钉(4)加垫片(5)固定多个上胶块(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专用吊具,其特征是所述上盖(2)的形状为圆弧板,上盖(2)两端共有4个半圆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生刘井铎耿洪军位雅莉龚敬艳安冬云王永军汪旭升龚文新张晴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