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舀油的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7955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9-04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器舀油的润滑装置,设置在减速器的箱座中,所述箱座内设置有主齿轮和副齿轮,箱座上设有刮油盒和油槽,刮油盒一端固定在箱座上,另一端抵在副齿轮上,主齿轮上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舀油盒,箱座上还设有接油盒,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接油盒一端延伸至主齿轮的内腔内,另一端与设置在箱座上的油槽连接,且朝向油槽倾斜设置,接油盒延伸至主齿轮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接油盒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设有开口;箱座上设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对应轴承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接油盒形状位置方向的设置利于提高润滑油收集和输送的效率,集油盒的设置就能解决润滑油过多而产生浪费的问题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速器舀油的润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是一种可以使轴承润滑的装置。目前,市场上随着各油田的出油量下降,油层深度增加,抽油机向低冲次,高负荷方向发展。同样,新成立的中石油煤层气公司在各煤层气田用抽油机抽水时,也是冲次很低,基本上每分钟仅2-5次。对此,抽油机减速器传统的飞溅式润滑所收集的润滑油会大大减少,甚至收集不到。原因如下:飞溅式润滑,是通过三轴的运转,由装在轴上的齿轮将油池的润滑油飞溅起来,左右旋刮油盒收集起部分飞溅起的润滑油而流入减速器箱体的油槽,由油槽注入到中间轴与输出轴的轴承,起到润滑的作用。但随着冲次的降低,三轴的转动速度下降。每次转动飞溅起的油量较小,当转速很低时,即使飞溅起少量的润滑油也有相当部分滴入油池,真正通过刮油盒流入油槽的润滑油会很少,甚至没有。最终结果是造成轴承得不到润滑而烧坏,至使整个抽油机瘫痪。所以,仅通过飞溅式润滑,已不能满足煤层气田及老油区低冲次抽油机的润滑要求申请号为201320296056.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抽油机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包括箱座、箱座内设置有主齿轮和副齿轮,靠近副齿轮的箱座上设有刮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齿轮的内腔上设有S油盒,所述刮油盒的旁边设有接油盒,接油盒延伸至主齿轮的内腔内。虽然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但是由于舀油盒的旋转角度比较大,会有很多油倒不到接油盒内;由于接油盒是否倾斜也没有限定,所以很可能油经过接油盒漏到油槽内的效率很低;由于润滑油过多地流入轴承中,而导致过多的润滑油流出箱体外而产生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包括有接油盒和集油盒,接油盒形状位置方向的设置利于提高润滑油收集和输送的效率,集油盒的设置就能解决润滑油过多而产生浪费的问题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设置在减速器的箱座中,所述箱座内设置有主齿轮和副齿轮,主齿轮和副齿轮相互配合,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均设有轴,所述轴与箱座之间设有轴承,箱座上设有刮油盒和油槽,刮油盒一端固定在箱座上,另一端抵在副齿轮上,主齿轮上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S油盒,箱座上还设有接油盒,接油盒一端延伸至主齿轮的内腔内,另一端与设置在箱座上的油槽连接,且朝向油槽倾斜设置,接油盒延伸至主齿轮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接油盒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设有开口 ;箱座上设有集油盒,集油盒位于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对应轴承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油盒形状和位置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润滑油收集和输送效率,集油盒的设置就能解决润滑油过多而产生浪费的问题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盒与箱座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盒与箱座可拆卸连接,方便将集油盒里的润滑油回收利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盒与箱座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连接方式可靠、使用方便、可装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盒设有插块,所述箱座上设有与插块相配合的插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盒与箱座通过插块和插槽可拆卸连接,更方便集油盒的装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刮油盒相对于副齿轮的另一端朝向油槽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油盒相对于副齿轮的另一端朝向油槽倾斜设置,方便了刮油盒收集到的润滑油快速流入油槽内,加快对轴承的润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实施例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实施例的集油盒示意图。附图标记:1、箱座;2、副齿轮;3、主齿轮;4、舀油盒;5、集油盒;6、插槽;7、接油盒;8、油槽;9、刮油盒;10、轴承;11、插块。【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设置在减速器的箱座I中,所述箱座I内设置有主齿轮3和副齿轮2,主齿轮3和副齿轮2相互配合,所述主齿轮3和副齿轮2均设有轴,所述轴与箱座I之间设有轴承10,箱座I上设有刮油盒9和油槽8,刮油盒9 一端固定在箱座I上,另一端抵在副齿轮2上,主齿轮3上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S油盒4,箱座I上还设有接油盒7,接油盒7 —端延伸至主齿轮3的内腔内,另一端与设置在箱座I上的油槽8连接,且朝向油槽8倾斜设置,接油盒7延伸至主齿轮3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8上的一端,接油盒7连接在油槽8上的一端设有开口 ;箱座I上设有集油盒5,集油盒5位于主齿轮3和副齿轮2分别对应轴承10的下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油盒7朝向油槽8倾斜设置,接油盒7延伸至主齿轮3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8上的一端,接油盒7连接在油槽8上的一端设有开口,当舀油盒4转到接油盒7的上方倒下的润滑油大部分都流到接油盒7里,并经过倾斜设置的接油盒7可以更快地使润滑油流入油槽8内,对轴承10进行润滑,利于提高润滑油收集和输送的效率;集油盒5位于主齿轮3和副齿轮2分别对应轴承10的下方,可以将过多的润滑油收集起来,再进行回收利用,解决了润滑油过多而产生浪费的问题。所述集油盒5与箱座I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盒5与箱座I可拆卸连接,当集油盒5中的润滑油满了的时侯,可以直接将集油盒5从箱座I上拆卸下来,对油进行回收利用,而不用使用其它的舀油工具将集油盒5收集到的油进行回收利用。所述集油盒5与箱座I螺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连接的优点是制造、使用都简单,联接可靠、使用方便、通用性好、可装拆而重复使用,故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来实现它的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油盒5设有插块11,所述箱座I上设有与插块11相配合的插槽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集油盒5与箱座I通过插块11和插槽6可拆卸连接,当集油盒5中的润滑油满了就需要更换,这时,只要将插块11从插槽6中拔出,方便了集油盒5的装拆。所述刮油盒9相对于副齿轮2的另一端朝向油槽8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刮油盒9相对于副齿轮2的另一端朝向油槽8倾斜设置,方便了刮油盒9收集到的润滑油快速流入油槽8内,加快对轴承10的润滑。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速器舀油润滑装置,设置在减速器的箱座中,所述箱座内设有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相互配合,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均设有轴,所述轴与箱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箱座上设有刮油盒和油槽,所述刮油盒一端固定在箱座上,另一端抵在副齿轮上,所述主齿轮上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舀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上还设有接油盒,接油盒一端延伸至主齿轮的内腔内,另一端与设置在箱座上的油槽连接,且朝向油槽倾斜设置,所述接油盒延伸至主齿轮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所述接油盒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箱座上设有集油盒,所述集油盒位于主齿轮和副齿轮分别对应轴承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S油润滑装置,设置在减速器的箱座中,所述箱座内设有主齿轮和副齿轮,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相互配合,所述主齿轮和副齿轮均设有轴,所述轴与箱座之间设有轴承,所述箱座上设有刮油盒和油槽,所述刮油盒一端固定在箱座上,另一端抵在副齿轮上,所述主齿轮上设有内腔,内腔上设有S油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座上还设有接油盒,接油盒一端延伸至主齿轮的内腔内,另一端与设置在箱座上的油槽连接,且朝向油槽倾斜设置,所述接油盒延伸至主齿轮的一端宽于连接在油槽上的一端,所述接油盒连接在油槽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克彬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保润石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