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8969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5 14:40
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衬底、第一粘结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粘结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和填充于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上述触控基板以纳米导电丝线交错连接形成的导电网格实现导电,相对于ITO导电层,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电阻率。纳米导电丝线相对于ITO更便宜、更软,使上述触控基板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导电网格被基质包覆,使上述导电网格能较好的避免划伤,不容易损坏。大大降低导电网格与空气接触的机会,使上述触控基板不容易被氧化。同时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触控基板包括依次层叠的透明衬底、第一粘结层、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二粘结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一透明导电层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和填充于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上述触控基板以纳米导电丝线交错连接形成的导电网格实现导电,相对于ITO导电层,其具有相对较低的电阻率。纳米导电丝线相对于ITO更便宜、更软,使上述触控基板具有较好的抗弯折性。导电网格被基质包覆,使上述导电网格能较好的避免划伤,不容易损坏。大大降低导电网格与空气接触的机会,使上述触控基板不容易被氧化。同时提供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触控
,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触摸屏是可接收触摸等输入信号的感应式装置。触摸屏赋予了信息交互崭新的面貌,是极富吸引力的全新信息交互设备。触摸屏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信息传媒界的普遍关注,已成为光电行业异军突起的朝阳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氧化铟锡(IndiumTin Oxides,ΙΤ0)导电层是触摸屏模组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虽然触摸屏的制造技术一日千里的飞速发展着。但是以投射式电容屏为例,ITO导电层的基础制造流程近年来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总是不可避免的需要ITO镀膜,ITO图形化。但是ITO导电层的电阻率较大,在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一体机(All in one, AIO)、笔记本(Notebook)等尺寸较大的设备上限制了其使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ITO导电层电阻率较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电阻率的。一种触控基板,包括:透明衬底;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及填充于所述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所述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月旨,所述纳米导电丝线交错形成导电网格,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经过图案化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轴向触控电极;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或者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背向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粘结层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及填充于所述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所述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月旨,所述纳米导电丝线交错形成导电网格,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经过图案化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列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触控电极的第二轴向触控电极。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衬底的厚度范围为0.02_?0.5_。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衬底的厚度范围为0.05mm?0.2m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中基质的材质相同,第二粘结层的材质与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中基质的材质相同。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粘结层及第二粘结层的厚度范围为0.5μπι?50 μ m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的厚度范围为IOnm ?lOOOnm。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导电丝线为金纳米丝线、银纳米丝线、铜纳米丝线、铝纳米丝线或碳纳米丝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导电丝线的直径范围为IOnm?lOOOnm,长度范围为20nm?50 μ m,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方阻为0.1 Ω / □?500 Ω /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的方阻为50 Ω/ □?200 Ω / 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及第二透明导电层中的部分所述纳米导电丝线露出对应的基质背向述透明衬底的表面。一种触控基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透明衬底;提供第一干膜,所述第一干膜的两相对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第一干膜通过流体状的透明感光树脂形成,所述第一干膜的透明感光树脂为半固态,所述第一干膜嵌入纳米导电丝线的区域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干膜未嵌入纳米导电丝线的区域形成第一粘结层;去除所述第一粘结层表面的保护膜,将所述第一干膜贴合于所述透明衬底表面,并使所述第一粘结层直接贴附于所述透明衬底上,所述纳米导电丝线远离所述透明衬底;对所述第一干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对所述第一干膜曝光及显影,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轴向触控电极;固化所述第一干膜;提供第二干膜,所述第二干膜的两相对表面设置有保护膜,所述第二干膜通过流体状的透明感光树脂形成,所述第二干膜的透明感光树脂为半固态,所述第二干膜嵌入纳米导电丝线的区域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干膜未嵌入纳米导电丝线的区域形成第二粘结层;去除所述第二粘结层表面的保护膜,将所述第二干膜贴合于所述第一导电层背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所述纳米导电丝线远离所述透明衬底;对所述第二干膜进行图案化处理:对所述第二干膜曝光及显影,形成多个间隔排列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触控电极的第二轴向触控电极,;固化所述第二干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一干膜和第二干膜进行曝光的过程中,曝光波长为 300nm ?400nm,曝光能量为 10mJ/cm2 ?500mJ/cm2 ;对经过曝光后的第一干膜和第二干膜进行显影的过程中,采用采用质量分数为0.1%?10%的弱碱盐溶液进行显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固态的透明感光树脂包括成膜树脂、感光剂、溶剂、稳定剂、流平剂和消泡剂;各组分的重量含量为:60?80份成膜树脂、I?10份感光剂、5?20份溶剂、0.1?5份稳定剂、0.1?5份流平剂、0.1?5份消泡剂,各组分的份数之和为100 ;所述成膜树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线性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巴豆酸、丙烯酸酯、乙烯基醚与丁烯酸甲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感光剂为重氮苯醌、重氮萘醌酯、聚乙烯醇肉桂酸酯、聚肉桂叉丙二酸乙二醇酯聚酯、芳香重氮盐、芳香硫鎗盐、芳香碘鎗盐与二茂铁盐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甲基乙基酮、环己酮、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乙二醇乙醚乙酸酯、乙酸乙酯与乙酸丁酯、甲苯、二甲苯、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1,6-己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与乙氧基化新戊二醇甲氧基单丙烯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稳定剂为对苯二酚、对甲氧基苯酚、对苯醌、2,6 一二叔丁基甲苯酚、酚噻嗪与蒽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酯、醋酸丁酸纤维、硝化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缩丁醛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磷酸酯、脂肪酸酯与有机硅的至少一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感光树脂为正性感光树脂基质,对所述第一干膜或第二干膜进行曝光前还包括去除另一保护膜的步骤,曝光过程中采用的掩膜板根据第一轴向触控电极或第二轴向触控电极的形状进行选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明感光树脂为自由基光引发体系负性感光树脂,并采用两次曝光方式对所述第一干膜和/或第二干膜进行曝光:采用根据所述第一轴向触控电极或第二轴向触控电极的形状选择的掩膜板进行第一次曝光,去除另一保护膜,直接对所述第一干膜或第二干膜进行第二次曝光。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化所述第一干膜和第二干膜的过程中,采用热固化或UV固化:采用热固化方式固化时,热固化温度为80°C?150°C,固烤时间为IOmin?60min ;采用UV固化方式固化时,UV固化能量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衬底;第一粘结层,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第一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结层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及填充于所述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所述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所述纳米导电丝线交错形成导电网格,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经过图案化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轴向触控电极;第二粘结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背向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或者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背向于所述第一粘结层的表面;第二透明导电层,设置于所述第二粘结层背向所述透明衬底的表面,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包括基质及填充于所述基质中的纳米导电丝线,所述基质为固化的透明感光树脂,所述纳米导电丝线交错形成导电网格,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经过图案化后形成多个间隔排列并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触控电极的第二轴向触控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根初刘伟蒋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